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会 《大观周刊》2011,(31):128-12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高教育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中国社会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与重视。一提到独生子女,很多人就会想到“小皇帝”、“小太阳”、“421综合症”等等词汇,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全面的理解,但是也从某个侧面暴露了中国社会独生子女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2.
第三类:社会问题,可简称“问题题材”。小说中,有“问题小说”一类;报告文学也有这么一类,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如记述独生子女种种状况的《中国的“小皇帝”》(涵逸著);如反映当代婚姻、家庭问题的《阴阳大裂变》(苏晓康著)。这些作品,都提出和展示了人们还未感到或已经感到、正要说出而还未说出的社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6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我国3.3亿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已占有20.72%。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但引起了国内各界,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来自何方? 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使人们愈来愈感到生存的危机,激烈的竞争,使家长和独生子女同时意识到要在社会中立足、并作出一定成绩,并非易事。因此,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被视为必然。这些过高的期望值,导致“拔苗助长”等一些不切实际的教育行为的发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矛盾的激化,就反映在家长的苦衷与孩子的苦恼上。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真的是一个独特的族类吗?他们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与我们一样经历着生活的喜怒哀乐。所不同的是,他们头上有一顶“独生子女”的帽子  相似文献   

5.
当初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决策者可能没有料到会出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失独家庭。所谓"失独家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家庭结构: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执行一胎化政策,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不幸,有些家庭,由于疾病、意外等原因,独生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留下孤独无援的中老年父母。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为控制人口总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研究数据表明,计划生育使中国目前的  相似文献   

6.
飞花拾零     
不宜过多渲染独生子女的缺点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叶广俊副教授、郭梅讲师选择了北京一所小学的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及几所小学的双生子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卫生问题无显著差别,独生子女并不多为“问题儿童”。相反,由于独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使独生子女在教育方面有更多有利条件。有调查指出,独生子女家庭带孩子逛公园的频率普遍比非独生子女家庭高50——80%。另外,家长对唯一的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所以独生子女往往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更  相似文献   

7.
张倩 《大观周刊》2012,(10):65-65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有30余年,正是这30多年来独生子女父母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冒着传统养老风险而生养一个子女,使中国摆脱了“人口危机”,实现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顺利转变。政府应像管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生”的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即要强化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也是稳定我国低生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78、1979年中国正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25年后,第一批独生子女正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步入社会主流。这一代独生子女们从一出生起,就面对世人的议论纷纷。然而调查显示出,曾经被揶揄为“小皇帝”的他们,其实有能力承担起历史交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阅读治疗(Bibliotherapy)被引入中国后,受到我国图书馆学、心理学、医学等社会群体的认可。加之我国在1982年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家庭与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在心理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使得针对儿童的“阅读治疗”研究问题,特别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田萌 《大观周刊》2012,(13):132-133
高校“问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同时它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篇文章从案例进行着手分析了“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邱晶 《大观周刊》2012,(8):195-195
乐施、谦让,有福同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由于家长和社会的过分呵护、关注,不自觉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尊意识”和“独霸行为”,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难得与他人分享幸福与快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就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与能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远军 《新闻界》2006,(1):33-34,47
“问题新闻”报道是指一种“旨在传播相关信息和社会事件,使政府和公民及时了解、重视我们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报道。最近十几年来,虽然社会平稳发展,然而,国际问题诸如局部战争、核扩散、恐怖问题、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价值观冲突……国内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60诞辰的前夕,王立胜博士的新作《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以下简称《基础》)出版了。这部以“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和构建”为研究命题的著作,试图以“社会基础”这一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框架,用以分析和解释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演进的方向、动力和机制问题,从而从“元问题”的角度找到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养老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双月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我国养老事业社会化》的议案。在议案中提到,我国许多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成员结构是“4 2 1”。就是说独生子女结婚组成家庭后,将挑起赡养双方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12位以上老人的重担。即使不在经济上负担这些老人的供养,单是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和病痛,这些独生子女夫妇也将精力不济,难以应对。因此加快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5.
徐义涛 《大观周刊》2011,(48):50-50
公共危机直接影响“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乃至“全球安全”,关联着公民的生存权利、社会的公共秩序、国家的公共权力和国际社会的外交格局。公共危机是任何社会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悲剧发生的可能性,是任何政府所要解决的必要任务。本文将从我国目前公共危机决策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他们已进入了而立之年,其中一些已经成家立业、养育后代,而他们的孩子同样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被称为“独二代”。  相似文献   

17.
谭荣 《大观周刊》2011,(37):227-227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怎么了?教师怨、学生气,社会不满意,症结在哪里?在教材?在学生?在环境?还是在教师?本文试图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构建“职业教育问题教学模式”。重点讨论“问题”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个途径,旨在让职业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作为 《大观周刊》2012,(49):315-316
本文根据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问题意识”的理解,进一步探究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学生为什么缺乏“问题意识”、什么是“问题意识”和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哲学书,由陈先达教授与学生散步时“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所成,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刘上峰 《传媒》2003,(4):13-13
时下,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媒体也抓住这一热点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民工讨薪特别行动”。这些行动无疑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的社会效果,譬如一些“老赖”企业因为怕曝光,就部分支付民工工资或口头承诺支付。然而,倘若每到岁末年关,媒体“讨工钱”总是新闻“亮点”,乃至成为“惯例”的话,我认为倒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