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武丽 《大观周刊》2012,(49):252-252
初中数学具有科学性、抽象性、严密性的特点,学生学起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恶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情感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薛锦 《大观周刊》2011,(52):115-115
“以教师为主导”,对语文教师来说,首先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学生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教师更应把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知元 《大观周刊》2012,(45):366-366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学科,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掌控教学过程,正确的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孝忠 《大观周刊》2012,(39):19-19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的成功,都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这是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内部学习动机最核心的成分,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时,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其思维火花,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王有静 《大观周刊》2013,(11):306-306
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首先设计好学案.只是很关键的一环.对于课堂效果非常重要。一.学案设计在学案导学中的重要作用“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状况,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出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任何小学数学课都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钟国榜 《大观周刊》2012,(14):209-209,17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抓好:一是要注重人格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二是要“启其蒙,引其趣”,切实提高笔力;三是要命题要以作者为中心,提高心灵自由度。  相似文献   

8.
唐永洪 《大观周刊》2011,(49):129-129
为了更好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需要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理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为物理课堂教学实现跨越式是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盛红勇 《大观周刊》2013,(11):356-356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这门学科呈现出特有的一些情况.跟其它的理科一样要注重实验的教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进行课堂自学的指导.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海梅 《大观周刊》2012,(51):283-283
现阶段由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过分规范学生作文、作文批改不当、学生阅读积累量太少、缺乏写作兴趣等,针对这种现状,从教师和学生的各方面去寻找原因,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写作,让学生养成热爱写作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高英 《大观周刊》2012,(45):369-369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升学率,而是把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的放到了首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应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探究的教学模式,凸现学生的自主性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初中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主体性地位.就要落实“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程永琴 《大观周刊》2012,(7):182-182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小学生在起步阶段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掌握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轻松迈入习作之门。  相似文献   

13.
郑树琼 《大观周刊》2012,(14):215-215
作文涉及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对小学生来讲.写作难度很大,以至于很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无从下笔。教师觉得难教.指导过细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特点。指导得简略点.很多学生又写不具体。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轻松作文呢?  相似文献   

14.
康兆妮 《大观周刊》2011,(40):163-16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尴尬:教师满怀激情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写作的欲望却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如何使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激活他们的写作潜能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学识,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用自己生活的积储,打开学生生活的宝库;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使作文如我们的生活一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使作文不再是苦思冥想的编造,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心灵的自然流淌。在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刘利兵 《大观周刊》2011,(10):199-199
学生写作和作文评改都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学生只能按教师的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习作,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学生们却只看评语,不看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变成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的作文失去了创新与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付淑丽 《大观周刊》2012,(50):266-266
“导学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吴德山 《大观周刊》2012,(50):251-251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是相当重要的。可是现实中.一提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痛,觉得此事太难了,而老师对此亦往往感到有些棘手。学生作文没少写.教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作。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针对这种现况.教师应该怎样使做到使学生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8.
宋亚玲 《大观周刊》2012,(15):179-179
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的方法很多,本文就激发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以及教师的批改与学生的修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张万霞 《大观周刊》2012,(15):233-233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标背景下的计算教学,除适度降低了计算难度.也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主题易变化且具扩大性的心理特征.着重强调了情境设置、算法多样化。但实际教学中.过度强调计算方法多样化、情境设置牵强附会、互动教学“度”把握失当等问题,都使得教师并未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计算能力发展放缓。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扎实灵活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李伟 《大观周刊》2012,(15):208-208
大家知道计算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基本数学技能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前新课标背景下的计算教学,除适度降低了计算难度.也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主题易变化且具扩大性的心理特征.着重强调了情境设置、算法多样化。但实际教学中。过度强调计算方法多样化、情境设置牵强附会、互动教学“度”把握失当等问题.都使得教师并未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计算能力发展放缓。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扎实灵活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