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过去是法国殖民地,独立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有进步,不过一些离奇古怪的传统风俗,依旧被保存。岛国马达加斯加人崇敬“死亡”,认为是最神圣的事,人类生活的目标,无非也是要达到死亡而已! 马国人有一种死比生更可贵的  相似文献   

2.
正推荐理由这是一本看完后很容易被洗脑的书。作者用生物遗传学的基因理论解释社会现象,揭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作者认为,我们每个生物个体都只是基因为自己创造的"生存机器"或"运载工具"而已,人类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基因的突出特性就是它无情的自私性,这种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虽然说基因导致行为上的自私性,但是作者强调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反抗自私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话佛     
刘艳 《大观周刊》2012,(31):18-18
佛传递于人的不仅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更是一种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当然,佛教思想在传承的过程中是极为曲折的,宋明时期.大量儒者批判佛老,认为佛教所宣扬的是一种出世的消极无为的思想,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只是昙花一现而已。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佛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的人世思想.说的更准确一点,  相似文献   

4.
论唯利主义     
郭永军在《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2期撰文认为,唯利主义是一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支配着人们思维和行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它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追求、行事准则和价值标准等各个方面。唯利主义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相关概念既有区别也相互联系。唯利主义之所以是错误的,它不是错在“利”字上,而是错在“唯”字  相似文献   

5.
微电影过分放大了改革和转型期的民生焦虑 1.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民生焦虑.我国目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状态.在这个特殊时期,焦虑、迷茫,拜金成为中国民众社会心态的代名词.2011年人民日报就在《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焦虑疑惧、迷茫失落、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杨瑞明 《传媒》2002,(12):57-58
新闻自由一直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一根柱石,也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中,  相似文献   

7.
常国军 《档案天地》2011,(12):11-11
家是温暖的.它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港湾.是人类繁衍的摇篮.是夫妻生活的场所.是抚育教育后代的基础,是消费娱乐的单位。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多地追求一种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家庭档案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王静 《新闻爱好者》2012,(12):11-12
本文分析八卦新闻的流行和受众心理特点的关系,认为八卦新闻的出现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是在人们的好奇心和窥视欲的作用下,用来逃避现实、宣泄情绪、追求心理平衡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展示了个人魅力,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艳 《大观周刊》2012,(52):299-300
教育的外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点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总之,它给人的是热情。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主要指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融合,就出现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  相似文献   

10.
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电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文化被认为是继印刷文化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代表。电视制作人正在以大众文化的视角为观众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1.
新闻周刊:有人认为“自杀”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的权利,你是否认同? 孙东东:我并不认为“自杀”是一种权利。人的本能是求生而不是求死,人是在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而不是相反。“自杀”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不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不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追求。人的寿命是  相似文献   

12.
悠悠寿文化     
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乃万物之灵.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趋避.各种追求延展生命历程的思想和实践——长寿文化也就自然应运而生了。正如滔滔黄河有着自己的个性一样.中华发展方向的长寿文化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3.
樊水科 《新闻爱好者》2011,(11):102-103
一 何谓人文精神?这个杂混了中西古今多种内涵流变而来的概念显得含混不清,但其基本内核是稳定的。“精神”是什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而“人文”的核心就是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超越性”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蔡建文 《出版参考》2006,(10):11-11
教师兼职 明止暗增 教师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只讲贡献不讲回报的穷差使.以前老师课外当家教是不得已而为之,还得躲躲藏藏,只是为了略微补贴家用而已,而现在,老师们用“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期的不适应和躲躲藏藏也逐渐被经济意识所取代。我们说教师这一职业容易进入“中产”,其中许多是靠兼职这一形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武大新闻学院吕彬教授如此评价本报改版:疏朗、清新、端庄、大气。我认为.这是从报纸的视觉呈现上,对集团领导提出的改版的总体指导思想“党报品质、时代气息、湖北特色、大报风范”的一种诠释。这种评价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也是我们湖北日报版面设计今后一段时期所应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述评《拜金主义要不得》和《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听众反响强烈。许多人还不约而同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想到写这个题目?写它的时候有什么想法没有?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想,似乎可以这样梳理一下: 一是,社会责任感驱使。当记者就要了解上头精神,就要关注社会问题,新闻界有句老话,叫“吃透两头”,就是说的这。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哪一个中国人都看得明明白白,不说国民经济整体上的发展,单是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的变化就够眼花缭乱的了。人们的钱包鼓了,出手大方了,绝大多数人衣食无愁了,这是叫人欣喜的事情,也是改革开放的初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问题也跟着来了,一些人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一掷千金乃至暴殄天物,有的不光拜金,甚至发展到道德沦丧和病态心理。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你我他之间,谁没有看见?都看见了,而且感  相似文献   

17.
《天堂的缺憾——〈平凡的世界〉刍议》(发表在《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第4期上,以下简称“缺憾”)一开头,作者自云“平素读书,只凭感觉”,接着便凭着自己只读过两遍的“感觉”,从艺术真善美角度对《平凡的世界》进行一番分析,结论是:它的艺术天堂里缺乏“真”,从而宣告了对它的否定。读过这篇评论,本人觉得作者的“感觉”没有上升到理性高度,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一、孙少平:青年知识农民的悲剧角色? “缺憾”认为,孙少平“最初的追求也不过是离开双水村而已”、“他并不知道该追求点什么”,是一个“迷惘”的悲剧角色。本人认为,  相似文献   

18.
吉川幸次郎通过他对中国文化漫长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学不仅处于各种艺术的首位.在大多数时代文学还被认为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宣传媒体的误导,致使社会上滋生了一种“重物质,轻精神”的拜金主义思潮,我们的精神文明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乎是被一些人丢到脑后去了。试想一下历史上有哪一个伟大的民族能够失去精神文明、失去传统美德,失去自己的脊粱?  相似文献   

20.
出版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1,(11):29-31
诺奖得主携《神奇的一氧化氮》来到中国一氧化氮曾经是普通的分子,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没有用的气体,甚至被认为是汽车尾气、环境污染物。直到20世纪80年代,斐里德穆拉德、罗伯特F佛契哥特等几位科学家凭借对一氧化氮有益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一氧化氮能够保护人类健康的生理学意义才被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