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姓氏之中,有不少是"以官为姓".古代人以先辈的官职为姓,这对他们来说,既有纪念意义,又颇能引以自豪.在这些姓氏中,人们熟知的双姓有: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这几种官职在古代是十分显赫的,地位有的位列"三公";有的列入"六卿"之中.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日本的地位非常显赫,上层一向参与国家政事,僧人可以出任大僧正、大僧都、大臣禅师等重要官职,因此,有"皇国佛教"之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日本政府开始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多次发动对华侵略战争。而且,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政府都将包括佛教在内的日本各  相似文献   

3.
盛宣怀,清末著名官商,曾官至邮传部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赏头品顶戴,成为"皇族内阁"成员。同时,他总理经营矿物、电报、铁路、银行,创办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创造了中国近代商业文化史的奇迹,他也因此成为了洋务运动的中流砥柱,被后人誉为"晚清官商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13):47-48
正英或撤销文化、媒体与体育部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国务大臣哈里特·哈曼(HarrietHarman)表示,担心奥运后政府计划撤销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她在《伦敦标准晚报》(EveningStandard)上发文称,卡梅伦恐将给艺术业另一打击——取消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有消息称政府拟在奥运后取消该部。她还批评减税的财务政策,说文化大臣杰拉米-亨特(JeremyHunt)盲目支持这种慈善税收。  相似文献   

5.
"三公消费"早已是社会的关注对象,而真正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并由媒体大规模报道,却是在去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谈及"三公消费"之后.因为人们的关注,"三公消费"成了新闻焦点,关于它的任何作为和不作为都是新闻,各大媒体大面积,不间断报道,颇有"席卷而来"之势.  相似文献   

6.
红、绿头牌     
<正>"红、绿头牌"为清代高级官员因事向皇帝呈递的衔名竹牌,相当于现在的名片。牌上写有求见皇帝的大臣姓名、官衔、籍贯及人仕年岁、出师勋绩等事。红头牌仅供宗室王公使用,其他大臣只能用绿头牌,皇帝视之决定是否召见。因持红、绿头牌觐见多在皇帝用膳之时,故又称其为"膳牌"。皇帝选秀女时也用绿头牌。清宫在挑选秀女时,牌子上写明该女子的旗籍、父名、本人年岁、有无生疤等内容。初选通过称之"留牌子",等待复选。落选者称之"撂牌子",即可  相似文献   

7.
新得一隋代河间王杨弘的墓志拓本,为近十年内所出世,历代金石碑刻著作中均未见记载.由拓本上可知,墓志为正方形,宽、高均为49厘米.右上角稍残,第一行第三字"柱"字右旁损,第四、五、六行的第一字"九"、"刺"、"后"上半部损,墓志的左半部及下半部有多处泐痕.墓志文字共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第一行为墓志主人官职名衔,全称为"隋上柱国太子太保雍州牧河间恭王墓志铭".  相似文献   

8.
侍讲是指为君主或者储君讲学授课的一种教育方式。虽然侍讲之人会得到尊崇,但是侍讲之人并没有明确固定的官职称谓,侍讲在当时也不是官职称谓。东汉时期,所选择的侍讲人员基本上都是儒家经典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张真 《兰台世界》2014,(9):86-87
侍讲是指为君主或者储君讲学授课的一种教育方式。虽然侍讲之人会得到尊崇,但是侍讲之人并没有明确固定的官职称谓,侍讲在当时也不是官职称谓。东汉时期,所选择的侍讲人员基本上都是儒家经典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先生与太太     
中国人的称谓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而有趣的了,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古人与今人在称谓上有许多不同的习惯,而且同一时代的人也有从多种角度得名的缘由。于是中国人除最通行的姓名和人们习惯上喜用的尊、贵、贤、哲、公、老、先生、足下、阁下等敬称和微、贱、卑、敝、庸、愚、学生、在下、不才等谦称之外,还有称表字、别号、室名、郡望、排行等的习惯,官僚又有称官职、谥号的讲究,帝王  相似文献   

11.
文学     
“文学”一词是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是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学”却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称为校长或教官, 而称谓“文学”,即称赵文学、李文学、张文学等;汉武帝时,为了选拔人才,设有“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者便称作“贤良文学”。  相似文献   

12.
贾谊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人,官至太中大夫,先后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的著作有《新书》和《鹏鸟赋》等。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他在深刻分析秦王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巩固西汉政权等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13.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其在教育上的功绩堪比其文学造诣。他不仅写过《师说》、《进学解》等教育名篇,还在从政期间历任与教育有关的官职,这些都成为施展其教育思想抱负的重要经历。  相似文献   

14.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其在教育上的功绩堪比其文学造诣.他不仅写过《师说》、《进学解》等教育名篇,还在从政期间历任与教育有关的官职,这些都成为施展其教育思想抱负的重要经历.  相似文献   

15.
杖刑,是中国封建社会五刑之一,本是处罚罪犯的。但中国的封建皇帝,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一旦朝臣有所冒犯,动辄在殿廷上对朝臣施之以杖,或鞭抽或棍打,以示侮辱,后人一概称之为“廷杖”。 先秦时代,国王与大臣坐以论道,刑不上大夫,似无廷杖一说,然《左传》载:卫献公有宠妾,让师曹教她弹琴,或许是因为她鲁钝不敏,“师曹鞭之”,卫献公无以泄怒,只得“鞭师曹三百。”(《太平御览》卷649《刑法部》15·鞭)这似乎是最早的廷杖事例了。秦朝,始皇虽贪酷异常,律法严苛,却无廷杖之例。到了东汉明帝刘庄时,“政法严峻,故卿皆鞭杖”。竟有殿前鞭杀尚书者。后大臣左雄上书谏阻,认为“九卿位次三公,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号,动有庠序之仪,加以鞭杖,诚非古典。”(《太平御览》卷650)汉明帝似还开明,不久即废止。可见最初是以鞭杖责朝臣于殿廷,是为鞭杖。  相似文献   

16.
冯铨被劾案     
冯铨,字振鹭,顺天涿州人。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检讨,累迁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为魏志贤党羽。崇祯帝诛魏忠贤后,论杖徒,赎为民。清顺治元年,摄政王以书征聘,冯铨闻命即至,仍用为大学士,入内院佐理机务,为多尔衮宠信。顺治二年,吴达、李森先等科道官交章参劾冯铨父子揽权行私,招摇纳贿,并追论其在明朝党附魏忠贤,残害忠良,通贿谋逆,请戮之于市,颁告天下。多尔衮以所劾俱无实迹,将科道诸官申斥处分。顺治八年福临亲政后,以冯铨先经科道纠参,乃隐忍居官,毫无建白,命致仕。顺治十年又以冯铨博洽谙练,特召再用。顺治十三年以年迈解院事,加升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师致仕,仍留左右以备顾问。鉴于当前史学界深感研究冯铨其人的史料很少,现将我馆《宫中杂件》中所存吴达等人参劾冯铨的部分题本及顺治谕旨发表,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事档案工作的同行们都知道,在抓业务的时候,有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之分。在这里,基础工作主要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保护,利用工作则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来开展的。因此,我们称档案的收集工作是基础的基础。这是多年来我们档  相似文献   

18.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他年逾古稀时,告老还乡,崇祯十一年七月寿终正寝。在其牌位入王氏祠堂时,崇祯皇帝亲赐“四朝元老”金匾并颁旨谕祭谕葬于长垣祖茔。天启六年八月,“南中鼓躁之变起”。朝廷遂起用王永光为南京兵部尚书并加为太子太保衔,命其前往平乱。王永光接旨后冒暑急驰,不到十天即抵任所。星夜听取汇报后,遂微服私访,查出并秘密逮捕了乱首杨善一伙,…  相似文献   

19.
庆丰司,清朝内务府的直属机构之一。内务府是掌管清代“宫禁”事务的机关,举凡皇帝的衣、食、住、行等,都由它来承办。其中所需牛羊的饲养、放牧和供给,也是庆丰司的职掌。清初,庆丰司称三旗牛羊群牧处,康熙十六年(1677年)归并掌仪司,二十三年(1684年)始另设庆丰司。其最高职官为值年大臣1人,由皇帝在内务府总管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历史上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最高官职的官员,詹姆斯·麦格里维成了一个标本,他的行为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同性恋话题的争论现在,每个美国人都在谈论,应该怎样对待一个同性恋政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