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娘保 《大观周刊》2012,(47):391-391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而言之,所谓交往。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各类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混合式模式下,课程思政与师生主体相辅相成,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当客体,师生双主体间交往通过技术实现相互融合时,改变原每一对“主体-客体”关系本质上的“主体-客体-主体”单一向度,形成主体间性平等双向(多向)交往与互动的良好师生规约关系;通过师生共同创设与建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师生资源库或平台,选择与甄别显性与隐性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制定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师生主体间性多样性评价方式,实现学生知识整理、加工、转化与内化为自身德行、素质与能力,个性化交互空间,达到高度参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尹娟 《大观周刊》2012,(7):255-255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一改以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指出教师不仅应是学习的主导,更应是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在新的形式下,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变换自己的角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4.
论情报学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认为归根到底是情报学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之间的交往与相互转换的问题.两类主体间交往和转换的质与量,决定了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深度和广度.情报学理论人(理论研究者)与实践人(实践者)在交往过程中分别带有各自的交往假设,即:理论人与实践人彼此有内在的相互需要.双方互为前提,各自的生命发展只有在双向建构、双向滋养和双向转化中才能实现.对这种转化的内容、过程、困难和障碍等的研究,是推动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图书馆活动中对话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相似文献   

6.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大学图书馆交往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图书馆交往服务是基于图书馆2.0的、面向未来的全新读者服务理念与方式的建构。它明确了图书馆员和读者均为交往的主体,强调了主体之间交往的交互性和互惠性,突出了交往行为的常规化与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王斌 《大观周刊》2013,(8):164-164
根据人本主义教学的主张.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尊重学习者:二是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乏是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四是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有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五是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22,(1)
在混合现实(MR)中交往的人,因面对多重的感知、身份、行动和交往律而具有复杂的分身性;这种分身性,形成了数字交往与认知哲学的思想对话。1.数字传播建构了主体-介体融合的传播人,而虚拟交往则定义了人-物-实践融合的交往人,这是虚拟交往时代的认识论基础。2.在跨体系、变维、多分身的生存模式(MDSs)中,交往人的属性不止是技术具身:他有自我想象、又虚实相间,且其身份之间是可联结、可接替的。此即数字交往的分身性。3.分身性的认识论意义在于:交往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与多、虚拟与现实、先验与后验的统一,也因此成为一种调谐与演化的生成。4.分身认知试图丰富演化主义的元认知,为数字交往提供更具解释力的后现象学结论。  相似文献   

9.
《论语》的传播智慧显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交往的智慧,是中国人的交往特性。在当今的世界交往体系中,中国人可以通过温习这一智慧,建构交往的主体性,在一个多元文化主义的时代复活"仁"的主体间性的交往精神。这与西方基于理性的交往精神形成了某种互补关系,创造理解、反思和领悟的契机与意义的准确表达、理性的劝服,人伦政治关系的建构与在求知活动中超越人伦政治关系,在互动中注重情境和情感与偏重理性在人际互动中的指导作用,这其实是人类交往精神的完整性表现。在追求人类交往精神的完整性过程中,《论语》的传播智慧便得到了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把人际传播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行为时,便不难发现,这种交往行为是发生在人与人这两个主体之间。不论是以谈话、讨论、讲演抑或是课堂教学等方式表现的“直接传播”,还是借助于某种传媒(如电话、信函等)而实现的“间接传播”,它都是由两个主体构成,而这两个主体都是具有意识和意志的人。大众传播是20世纪40年代继美国的电子传播手段出现后所提出来的新概念。由于大众传播学的奠基人主要是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所以,也把在这一学说出现之前的以铅字排版、机械印刷和…  相似文献   

11.
电视“面对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直接对象化,是“一对一”的过程,“一对一”并非指向参与电视面对面的人的数量,而主要指向电视“面对面”参与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一对一”是独特的生命个体之间的相对,是我和你之间生命交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指主体与自身相背离的现象。在不同的时代,人的异化的内容不同。自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用户的生力军,在享受自媒体便利性的同时,也不断遭遇自媒体带来的异化,表现为主体性消解,独立性下降,现实交往减少,同学、师生之间情感疏离,道德发展遭遇挑战。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应对自媒体给青年大学生带来的异化,需要强化思想引导,增强主体自律;强化法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强化人文关怀,丰富情感生活;强化价值引领,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岳东辉  刘晴  肖娜 《大观周刊》2011,(43):78-78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和谐交往的必要条件。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每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是师生之间要有高质量的沟通.真正在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一新闻传播过程本质上是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以新闻事实(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主体目的性活动———其作用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可以说,新闻传播的全部作用和功能,正是在选择中得以完成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宋宏杰 《大观周刊》2013,(4):176-177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贺裕雯 《大观周刊》2012,(46):283-283
新课程的改革,如一缕春风带给教育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而且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月 《东南传播》2013,(7):12-14
网络游戏与一般日常游戏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实体的面对面互动与交流。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游戏类型之一,它带给了游戏主体不同程度的身心沉浸,游戏主体之间通过大量信息符码交换进行人际互动,并以此"建立关系"。期间产生的人际传播活动表现出与一般网络人际传播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与桥梁。很难想象当今社会人们彼此停止交往,信息停止流动将会是怎样一种场景。人际沟通在出版活动中的体现要想策划好选题,首先就要进行市场调研,着眼社会需求,把握发展方向,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益的信息:了解学科进展,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  相似文献   

19.
肖晨 《出版参考》2023,(9):35-38+41
人既生活在“给定”的事实世界里,又生活在其所理解的可能世界里。编辑职业理解是编辑主体对编辑活动内容、方式、本质及其价值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现实中,编辑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其职业理解的缺失,表现为“无思”“物化”“定界”等方面。对此,编辑可以通过“思考—交往—整合”的交叉融合路径实现职业理解的生成及深化,由此坚定职业信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真正与时代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刘宁 《大观周刊》2012,(43):11-13
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作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反映着人的感性需要和理性需要。精神交往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需要,从而进行的一种情感、观念、以及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汇的精神认识活动,其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社会需要之精神需要的视角解读精神交往的内涵、层次,以及精神交往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