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国企改制的历程,可以认识到公立高校转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借鉴国企改制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稳步推进公立高校转制改革的进程,实现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华 《教师》2014,(5):35-36
公立高校转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思路,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具体表现。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对公立高校转制的背景、意义、模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部分公立高校“转制”实践已在我国不断涌现。在理论界,公立高校“转制”则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着重就学者们对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基本概念和性质“,转制”高校的模式和范围以及实施保障等进行了梳理综述,并提出要深化对公立高校“转制”体制变革的若干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以期促使“转制”高校这一“新事物”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治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部门改革的新方略。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治理理论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部分公立学校“转制”实践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制度层面进行治理变革的重要表现形式。文章着重就治理视野中的公立高校“转制”和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晓霞 《高教探索》2007,(6):64-67,96
本文介绍了新加坡、日本、韩国和印度四个亚洲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民营化过程中的公立高校“转制”改革实践。虽然各国在理论上或字面上使用的是不同的概念,改革实践也是形态各异。但在不同的改革背景下,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民营化和公立高校“转制”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公立高校“转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公立高校“转制”,是教育民营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从表层进入制度层面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路径。其内在动因在于,提高公立高校的办学效率和质量,丰富公立高校办学形式,形成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良性竞争的格局。公立高校“转制”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即探索多样化的“转制”形式;科学划定范围和限度;以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的界定为切入口,为“转制”高校的运作提供法规保障;以明晰规范“转制”高校的产权为重点,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7.
公立高校转制的目的是提高办学水平,不应包含“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转制的内容包括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运行机制,以及深层的所有制的转变,转制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转制的过程是长期、复杂的,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与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公立高校转制的实质是从公有产权向非公有产权变革,其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公立高校产权变革过程中,介于纯粹公有产权与纯粹私有产权之间的产权变革的形式有多种.由于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不完善、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政府定位不准确,转制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问题.必须通过明晰产权使权、责、利对等,才能达到提高办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立高校转制的实质是从公有产权向非公有产权变革,其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公立高校产权变革过程中,介于纯粹公有产权与纯粹私有产权之间的产权变革的形式有多种。由于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不完善、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政府定位不准确,转制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问题。必须通过明晰产权使权、责、利对等,才能达到提高办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公立高校“转制”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经费不足、效率低下、供求矛盾等困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公立高校“转制”可选择的模式有:国有民营模式、全民营模式、国有与民营混合的所有制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要树立现代高校课程体系的理念;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创新性、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色。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应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医学常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从改革课程考试入手,对"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意见.认为"思想品德修养"课不应成为一门纯政治教育课,而应着重对大学生进行品德修养的思维方式训练,解决大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应放弃原有的考试方式,代之以一个比较科学的全面的测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娙子 《江苏高教》2021,(8):121-124
2017年底,法国针对综合性大学学生专业性不强、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毕业率低下等问题,推出了"大学生计划",其中"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是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学生需求为本"的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区别于中国"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解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课程、灵活学制、简化转专业手续、明确职业规划、"半工半读"学习模式等方面可为中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瑜 《江苏高教》2021,(2):38-42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一个摸索前行的过程,回顾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和9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90年代的改革可以视作是对于50年代初期改革的一次大规模的纠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影响也延续到了当今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当中。改革中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人才培养回归理性;单科性综合性辩证前行,一流高校发展受到阻滞;政府主导权增强,高校多元化、自主化发展受限。从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学科发展突出地方优势和行业特色、教育质量注重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发挥集中控制力和自主灵活性等相关启示,为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之路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际教育私营化趋势对我国部分公立高校"转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求矛盾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突出困境.本文认为,融入世界教育私营化发展趋势,变革办学体制,尝试把部分公立学校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经费筹措机制与管理机制)进行"转制"则是摆脱我国高等教育困境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也越来越为公众所关注,其中尤以高校为最。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使得高校日益发展成为复杂的经济活动体,高校国有资产账实不符、流失严重、闲置浪费和低使用效率等问题日益显现,究其根源在于管理层面的缺位状态。因此,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高校国有资产的功能地位出发,强化管理的补位,纾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首先要设立“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督委员会”作为国企的所有权主体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划分国企产权三项主要权能的归属和责任,为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其次要在国家、国企所有权主体机构和国有股权代表及监督人员三个层次中对国有资产的有限责任和剩余索取权进行层级分解和对称配置,以塑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国企整体利益驱动力和责任压力;再次,要在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的基础上,完善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国企建立以权责对称为基础的严格责任制度,对国企负责人实行有效的责任约束。  相似文献   

18.
薪酬制度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合理的薪酬制度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然而,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之一是薪酬改革。阐述了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现状,基于其存在问题,探讨了优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本主要就目前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非国有化”的理论思潮进行评析。分析了它产生的背景和提出的实现途径;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依据对其实质和危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