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汪正慧 《师道》2007,(7):56-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案例 《新型玻璃》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内容浅显易懂,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更强。如何避免将常识性课文上成常识课呢?在我校“素质教育达标课”活动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断颇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汪正慧 《师道》2007,(8):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介绍自然常识的,如《太阳》、《海底世界》等;一类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如《会说话的灯》、《航天飞机》等。常识性课文语言平实。写法上多以说明为主。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把这类课文上成常识课。以语言文字教学为核心,进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与任务,常识性课文也应体现这一学科要求。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常识性课文如何根据语文课的特性抓训练点。  相似文献   

6.
《要下雨了》(第二册)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如何在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发展认识、激发兴趣融为一体,我是这样训练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文字简洁,条理清楚。本文可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并熟读成诵。在熟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安然无恙”、“问世”等词语;在熟读中领悟“不是……而是……”、“即使…… 仍然……”、“尽管……还是……”等关联词语表示的复句关系,以及这些关联词语的使用方法。 (点评:这个教学目的具体明确地提出了读课文的要求。从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  相似文献   

8.
学知识爱科学──《新型玻璃》教学建议江苏王兰柱《新型玻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文中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浪、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要把常识性课文上成语言训练课齐金婷常识性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目前,此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泛泛地串讲,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常识课,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如何搞好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呢,一、针对...  相似文献   

10.
于永正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他曾先后三次到我区讲学和上示范课,常识性的课文极易上成常识课,而于永正老师所上的常识性说明文《新型玻璃》却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教学特点。现将其教学实况概述如下,以飨读者。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  相似文献   

11.
实施《课程标准》后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年级均编排有介绍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生活知识等方面的课文,让小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常识,毋庸置疑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课文常识性课文,要么是人物化,要么是散文,要么是童话……应该说,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然而,时至今日,很多教师在教这些常识性课文时,还是简单地上成了常识课,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味道,这显然与编者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如何避免把这种现象,让常识性课文绽放出语文教学风采呢?下面,以语文出版社S 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谈谈如何把常识性课文上成洋溢着浓厚语文味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我听过不少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语文课,其中《新型玻璃》中的两个细节,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让我从中深受启发。案例一师: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谁愿意读?生:(读)《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  相似文献   

13.
综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常识性课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课文内容丰富,从动植物知识,到天文地理,再到现代科技,几乎无所不包;文体多样,从儿歌童话,到科普小品,再到比较典型的说明文,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从低年级的《比尾巴》《我是什么》,到中年级的《花钟》《呼风唤雨的世纪》,再到高年级的《新型玻璃》《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课文由六个自然段组成,分别介绍了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以及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郭影 《文教资料》2013,(24):50-51
常识性课文教学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介绍自然、天文、地理、历史、卫生、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一些文章,这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课文对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此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泛泛地串讲,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常识课,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因此,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常识性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探讨如何把握常识性课文特征、如何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常识性课文是指以介绍自然、地理、历史、卫生、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课文对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小学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做法。一、常识性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常识性课文的内容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按照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把科学知识通过比较形象的方式介绍给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比较准确的科学知识,而且在知识传授和积…  相似文献   

17.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型玻璃》。请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板书“新型”)生: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式的意思。师:这说明它在原有的、一般的基础上又有了改进。现在就以玻璃来说,一般的玻璃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生:透明。师:那么“新型玻璃”除了透明之外就还有别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学几种新型玻璃。(板书“玻璃”,完成课文标题板书)(接下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读讲生字词)师:现在字词弄清了,请一位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大家注意听读,看它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学生读课文后对话)生:课文写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变色玻璃和吃音玻璃。师:请大家看到课后的第二题,这个表已经填写了第一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表中的特点与作用如何区分呢?生:(无人回答)师:那么我们来看个例子,课文怎样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呢?(出示要填的表格)生:它能“自动报警”,能“防盗”。师:这“自动报警”与“防盗”可以用一组什么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生:可以用“因为……所以……”组合起来。因为夹丝防盗玻璃有自动报警的特点,所以它能防盗。生:还可以这样说,因为夹丝防盗玻璃能自动报警,所以它能防盗...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那么,常识性课文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现谈谈我教《太阳》一课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龚新春 《云南教育》2001,(19):33-33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课文中所介绍的这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当代迅速发展的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提炼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读题,让学生理解“新型”的含义,从而认识课文中介绍的玻璃与普通玻璃不同,它是一种新类型、新品种的玻璃。然后让学生质疑,紧紧抓住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巧妙设计教活《蔬菜》刘陆萍《蔬菜》是一篇常识性短文。如果死搬硬套地教,学生就会厌烦。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设计。灵活的电教手段。我将课文各种蔬菜的图,以及拼音、汉字和课后作业制成灯片,并制作五角星花加外圆图案,还灌制了课文中蔬菜谜语磁带,真正做到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