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文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来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俄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4.
彝族体育舞蹈与稻作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围绕着稻作的生产、祭祀,彝族祖先们大多以体育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本文从稻作文化中模仿农耕的体育舞蹈和稻作文化中祭祀的体育舞蹈两个方面,来试图让大家了解彝族祖先稻作的昨天,以及从昨天走到今天所经历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而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彝州,了解楚雄。  相似文献   

5.
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西南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三大族群白越、百濮、氏羌迁徙流转繁衍融合之地,除了有傣族、壮族等原始的水稻种植民族外,氏羌系既有由畜牧文化转型为稻作文化的白族、哈尼族,又有由畜牧文化转型为旱作文化的景颇、怒、傈僳、彝族、独龙、纳西、拉祜等族的早稻种植。百濮系的布朗、佤、德昂等族的杂粮栽培中也有旱稻种植。稻作文化孕育了特定的稻作神话,稻作神话便是稻作文化的表徵。  相似文献   

6.
稻作文化是云南稻作民族能动地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云南稻作民族的生存环境立体多样,内部纵横分割,地形破碎封闭,区位具有过渡性,是青藏高原与东部平原,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和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之间的过渡地带,中原文化,印度文化,中南半岛文化在此交汇,与本土文化圆融,古代三大原努族群在此繁衍融合,这种立体多样的文化生态孕育了多瓷多彩,独具特色的五个稻作文化亚型,云南各稻作民族在长期能动适应文化生态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民族立体分布格局,独特的生产活动方式和独特的维护生态平衡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理性化现代化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带来了机遇和难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良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稻作文化,留下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生产结构;由稻作农耕而形成的文物古迹;与水稻种植密切相关的民风民俗;相应的民族语言和文学艺术等.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对稻作文化和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处于中西古今错综的矛盾汇合和新旧文化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之中,而并非只是中国文化被西方化的单向过程。中国主流文化经历了从“认同”到“辨异”再到“求其会通”的曲折道路和认识循环。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既有解放初期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也有“左”道乱真所造成的10年浩劫的惨痛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文化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展望未来,中国学术文化必然从根本上走出单一政治化的旧格局而走向多元发展方向,同时,把“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结合起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中国化而实现中国文化的解构重构  相似文献   

10.
赵鸣歧 《上海教育》2010,(10):34-35
举办世博会可以充分地展现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当今世界鲜有一项活动能够像世博会这样如此广泛而紧密地凝聚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最大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通过举办201O年上海世博会可以让世界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并以此为契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世界文明理念,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龙脊古壮寨是广西代表性的梯田稻作农业社区,其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内容衍生于梯田稻作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以壮族梯田稻作文化生态的原真性保护为前提,创新性地转化资源利用,以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前进发展,自然与人文生态体系和谐共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侗族饮食习俗与稻作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的饮食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侗族的饮食习俗,深入探讨了侗族饮食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农耕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广东南江文化学理、文化人物、文化民俗及南江文化现代化走向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不仅会丰富对南江文化的认识,而且对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对日本稻作文化研究更多停留在广义的层面上,而具体民俗文化方面研究则相对较少,并很少有学者研究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章拟从年岁时节的稻作祭祀习俗、插秧时节的稻作祭祀习俗、插秧后的稻作祭祀习俗等三个不同阶段入手,对哈尼族和日本古代农村三个阶段的民俗祭祀活动进行梳理,并阐明日本传统文化中稻作祭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日本政府层面为保护稻作祭祀文化所采取的保护对策则可以为红河哈尼族稻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成人教育学科建立与发展有其历史的、逻辑的和必然的联系,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人教育学“自我意识”的水平和自身的成熟程度。综合分析近几年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的研究成果,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研究的进展特点表现为:从零散走向系统的研究取向;从前提走向本体的研究内容;从包干到户走向集约经营的研究规模。为何研究、如何研究、具体框架怎样成为研究热点,成人教育体系结构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分支学科研究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17.
“让世界了解贵州,让贵州走向世界”是贵州省的对外交流目标.在贵州民族文化传播中会涉及到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国英语,因此,研究中国英语的界定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这些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中国英语是传播贵州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易琴 《教育探索》2011,(6):29-30
当今,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大学内部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课的中国教育观学科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中,课时被普遍减少,内容也被压缩.研究者在反省造成教育专业中国教育史课程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的同时,不断思索自身课程的问题所在,从而倡导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反思该学科的结构方式,探寻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在前所未有的更大规模上 ,逐步地形成和不断地扩展 ,并迅速地发展成一门颇为显著的学科。“文革”浩劫结束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在广阔的中外文化比较的基点上走向深入和宽广 ,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如何站在更高的境界上审视本世纪初以来那一段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历程 ,为今天提供思想与审美的参照 ,如何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研究一以贯之 ,是我们走向 2 1世纪所必须进行的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法经济学基础有两种潮流。其主流经过了三个阶段两次变化。“主流”将市场失败理论作为支点,把市场缺陷作为问题而遮蔽了真正的“中国问题”。试图摆脱困境的“支流”却进一步误导人们要不断向西方学习和创新。执着地寻求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支援且对中国现实问题不太关注乃是因为学者们受着“现代化框架”的支配。确立坚实的中国经济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只能以“当下中国问题”为依据,以古今中外经济理论为资源并实现其与中国现实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