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育的生命意蕴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结束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体的联系。首先,教育源于人的生命需要。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与的自然的生命,又有自为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区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1]无论是人的种生命的存活,还是人的类生命的创造和实现都…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环境的和谐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学过程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它不只是为了传承文化、发展潜能,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不断彰显人的生命价值,让生命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理应以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为宗旨,充分尊重和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和  相似文献   

4.
人要成长为人就必须受教育,因为受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人格化、人类化,使人获取基本的人之秉性和人之资格。人是一种“可教化的生命”“,可教化性”是人所特有的“先天的性格”。人受教育的旨趣在于:超越自然生命,走向文化生命;超越现实生命,走向未来生命;超越符号生命,走向实践生命;超越个体生命,走向人际生命。  相似文献   

5.
黄运平 《考试周刊》2013,(37):149+131-149,131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探究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命活动思想发展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教育,是生命润泽生命的教育,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教育,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教育,是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及生命教育中的生存教育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而不断改革的课堂正体现出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在文中分析了理想的课堂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课堂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关怀     
人是生命的存在。“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站在生命关怀的高度,让教学跳动起生命的节拍。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一、生命教育的内容(一)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珍惜生命,重建生命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构成的世界,而具体人具有三重生命——“种生命”、“类生命”与“个生命”,且具体人的三重生命既各有特色、相互区分,也相互依存、互为贯通.从具体人的三重生命观来看,教育应敬畏人的“种生命”,省思身体教育;提升人的“类生命”,坚守教育理想;增值人的“个生命”,完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结束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体的联系。首先,教育源于人的生命需要。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与的自然的生命,又有自为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区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生应该有三种生命,即本体生命,才智生命和道德生命。本体生命是人的载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才智生命、道德生命是人的精神和灵魂。一个精神与灵魂富有的人才有圆满的人生,才是一个内心富贵的人、幸福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的生命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价值是人从生到死产生的正效应的总和,是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生命的价值具有平等性、终极性、普世性、权利至高性等特征。内在着不可逆性、创造性和精神寄托性的人的生命,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其价值高于非人生命和物质的价值。重视和加强人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才能推动合理的人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德育价值提升的支撑点:关注人的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主体的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的生命体.不断超越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人之生命永恒的追求.德育是建立在人的个体生命基础上的活动,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德育价值应关注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认识,培养生命情感,磨练生命意志,引导生命行为,实现贡献社会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生命的内涵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肉体是人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的存在方式,强健的体魄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心灵必须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精神是人之生命的升华,它赋予人以灵性,使人有了灵魂,健全的人格是精神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人之成为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存在,还要使生命有意义,要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和提升生命质量。总的来说,生命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有限性,这主要是从时间上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没有谁是长生不老,永远不死的。而没有了肉体…  相似文献   

16.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7.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本,同样也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离开了生命,教育便无从可谈。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人的生命、如何认识高深知识与人生命发展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生命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其确立既有理论层面的哲学追溯,也有来自实践的现实诉求。类特性、多重性和意义性是高等教育生命论确立的理论依据,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关系到对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生命的丰富内涵,生命之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等教育的本真诉求、生命成长的内在呼唤则是其确立的现实依据,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生命发展潜能的实现,都需要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树立。当知识与生命相遇在高等教育中,它便以自己独特的作用发展着人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丰富着人的精神生命、文化生命和学术生命,最终通过价值生命来体现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事业,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与超越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最能体现人性关怀以及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对生命具有本体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和对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一、新教学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二)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