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来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以所有者权益和员工人数作为投入变量,税前利润作为产出变量,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选择1999-2006年作为研究区间,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产出的平均贡献率近40%。结合对其年报的分析,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78—2016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2000—2016年民营、外资经济宏观数据,采用索洛余值法对上海市及其民营、外资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情况进行测算,研究三者的技术进步。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总体技术水平获得较大提升,但提升速度波动较大,且近年来减缓趋势明显;21世纪以来,外资经济技术进步明显优于民营经济,且在2008年后,外资经济相对地位获得提升,民营经济下降明显;同时,私营企业在2008年后进入率大幅提升而退出率明显降低,外资企业进入率和退出率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私营企业注重数量增加而忽视效率提升是导致私营企业技术进步弱于外资企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沈能 《中国软科学》2006,(6):101-110
本文用基于非参数的M almqu ist指数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期间中国制造业TFP年均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效率变化反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分别采用横截面以及时间序列方法对中国地区之间制造业TFP的差异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中和西部地区制造业TFP以及技术进步增长率差距呈发散趋势,地区TFP差距持续扩大很大部分可以由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解释。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2011年中国造纸产业数据和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的省际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造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2)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改善的贡献很小;(3)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江苏、山东增长较快,河南、浙江、广东增长较慢,其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退步,因此产业技术利用水平和规模效益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聚焦林业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为充分发挥林业技术进步的带动力提供量化支持,助力我国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全样本及四大区域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状态是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技术进步偏向并不总是促进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四大区域的林业技术进步在多数年份偏向于资本与林地;部分地区的林业全要素投入与要素效率状态未完全相适应,要素配置有待改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区域间交流合作、调整生产技术进步方向、改善要素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唐建荣  杜聪  李晓静 《软科学》2016,(11):10-14
基于2005~2013年中国物流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和资源因素约束条件,采用GML指数方法,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源泉、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并判别了技术创新者。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5%,远低于传统增长速率6.5%;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动力不足;各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较大;技术创新者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提升物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了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区市1997-2008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规律进行了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TFP增长率在1997-2000年阶段最低,在2001-2004年最高.房地产开发企业TFP增长源泉中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明显,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相对有限.中部地区TFP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并形成了东、中、西三大俱乐部收敛.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概述技术进步的概念,并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模具行业1993-2002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出技术进步要素的贡献率并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21-1028
 基于全要素方法,充分考虑到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在共同前沿方法框架下分析比较2001-2007年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共同技术率(MTR)”指标衡量中国区域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实证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显著,还存在巨大的节能增产空间;从区域技术差距视角来看,三大地区差距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接近全国最优水平,实现了全国潜在最优能源技术的98%以上,而中西部地区距离全国最优能源技术还分别存在23.3%和30.3%的改进空间。当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三大地区能源技术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7~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结果表明,我国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产生直接推动作用,但通过对我国其他国内企业的技术扩散间接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产业系统演进的基础,产业系统的演进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必然结果。产业升级实质上是技术升级,技术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链内升级,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由渐进性的技术创新带来产业的技术进步;二是链间升级,表现为一条技术链升级到另一条技术链,由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导致;三是链间跨越,越过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由较低的技术链向更高的技术链跃迁,跨过中间的技术链,也是由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导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传统的份额变化分析方法,通过细分工业各产业和把工业作为整体细分各地区两种方法,论证了从1986年到2001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国技术创新对生产率增长有重要影响;从总体来说,产业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较微弱,但细化到各地区则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绿色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考虑非意向产出情况下,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的全局DEA—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测算全要素绿色能源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并运用全面FGLS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全要素绿色能源效率差异显著,绿色技术进步与全国及三大地区全要素绿色能源效率均有正向影响,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最后,从提高绿色技术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姗姗  刘凤朝  冯雪 《科研管理》2020,41(4):182-191
文章基于适应性景观理论和重组搜索理论,给出了技术位的明确界定,并将其引入NK模型的应用,从而将企业的技术搜索置于市场竞争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推演,明确行业中技术位间的价值关系,并结合企业技术基础提出企业为搜索高价值技术而采取的技术搜索策略;以2006-2007年及2009-2010年有新产品产值的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对理论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业中相邻技术位的价值存在正相关性,企业在其占据的高价值技术位的邻近技术位及低价值技术位的非邻近技术位上进行技术搜索,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企业搜索到高价值技术。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工业碳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西龙  于渤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58-1664
 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法将技术进步与行业结构变动从碳生产率中分解出来,测度了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对工业碳生产力的作用,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在1999年至2009年期间,工业的结构效应与碳生产力呈负相关关系,各个行业技术进步效应对碳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各个行业的结构效应又有所不同,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结构效应则对碳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特征作为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引入传统的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建立了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二个方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1997-2010年IT资本对经济增长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IT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国家层面证明了"生产率悖论"并不是全球化的现象;IT资本弱化了物质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家特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并没有促进IT价值;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实现我国IT投资价值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