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录取中,决定我们是否被录取的条件一方面固然是我们的分数,但并不是除了分数外其他方面我们就无能为力,如果在分数的基础上,再对填报志愿作优先考虑,作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工作,我们还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录取命运,实现人生的梦想。概括起来说,我们如能做好六方面的准备,志愿也许就无多少可忧。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录取中,决定我们是否被录取的条件一方面固然是我们的分数,但并不是除了分数外其他方面我们就无能为力,如果在分数的基础上,再对填报志愿作优先考虑,作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工作,我们还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录取命运,实现人生的梦想。概括起来说,我们如能做好六方面的准备,志愿也许就无多少可忧。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4.
志愿填报时,有的考生及家长以为,只要分数超过某所大学调档线,就能被所填大学和专业顺利录取。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的档案投到某所大学后,要么不能被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录取,要么进档后被退档,导致正常录取时落选。到底我们该怎么利用自己的分数呢?志愿中,除了我们的高考分数外,还有哪些分数要求?笔者希望从2009年几个省份录取场搜集的案例帮您揭开分数后的奥妙。  相似文献   

5.
佚名 《高中生》2014,(6):54-56
在志愿填报中,分数是重中之重的因素。一方面,分数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数又是影响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关键点。因而,心仪大学和心仪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就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高校都统计了哪些录取数据?这些录取数据对考生填报志愿的意义有多大?接下来,我们邀请到南京三所大学招办的负责人,为您讲述如何利用往年录取数据指导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6.
高考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具公平性的选拔性考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一直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出于方便招生管理、保障高校利益的需要,目前在众多地区实行的志愿优先招生方式中,第一志愿优先实际上成为首位的录取原则。录取时,招生部门是按招生计划根据招生学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向招生学校投放档案的。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了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学校就不再要第二志愿以后的考生档案了。换言之,在不同志愿顺序之间,其实并无分数的平等。这样,考生  相似文献   

7.
对于很多位于某个批次线上但分数并不占优势的考生来说,如果想就读该批次,一定要稳妥填报.为了保险起见,还要依循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慎重报考其他批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成功录取.可是每年有很多家长总喜欢盯着某一批次的某所大学、某个专业不放,让分数没有优势的孩子在录取中疯狂冲刺,常常令人堪忧.在201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笔者碰到了“读者俱乐部”中一位家长,他的女儿洋洋(某省理科考生)高考分数为576分,刚刚超出本省理科一本省控线14分.为了让掌上明珠被心仪高校和专业录取,这位家长在分数出来后就苦心研究了一套志愿填报方案.为了表明这份志愿的科学性,他还在电话里给笔者强调:“这次孩子虽然上了一本,但没有平时考得好,挺遗憾.我们希望她最好上省内的一本学校,咨询了很多亲朋好友,我觉得我们选的这几个专业以后就业好、收入高,而且洋洋也喜欢,所以我们就拟了一个志愿方案,麻烦你再给我们把把关.”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呢?专业分数级差是指高校在安排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若其未被第一志愿的专业录取,则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志愿专业排序.如有的高校规定一、二、三专业级差分别为5分、4分,考生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就减去5分,再与第一志愿就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排序,按从高到低分进行录取,如不能录取,再减去4分参与第三志愿专业排序录取.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高校招生依据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录取新生的做法,使得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得以确立,因而高分落榜现象已很少出现。当然,结果还是一样,仍以分数论英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与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办法有很大的区别。过去对考  相似文献   

10.
志愿填报时,有的考生及家长以为,只要分数超过某所大学调档线,就能被所填大学和专业顺利录取。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的档案投到某所大学后,要么不能被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录取,要么进档后被退档,导致正常录取时落选。到底我们该怎么利用自己的分数呢?志愿中,除了我们的高考分数外,还有哪些分数要求?笔者希望从2009年几个省份录取场搜集的案例帮您揭开分数后的“奥妙”。  相似文献   

11.
《招生考试通讯》2017,(Z1):130-130
<正>能听懂能听懂,会填报,掌握科学报考关键技术,两小时解决志愿难题2017年辽宁高考志愿填报从何着手?考后志愿填报的黄金时段,一场精心准备的志愿讲座,会带你解除志愿填报方面的诸多困惑。1.录取批次合并对2017年的志愿填报有何影响?2.如何使用已知分数、位次和批次线填报志愿?3.优选学校还是优选专业,不同类型考生如何...  相似文献   

12.
《教师博览》2008,(3):18-18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近日表示,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14.
问:贵院是否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答:前些年,我院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 都是一志愿录取满额。学院一贯的录取规则也是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果在同批次录取控制线上第一志愿生源存在不足的情况,我院接收第二志愿考生,但其分数不应低于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水平。对已投档到本院的非一志愿考生,分以下情况安排专业: 1.与第一志愿同时投档到我院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学校志愿分数级差为10分,即非一志愿考生在专业投档时的成绩与低其10分的一志愿考生成绩等效; 2.与第一志愿不是同时投档到我院的考生, 非一志愿考生只能录取到一志愿未满额的专业。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教育部近日表示,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今年这种对考生不利的现象将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呢?专业分数级差是指高校在安排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若其未被第一志愿的专业录取,则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志愿专业排序。如有的高校规定一、二、三专业级差分别为5分、4分考生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就减去分,再与第一志愿就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排序,按从高到低分进行录取,如不能录取,再减去分参与第三志愿专业排序录取。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专业分数级差,多数学校的分数级差在~分之间。考生在填报一所大学的各专业志愿时,务必要注意其招生章程中有无分数级差的规定。之十九,高低结合四川一理科考生,高考成绩分。志…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呢?专业分数级差是指高校在安排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若其未被第一志愿的专业录取.则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志愿专业排序。如有的高校规定一、二、三专业级差分别为5分、4分,考生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就减去5分.再与第一志愿就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排序,按从高到低分进行录取,如不能录取.再减去4分参与第三志愿专业排序录取。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教育部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这意味着,考生增加了机会,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空了,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19.
滕朝阳 《教育》2008,(3):21-21
前不久,教育部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这意味着,考生增加了机会,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空了,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录取是关系考生是否能如愿与梦想的大学、专业牵手的最后一个“关卡”。每年,在录取场工作的人员都会审阅无数档案,其中不乏分数接近、志愿相似的考生,而录取结果却差异十足:有被顺利录取的欣喜,也有被遗憾退档的叹息。这背后,关键在于在志愿填报中大学和专业如何排列组合,如同我们小学所学“田忌赛马”的故事,安排不同,结果天差地别。本文,笔者挑选出2013年录取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案例,让您明白志愿填报中策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