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研究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心肺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5个指标,分析拉丁舞和大众健美操锻炼前后健康体适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众健美操和拉丁舞都能够有效提高健康体适能.拉丁舞组体重指数、腰臀比减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大众健美操组体脂比减少,心血管机能耐力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对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和研究大量健美操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健美操运动影响人体健康体适能的五个方面(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韧性和体脂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健美操在改善健康体适能方面的功效,为指导科学健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对健康体适能的理解与篮球运动特点关系出发,指出篮球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肌肉力量,发展柔韧性和降低体脂。通过把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内容整合到篮球教学中,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反映学生的心肺耐力适能(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肺活量、肌力适能(50米跑、立定跳远)、肌耐力适能(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柔软性适能(坐位体前屈)、体脂肪百分比(身高、体重)等体适能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初中生通过体育课堂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课堂练习时间,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及练习效果,提高学生间交流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显著提高学生体适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抽取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的男女维吾尔族大学生各100人,测试其健康体适能并对他们进行每周四次的运动训练,来研究阳光体育背景下实施运动处方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运动处方后,受试者的柔韧性、肌耐力、肌力和心肺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表明实施运动处方干预能有效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知网和pubmed搜集有关徒步运动与健康体适能的文献资料,并对其归纳整理,探讨徒步运动对人体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强度的徒步运动对人体健康体适能的心肺功能、肌力和肌耐力以及身体成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柔韧性有积极影响,同时徒步运动干预在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240-244
为提高广大本科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优秀人才,针对本科生增开"健康体适能"公选课和建设"健康体适能"社团,以上课的形式讲授测试理论、技巧及运动处方实验的实施计划,通过对4个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运动干预实验,研究了改革内容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耐力、爆发力和力量等多项指标的影响。实验前无差异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所有考察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竞技健美操训练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竞技健美操专项训练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在该实验条件下的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男女生腹肌力和腹肌耐力均增强,躯干和颈部伸展能力提高;女生躯干和下肢柔韧性提高;无论男女,训练后体脂百分比均降低,台阶指数和背肌力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普通高校篮球体适能训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在高校篮球体适能训练体系中,应首先和重点开展健康体适能训练.发展学生健康体适能训练系统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初步提高其篮球专项体适能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健康体适能的专项教学对旅游类高职女生健康状态的改善作用,作者将210名在校高职女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育课程教学。实验组则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安排部分时间进行健康体适能的教学训练,每周2次共12周。在训练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体适能测定和锻炼感觉量表测验;比较两组得分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女生经过12周健康体适能练习后,其体适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锻炼感觉量表的检查亦显示出体适能训练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心理体验。说明健康体适能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旅游类高职女生的健康状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福建教育学院的福建省儿童职业发展学院教学点的2010级24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大学体育健康体适能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周的健康体适能教学干预中,实验组同学在心肺适能、肌肉力量适能、柔韧性适能水平得到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变化,并从大学体育教学现实性角度,讨论了健康体适能理念教学产生明显效果的原因,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明永 《考试周刊》2010,(29):24-25
欧美对体适能的研究在健康体适能方面不断深入,在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和与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方面逐渐拓展。体适能与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情况紧密联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体适能的发展要与健康紧密相连;健康观念应由无疾病的消极观念转向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积极生活观念;学校体育教育应正确处理好健康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健康是社会生活的热点议题,在读期间是大学生接受体适能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期.为此,如何系统地引导大学生接受体适能健康新理念与践行新方法,使大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就显得十分关键.文章分析了提高大学生体适能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同时建议可采取的对策路径包括:树立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学练模式以及提升大学生自我体适能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了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调查郑州市高校大学生的体适能状况,对郑州市5所高校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指标测试,从而为郑州市高校体育工作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郑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总体水平良好,身体形态和肌力适能均处于一般水平,心肺适能和柔韧适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职业体适能可视为身体适应工作、生活与环境的综合能力,包括职业健康体适能和职业技能体适能两个方面。职业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认识职业健康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具体内容和途径;职业体适能概念突出强调“适量”的运动;职业体适能概念的使用既有助于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又能凸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色.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适能的需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首先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其在书中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每个运动主体在进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在那种水平上完成相应的行为作出的判断或者自我感受。体适能自我效能感就是出自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其概念为,基于先天的遗传基因,经过在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形成的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所具有的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这种素质包括比如心血管耐力、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韧性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适能自我效能感低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其原因,并针对体适能的自我效能的增强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晶 《华章》2013,(19)
本文通过比较肥胖青少年和标准体重少年健康体适能的各项指标,分析肥胖青少年和标准体重少年健康体适能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健康体适能的各项指标与标准体重少年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体适能水平明显低于标准体重少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一线技能型和服务型人才,他们的健康与体适能意义重大,拥有一个完善的职业健康体适能对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与身体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中体弱学生健康体适能促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基于“体医融合”的健康高职发展模式,构建了“职业发展”与“健康促进”融合互动的高职院校体弱学生健康体适能促进的应用模型。研究认为,学生健康体适能促进相关工作对于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来说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具备可行性,体弱学生体适能发展需要线上、线下协同促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73):111-1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山东某高校体育通识课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适能教育模式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适能教育模式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对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钊林  林军  戎淼锋  姜勇 《考试周刊》2012,(74):117-118
通过对健康体适能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将其在高职航空安检专业体育课中进行对比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体育课中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