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语言是世界图景主要的表达手段,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语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了解Иван.含的语言世界图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熟悉俄罗斯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英国钱伯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地图》(Chambers Atlas of World History),自1962年在挪威奥斯陆初版后,又经英、美的两家出版社修订再版,几次重印。原书以简明的地图形式说明人类历史的进步、世界各国的兴衰、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文化与宗教的演变。在地图的编辑和绘制上有独到之处。该书共有地图一百零八幅,包括世界古今几千年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丰富。它展示了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历史进程,既有详图介绍重大的历史事件,又有不同时期概括的历史图景;人们从中可以看到重大事件的具体发展,了解若干时期的世界形势。图集采用多种颜色印制,查阅时清晰明了。它所使用的地名,系经编者精选,并在书后附有七千余索引,便于查找。该书十分重视欧洲历史,对欧洲史上重大而复  相似文献   

3.
特殊儿童观是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特殊儿童是人类群体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说,特殊儿童观问题实质也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的问题。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相伴随,人类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受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表现出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认识水平,即不同的特殊儿童观。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图景和语言世界图景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世界图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由认知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认知活动的客体(包括微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具象世界和抽象世界)和认知活动的结果三部分构成。语言世界图景来自于朴素的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的语言化、符号化、语义化表达。它是历史形成的,是某一语言社团对外部世界的朴素的观念认知的总和。每一种语言都是感知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有借助语言,现实世界才得以观念化表达,从而形成该民族认知世界的统一的观念系统。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是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因时代和人们实践活动不同,规律作用及体现的具体形式也会不同。人们对世情国情及其走势的判断和采取的对策体现着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和谐世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思想,丰富、拓展、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人类社会有机整体规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哲学史是以整个人类哲学认识的历史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所谓哲学认识,就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显然,这一认识既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也不同于对客观世界的具体领域的认识。哲学认识是在对诸具体领域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自人类进入阶  相似文献   

7.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理解与追求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任何一种教育价值取向都不是一成不变,绝对完善的。教育价值取向受社会变迁、人类需求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下,人类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同。本文简单论述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并提出适合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刘晓敏 《学周刊C版》2014,(9):222-223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理解与追求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任何一种教育价值取向都不是一成不变,绝对完善的。教育价值取向受社会变迁、人类需求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下,人类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同。本文简单论述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并提出适合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孙艳 《地理教育》2010,(6):24-2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其中的人地关系思想是指人类对环境以及人类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历史演变则是这种认识的发展过程。本节教学内容是以时间的逐渐推进为主线,以工业革命为界,主要分两个阶段阐述,并分析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教训,表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人类生活和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颜色除了具有物理属性之外,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在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共时态关系基于“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前提。科学与宗教,就是人类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科学的”或“宗教的”——来把握世界、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理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文化样式,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理解这种关系,既需要以主流文化样式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来衡量,也需要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相互渗透和评价。一定时期科学的世界图号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科学与宗教在特定时期的相互关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相互评价,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美国现代生活和俄罗斯现代生活,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出现的主要词汇不同,说明语言世界图景的历时动态性。它反过来也反映了客观现实和人的思维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及语言、思维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一、加强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存在数千年。在农耕时代,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社会需求和技术的有限性限制了人们的往来。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世界地理尚未形成准确认识,各有其想象中的“天下”。在这一东西尚未融通的时期,谈不上全球意识,自然谈不上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4.
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它在年代上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物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和生活、风俗习惯、思维、审美观念等各方面在器物上的综合的历史的反映。文物可以向人们展现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人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揭示历史。因此,文物无论是在中学历史教学,还是大学历史教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文物(或其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用于课程教学,可增加形象性、趣味性,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科学始终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难题,都是人们建立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创造来解决的。科学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物质”的探索,从哲学物质观念的萌生、发展和深化,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它要同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虚构,对物质的歪曲解释不断地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它自身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上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又不断突破这个限制,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地向前发展。为了能较清楚地了解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发展过程,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考察一下人类物质观的历史演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技术革命,但是,每次技术革命的高潮到来之前,人们并没有清楚地感到它,而是事后才认识它总结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就是历史。今天情况不同了,在这次新技术革命的高潮到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在努力作出科学预测和相应的对策。这说明人类的进步正是善于运用历史经验的结果,因为人类的历史总是遵循其内在规律前进的。未来是过去的延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存和笼罩在科学的世界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发展史。科学是客观的,它无时无地不存在,但只有被人们认识、发现和掌握,才能发挥其功能,为人所用。由此,对个人来说,要学习,要钻研;对社会来说,就要传播、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很出名,它传出的历史信息,值得研究。作为遗址的存在,它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印记,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文明和智慧的表现。其在人类居住环境和地域的选择上所传出的历史信息,对我们当今建设城镇和新农村具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认为它既是人类进步的历史产物,又是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巨大的飞跃,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使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上升到新的水平,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一层的文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以及1857—1858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