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商与徽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一向闻名遐迩。这不仅因为她拥有黄山之奇,齐云山之秀,新安江之美,还因为在这里曾经孕育出颇具特色的“新安文明”,或者说“徽州文化”。如果把徽州之有名山胜水,归之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那么,酿出“徽州文化”的环境、“酵母”又是什么呢? 一块既封闭而又“开放”的地域  相似文献   

2.
陈肖 《山西档案》2006,(2):17-21
一、徽州文化及其内容近人吴日法《徽商便览·缘起》说:“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山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徽州地处安徽南部黄山、齐云山之间的东南丘陵地区。唐大历四年(769年)形成的州辖六县格局,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当时徽州府辖歙县、休宁、黟县、婺源、祁门、绩溪六县,由此至明清,基本未变,因而,徽州是一个具有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文化地理范围。徽州文化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从广义上说,是指历史上的徽州人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  相似文献   

3.
少时难忘     
凡没落的封建大家庭有一个通病--老家儿死后,子孙都要变着法儿地闹着分财产.我家虽已是山穷水尽了,但也不能免此一难.发难的是我的六叔祖,他的为人实在不敢恭维,我曾祖活着的时候常骂他"没来由".他找上门来,兴师问罪,对我祖父说:"父亲死后,母亲(续弦的)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钱都归了你们大房,这不行."我祖父气坏了,向他连解释、带保证,说:"母亲什么东西也没给我们留下,我也从来不问她财产的事,更不用说私下给我们钱了."我六叔祖还不依不饶,指着祖父屋里墙上挂的一张画说:"这张画不就是值钱的古玩字画吗?"这可真应了我曾祖的那句话:"没来由".这张画挂在那儿不止一两年了,又不是现在才分来的.  相似文献   

4.
氛围的营造     
维尔伯恩说:"戈壁沙漠的景色和文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幅照片记录下的瞬间。多年以后,我可能会忘记此行的很多经历,但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两个小家伙。"艺术作品所体现出的简单,必须有复杂的内涵予以支撑。于是,你面对一幅画,说这个,我孙子都能画,是真正的扯淡。你孙子干不了这个,他太小了,搞不清什么是简单,什么是复杂。简单,令人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5.
自然,电视专题片的一种美学追求──兼评电视专题片《献给大自然的童心》胡智锋前几天在北京电视台看到一部不过1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献给大自然的童心》,久已疲惫麻木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清新爽快的感觉油然而生。是什么东西使我产生出如此的感受?这部电视专题片的...  相似文献   

6.
美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表现.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的特殊属性,这就是信息的实质.广义地说,一切客观存在物都具有信息性.那么,美是信息吗?是的,美也是信息.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美的东西,都不在于它本身是什么,而在于它表现了什么,这就是美的"显示"功能.而且,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美仅仅是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7.
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相对封闭独立的具有优良人文、山水景观的区域,其徽文化“新安文化”灿烂辉煌,商贾遍中国,文化促进了商业发展,商业给徽州注入了雄厚财源。加之“徽骆驼”的吃苦精神,成就了具有特色的山水田园水墨画卷——徽派建筑,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文章从徽州民居建造型式、手法、基本要求入手,分析徽州民居的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及地方材料的合理利用,建筑物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意在对徽派建筑保护、修缮、利用方面有所作用,引起部门社会对徽派建筑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23,(3):42-43
<正>本书作者游历亚洲各地,遍览圆明园、福建土楼、徽州民居、吴哥窟、东京寺庙等各具特色的亚洲建筑。他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艺术和细节,更深入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艺术家的感性和建筑师的精密,写下了大量建筑笔记散文作品。书中以轻松凝练的文字,配以精美的照片,带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亚洲建筑之美。徽州民居造型的特色在山墙多,可以说是发挥了白壁之美的建筑。山墙也是封火墙,是长江流域民居的共同特色。江南一带的民居大多拥挤在一起,木造建筑中央围成一个二层的小院落,因为密集,如果遇上火灾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他们把硬山房的山墙升高,作为封火之用,以避免邻居之火延烧过来。  相似文献   

9.
谈诗的美     
美,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关于诗的美学,也有许多专门的著述,我不搞文艺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认真研究,今天谈这个题目必须把“我”字强调一下,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告诉大家,我讲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典”根据,只是我“自产自销”的“土特产”、“家做鞋子”,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一个诗歌作者的浅见. 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也可以说,在哪些方面着力,可以把诗写得更美一些?从我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这样两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徽州文化的深入研究,对徽州文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徽州文书的分布情况,谈出个人的见解徽州文书是如何展示出徽州文化风采的,提出重视、保护、开发利用好徽州文书,将会使徽州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认为如果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与大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路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1.
杨柳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  相似文献   

12.
胡艳波  李畅 《报林求索》2009,(12):34-35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有形的诗,是木石写成的史书,记载着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它们像珍珠串起了风起云涌的时代。时光流逝,这些蒙受历史尘垢的老建筑,依然执着地向人们展示着不可抗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3.
《文史知识》出刊100期了。有同志让我写篇文章,遂将自已近年来编刊时经常思考的几个问题简略地说出来,以求教于出版界同行及热心的读者与作者。 1、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对《文史知识》以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一点,有的人认为这样未免远离现实,缺乏当代意识。近些年来流行的所谓古代文化研究及古籍整理的“危机论”,大概亦与此有关。我不知道这里所说的“当代意识”究竟是些什么,但据称是与传统观念对立的、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东西,诸如“民主精神”、“开放意识”、“超前思维”、“追求自我”等等。我以为,即便是上述东西,也  相似文献   

14.
由<钱江廉潮>更名为<反腐败导刊>,老实说,开始我是不大认可的.我以为办刊是一种文化运作,文化运作要求潜移默化的特色,是那么个意思,却不必要赤裸裸地说出来,有点包装,然后让人们一层一层地去想象,最后从字里行间读出编者的意图和作者的思想,这才有意思.太直露的做法,更像工作简报,不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觉得,直露也有直露的好处.直露,可以当头棒喝那些已经腐败或者正在走向腐败的人们,可以为那些正在与腐败做斗争的人们提供方法论的东西,以增加反腐败的力度.特别在当前腐败成为我们社会顽疾的形势下,少一点温良恭俭让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化在建筑领域曾出现过空前繁荣的局面,古徽州老房、老桥、老街、老巷以及居民生活等原生态信息,激起建筑师们极大的创作热情。在合肥滨湖新区内,徽州文化在"徽州文化城"项目中得以充分体现。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精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得以恰到好处的体现,就必须积极探寻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晓方 《新闻前哨》2011,(12):106-106
文化是什么?尽管众说纷纭,各种不同的定义不下百余种,但基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人们谈论文化,往往与物质相对应,同经济相区别。可是从近年来的一些报道、从最近一些地方对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的解读来看,有不少人对文化是一种经济的解读。解读之一,把文化仅仅看成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电视剧批评?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拥有的任何一种文学艺术现象,总是伴随着人们对它的理性思考一起生存和发展的.这种理性思考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就是批评.批评表现这个民族在相应的时代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这种审美理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在人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风尚、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品格和情趣,又是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外化的、物化的生动而又鲜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好比我去西湖玩,觉得西湖太美了,风景别致,可与当地船夫聊天时发现,他们对此司空见惯,反而觉得北京更好。这就是"距离产生美"。但"距离"能解释一切"美"吗?恐怕不能。身边有个女同事,我觉得她好美;家里挂着的画,我也觉得很美;远在纽约的脏乱差的街道,在我眼里依然是脏乱差,丝毫看不出美。看来,"距离"并不能真正解释"美"。  相似文献   

19.
《徽州木雕艺术》、《徽州石雕艺术》和《徽州砖雕艺术》相继问世。当我欣赏这些12开本、约20个印张、各有250多幅照片的“三雕”丛书后,被迷住了,打动了。尊重传统与创造未来怎样看待徽州木、石、砖“三雕”艺术,人们会抱有各自的见解。在艺术的长河中,今天的艺术应该说是昨天艺术的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20.
做了十几年档案工作的我,好象看到什么不成条理的东西都想给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就连家中的票票本本什么的都不放过.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职业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