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本学期,已布置学生写了两次记叙,一次写人物,一次写事件。但学生的作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干巴巴的,除了使人知道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之外,其他的似乎毫无印象,没有丰满感人的人物,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可以说是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针对这一问题,笔特意上了下面一节作课,以期让学生能有意识地改改上述毛病,使章生动一点,情节曲折一点。  相似文献   

2.
高标 《初中生学习》2004,(10):14-15
一、诗人背后隐含着大量信息。可以说每年试题中的诗歌都给出了作,可是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因为从表现上看,作与诗的内容及答题要求没有必然联系,好像是多余的,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3.
题目 如图1,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点为A,B.所作割线交圆于C,D两点,C在P,D之间,在弦CD上取一点Q,使∠DAQ=∠PBC,求证:∠DBQ=∠PAC.  相似文献   

4.
平时课堂教学中作圆锥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时,都是画个大概位置.所以在某一次课上,我给同学们介绍了椭圆x^/a^2+y^2/b^2=1上任一点P处切线的作法:设椭圆两焦点为F1,F2,以其左焦点F1为圆心,以长R=2a(2a〉2c)为半径作圆,如图1,连接F1P并延长与⊙F1相交于点M,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一位老教师上了一节《圆锥的认识》,听后,感触颇深。现摘录这节课的两个精彩片段,愿和大家再次欣赏,且作一点抛砖引玉的反思,以和同仁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6.
康珂 《小学生》2010,(9):43-43
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如果掌握了巧妙的发明方法和技能。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起来。 1加一加 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加高一点,或者把功能增多一点,使物品在形态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使其更有利于使用。例如,把雨伞加大一点。它会成为海滨游泳场的晴雨两用伞。  相似文献   

7.
每年职称开评前夕,教育报刊编辑部便会收到一些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送来的教师应评职称之需的文章,言辞恳切地要求“予以关照”发表。这些“论文”中,虽不能说没有佳作,但大多属于临时炮制出来的、质量低劣的“敲门砖”之类。其中不乏拼凑之作、“克隆”之作、仿冒之作、即兴之作,甚或抄袭之作和捉刀代笔之作。此种“职称论文”现象,说轻一点,是师德失落的表现,是一种行业不正之风;说重一点呢,与“学术腐败”沾了边,是师魂的堕落。“职称论文”的作者之所以敢于堂而皇之或半带羞涩地送上这些“敲门砖”,我以为在其深层意识里面,…  相似文献   

8.
思辩性语言是一种精彩睿智而又闪耀着辩证法思想光辉的语言形式,它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中学语文教学理应给予充分重视,它对提高中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思辩性语言的训练显得非常薄弱,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何永康先生就曾呼吁,中学生作文要多一点思辩性,多一点辩证法,多一点对立的思想。本文想从中学语文教学这个层面上,就思辩性语言的特征与训练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二面角棱上取一点(常取特殊点),直接依定义找(或作)出平面角。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一位教师上的“圆锥的认识”课,听后,感触颇深。现摘录这节课的两个精彩片断,和大家再次欣赏,且作一点抛砖引玉的反思,来和同仁们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1.
求二面角是高考立体几何题常考的主要问题之一,求二面角的关键是要准确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作二面角的平面角一直是一个难点,有的考生由于作得不到位,计算很麻烦,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事实上作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根据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  相似文献   

12.
偏序集上Galois联络散见于一些英文文献上,本文开始部分作了一点介绍。另外得到了析格间的Galois联络的两条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3.
我们站在地球上的某一点,脚下地球的另一边是什么地方?地球是近似球体,“地球的另一边”若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就是自我们所站的这一点A(如图1),过地球的球心O作一条直径,直径的另一个端点B.我们把A、B这两点叫做对蹠点.地球中任何一条直径  相似文献   

14.
滕柏 《现代语文》2006,(1):81-81
一、要知人论世 抓住作和相关的时代背景,因为它们是互相制约又相互阐释的关系。抓住作就是抓住作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作的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凡是优秀的、艺术上成熟的诗词作,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塑造,还是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选用,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显示在作一定时期乃至整个的创作生活中,贯穿在他一系列的作品里,成为他创作上的独特标志,这就构成了他作品的风格。那么,我们抓住了作就等于从整体感受上抓住了作品,不同的作,创作风格有的清新飘逸,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气势奔放,有的凝练舒卷,各有不同,把握好这一点对于我们鉴赏诗词会有很大的帮助。“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诗词意义的重要依据,鉴赏要把诗词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意识。通过背景去读诗解义实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用基点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三种方法求出了一个作纯滚动的刚体上一点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6.
面对话题作《寻找》,尽管在命题、选材、体上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度,然而章品位的高下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立意。  相似文献   

17.
悦悦:上一课讲了一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大家会不会觉得挺难理解呢?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实作能力,本课将以实例为大家进一步讲解一点透视,让大家在绘画的时候灵活使用这个技能。  相似文献   

18.
张淑军 《辅导员》2009,(19):27-27
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教学观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做了一点肤浅的探索,现以阅读教学为例,作一简单介绍,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9.
《孔乙己》是一篇具有丰富可阐释空间的本。在讲述孔乙己这一人物故事的时候,鲁迅采用了种种技巧,除了对讲述的独特选择、历史本的巧妙互涉、阅读伦理的持续效应之外,在一些重要的特征性的细节上,鲁迅利用化的象征意义,暗示了孔乙己故事的深刻蕴涵,这一点可以孔乙己的“长衫”为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强化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人们普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结合实际强化政府的监管,在机制上,方法措施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本就强化监管的意义,作用,方法作了初步探讨,监管必须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必须走向外结合协同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