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7年,他随侵华日军来华;1939年9月,他被送到北平"北支那派遣军"宪兵队训练;1943年夏,日本情报机关对其进行潜伏特训;1944年5月,他化名"尤志远",长期隐藏上海;直到1956年,这个在中国大地长期潜伏的职业间谍,急于与"组织"恢复联系,殊不知中国反间谍斗争依靠的是人民群众,他的异常举动被盯上了……  相似文献   

2.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5,(10):13-1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网络,这些特务机关被称为“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团”.日本的特务机关极为秘密,其正式名称只记录在军部的秘密卷宗里,其系统庞大,分布广泛,除了收集中国政治、军事、地理、历史、人文等情报外,还负责探测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植汉奸,监视伪官吏,乃至进行暗杀、破坏等相关的活动.日本的特务机关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很少有人不知道美国的CIA,不知道前苏联的克格勃,并且一提到CIA就想到用飞机空投进入他国境内侦察军事基地、暗杀政治人物的神秘间谍;一提到克格勃就想到潜伏在他国重要部门用肉体换取情报的女特工……其实,这早已是过时的思路,或者说只是了解了间谍机构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林力 《湖北档案》2002,(3):37-39
1943年到1945年,在欧洲大陆战场上,活跃着一支小小的谍报队伍.他们在任务是搜捕纳粹德国科学家、搜集重要的战略物资、刺探有关德国秘密武器的情报,这就是经常随同美军一起行动的"阿尔索斯"工作队--美国的科学间谍小组,当时他们行动极端机密,只有美军最高领导层的少数人,象国防部长史汀生、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等知道.  相似文献   

5.
葛美荣 《湖南档案》2013,(11):15-17
1936年,是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的前一年,这一年,日本向中国内地许多大城市派遣了不少特务间谍,以搜集各方面情报。  相似文献   

6.
黄耀慧 《湖北档案》2001,(1):101-104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耀慧 《湖北档案》2001,(2):101-104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丹衍 《航空档案》2004,(9):27-28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获取我东北地区的情报,曾秘密派遣间谍进行空投,但一些间谍被我方抓获。随着我外交部有关1949年到1955年一批秘密档案在今年7月的公布,当年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天下。  相似文献   

9.
王雪驹 《现代传播》2023,(12):40-47
日语“情報”一词即指情报、信息,这指涉了两者的同义关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情报、信息、新闻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着共通之处,近代日本间谍即与日本在华新闻活动密切相关。1886年,日本军人荒尾精创办了日本在华首个正式情报据点汉口乐善堂,展开了对华情报调查活动。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将“办报”作为“集体行动形式库”,加入东亚同文会所,通过办报刊延续其情报生涯。将汉口乐善堂情报活动纳入日本在华报业活动中予以考察,可厘清近代早期日本在华报业的人际网络、地域分布、情报属性的历史语境,也充分证明了近代日本在华报业的性质、特点、走向与日本对华战略在结构性关系上的共存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间谍是利用信息网络从事情报搜集和破坏活动的人,猎取情报是网络间谍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文章揭示了网络间谍的情报活动造成的危害,重点论述了网络间谍的情报活动特点和情报活动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一方面是相对于传统间谍的情报活动而言,另一方面又相对于传统间谍情报活动的非网络环境而言.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网络间谍情报活动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1895),日军派出不少间谍潜入中国,到处搜集情报.这对他们打赢甲午战争起了不小的作用.不过,也有不少日本间谍在中国落入法网,命丧中国.例如,清政府破获的三起日本间谍案中,就有五名间谍被处死. 石川伍一案 石川伍一是日本秋田县人,1866年出生.青少年时期,他就读于兴亚学校专攻中文.1884年来中国上海,在日本海军大尉曾根俊虎手下任职.三年后,他被派往日本在华的秘密情报组织——汉口乐善堂.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遣唐史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4.
马健辉 《大观周刊》2011,(31):23-24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的间谍可谓是比比皆是,这些间谍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留下了不少的照片。本文将结合乌丙安和李家巍主编的〈窥伺中国〉中的千幅照片,来探讨一下那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1950年,美国在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潜伏在中国内地的国际间谍也蠢蠢欲动。以李安东、山口隆一为首的国际间谍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授意下.企图在这一年的10月1日国庆大典时,炮击天安门检阅台,谋杀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学)档案的发现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东亚同文书院(大学)是座较为特殊的大学,由日本政府开设,直接用于为侵华培养人才及刺探中国各方面的情报.  相似文献   

17.
在二次大战期间,武夫是日本情报界备受尊敬的超级间谍,当年他的情报曾使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居功不小。然而武夫目前却是穷困潦倒,终日以酒浇愁,被自己国人所唾弃。  相似文献   

18.
1937年秋天,“哈尔滨人”在俄语里成了最不祥的名词之一,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的命令,它已变为“日本间谍”的同义词。“日本情报机关精心策划并着手在苏联领土上建立一个‘哈尔滨人’组成的颠覆和情报总部。”命令认定并宣布,“所有‘哈尔滨人’都是逮捕对象。”  相似文献   

19.
薛瑞录 《历史档案》1999,(2):95-102
太平军征战广西期间,清廷在谕令钦差大臣和地方大员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派遣间谍打入太平天国内部,策动了军帅周锡能等人叛变投敌.  相似文献   

20.
川岛浪速于1865年生于松本,1875年举家迁徙东京,1882年入外国语学校专修中国语。1885外校改商校后退学来中国。1885年,川岛浪速来上海后,与当时一些到中国从事政治冒险活动的“大陆浪人”住在一起,协助日本海军谍报人员新纳新介调查江苏、浙江及吴淞等海岸地形和炮台设置等情报,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的间谍生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川岛浪速从军任翻译官,参加了侵略威海卫之战。翌年,随第二师团长乃木希典去台湾,参与镇压当地六堆族人民的起义。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川岛又参加日本侵略军,任第五军团司令部翻译官兼日军占领区的军政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