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新疆政局风暴与美国领事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在国际“冷战”角逐中,在中亚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抗战后期,它利用援华遏苏楔入新疆,借支持国民党政府反对“三区革命”和“抑制“北塔山事件”而广泛活动,不断扩张势力和影响。最终在解放战争期间,逐步成为新疆各派反共势力的政治核心和行动指挥部,它的发展沿革与近代新疆政局风云息息相关,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留下值得深思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俊华 《考试周刊》2009,(3):229-230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为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放弃金本位,向国内外购银,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也造成中国各个行业的大衰退和币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重新执政法国,在其独立的“民族主义”的指导下推行了引人注目的以“冲破美苏格局,维护民族独立,争取大国地位”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其中法国执行了一系列挑战美国在西方世界领导权的离心政策。这些政策对法、美两国的关系以及对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特别是克林顿时期的繁荣,和当时美国的教育政策息息相关.因此.在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概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启示,以期使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结合美国主流教育政策趋势,与国际接轨,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我国借鉴美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并颁布了《壬戌学制》。这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打上了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烙印。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弊端。总结这个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特别是克林顿时期的繁荣,和当时美国的教育政策息息相关。因此,在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概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启示,以期使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结合美国主流教育政策趋势,与国际接轨,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战后美国的欧洲战略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对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战略是:极力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以解决德国赔偿问题为核心的对德政策即服务于这一欧洲战略。  相似文献   

8.
19世纪20年代,西属拉丁美洲开始走向独立,同时西班牙开始决定废除奴隶制,这些都导致了古巴对西班牙的离心倾向加重。于是,古巴开始试探与美国进行合并的可能性,但由于英国的强烈反对,美国拒绝了古巴的合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对古巴的吞并野心。1823年,美国提出了针对古巴的“熟果政策”,它成为美国对古巴外交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侵华期间,苏联对华外交具有双重色彩。一方面,苏联对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帮助,在七·七事变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苏联是唯一向中国提供过实际物资援助的国家。另一方面,苏联在给中国援助的同时,也做了许多损害中国主权与利益的事情。其中,苏联对我国新疆的渗透就是比较明显的事例。以往人们对苏联援华有较多的论述,而本文则侧重剖析苏联在日本侵华期间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在执政党的治国理政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特殊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政治领域没有把好意识形态阀门,美国盯住苏联意识形态管理的这一薄弱环节,采取物质诱惑、价值观颠覆、舆论倒逼及非政府组织行动等方式,对苏联政治领域成功实施了意识形态渗透战略,致使苏联大批党政官员丧失了共产主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苏联解体的步伐。当今中国改革面临着一系列国内国外复杂问题的挑战,因此,必须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意识形态管理,警惕和防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舆论战,严控意识形态阀门并依法管理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日本侵华,中日苏出现了复杂的小三角关系。中国政府为了抗日,一面不断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有力援助;一面独力抗击日本侵略,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梦想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当中间突破成为永远的笑话之后,为了南进北翼的安全,改变初衷与苏修好。在中国抗战最艰难时刻,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初,中苏结盟,两国进入"蜜月"期。新疆因与苏联相邻,优先获得了苏联贷款和大批机器设备,并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新疆经济迅速发展,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苏之间出现分歧,苏方相继撤回专家,减少经济援助,新疆经济建设受到影响。苏联的侨民政策及苏侨遣返导致新疆出现民族分裂主义,影响了新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吴忠信主政新疆十八个月,正是三区革命如火如茶的阶段。面对连天烽火、动荡的局势及由此而连带的经济混乱,吴氏采取了诸如抑制通货、稳定物价、培育税源、开源节流等经济措施。本文试分析吴忠信主政新疆时期的经济政策、实施情况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冷战以来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敌视和猜忌使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拥有核武器会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利益构成巨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解密外交档案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对中国发展核能力的对策制定一直受冷战格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羁绊,但最终仍完成了从敌视到承认的政策转变,体现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在核政策上不得不转而采取较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论国民党政府新疆政策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认为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有以下特点:新疆政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新疆政策受到国内外局势变化的重要影响;新疆政策中理论上混有资产阶段民主政治的成份,其实质是专制主义;新疆政策基本体现了蒋介石的意志。章还就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17.
1968年发生在美朝之间的"普韦布洛号"事件在东北亚地区制造了紧张局面,苏联对该事件采取了看似矛盾的政策,实则不然。美国最初认为,苏联与"普韦布洛号"事件密切相关,但在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很快改变了对苏联的这种看法。危机的和平解决取决于美苏双方存在着共同的政策底线。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抗战初期,基于维护其远东安全、避免东西两面被夹击的国家利益的需要,苏联在处理与中共的关系上,一方面从道义和舆论上大力支持中共,另一方面,却拒绝在军事物质上援助中共,而且,片面地要求中共“团结”、“服从”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以保持中国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访问苏联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他们在苏联看到了新的希望,受到了鼓舞,也看到了乌托邦之梦的破灭。这段经历丰富了知识分子的阅历,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