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9):32-33
中国探月技术攻关获重大进展“嫦娥”加速奔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日前透露,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1号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工作进度表已经编制完成,一切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究竟何时能上天奔月,欧阳院士表示现在还难以确定。 (据《光明日报》)中国已攻克“东方红四号”卫星研制所有关键技术7月2日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消息:代表中国空间技术最新水平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研制工程进展顺利,卫星所有关键技术均已攻克,并在整星工程阶段得到验…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06,(Z1)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后,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东方。一次次的成功,把默默奉献的中国航天人从幕后推到了公众的面前。中国航天的下一步——探月工程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所带领的航天人已经完成了月球探测卫星的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已经有了突破,初样工作也已结束。在可以预测的最近几年,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必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这一天终于来临——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之梦,终于有了一个真正迈步实现的行程。2004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都属于不载人探测活动。已经启动的第一期工程,取名为“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其目标是在2007年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利用先进仪器对月球资源和能源分布及特殊环境进行全面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争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06,(7):76-76
“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发射升空后先围着地球转5圈,然后才飞向月球。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7月26日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称.我国绕月探测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将于年底前确定。  相似文献   

5.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后,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东方。一次次的成功,把默默奉献的中国航天人从幕后推到了公众的面前。中国航天的下一步——探月工程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带领的航天人已经完成月球探测卫星的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已经有了突破,初样工作也已结束。在可以预测的最近几年,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必将成为现实。良缘巧遇航天路1945年1月,叶培建出生于长江之滨的著名银杏之乡——江苏省泰兴县(现为泰兴市)。高中毕业时,叶培建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在填写大学志…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即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围绕月球进行探测;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采回月壤样品。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迈出了探月计划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消息,从2004年起,我国将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这三个阶段是:①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环月飞行,进行遥感探测;②探测器在月球“软着路”;③完成预定任务后,顺利返回。  相似文献   

8.
越飞越高     
我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已经启动。3~5年内,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并实现在月球软着陆。中国探月计划将分三步走,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概括。“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环境。“落”是  相似文献   

9.
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今年将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据介绍,“嫦娥工程”分为“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将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环月飞行,进行遥感探测;第二阶段,探测器将在月球“软着陆”;第三阶段,将超越神话中的嫦娥,不仅上得去,还要顺利返回.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火箭总指挥龙乐豪院士曾表示,中国已具备探月基本条件,使用长三甲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稍作改进,一旦立项,我国有望在三年内发射探月卫星,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我国探月卫星有望三年内发射!本刊资料室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3-F0003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火箭专家日前对记者透露,由于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如果做出计划,我国将可以在三年内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目前的形势是,继美国阿波罗登月成功,世界各国又一次掀起探索月球的高潮。美国计划2010年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欧洲、日本、印度等国也纷纷制定了月球探索计划。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宇航局前不久专门出书以澄清持续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上海电:我国自行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近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件.国防科丁委昨天发布消息,承担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多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年发射探月,2012年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将登陆月球表面.随之携带的“月球年”机器人也将开始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3.
研究月球表面及引力日拟六年后发射月球卫星日本科学技术厅28日宣布,日本将研制并于2003年发射一颗人造月球探测卫星.据悉,这颗名叫“月球工程探测器”的卫星将围绕月球运行并向月球发放一颗飞行器,以研究月球表面及引力.该卫星还将收集有关月球表面及其周围的...  相似文献   

14.
1.图中参加活动的同学有32名,另外,因为你也被邀请参加了呀,所以正确的回答人数应该是33人。2.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将实现这5项工程目标: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2月探月工程启动以来,工程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全国人民翘首企盼中国首次探月成功。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也是人类探测深层太空的前哨和中间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对月球的探测作为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工程。我国的探月工程名为“嫦娥计划”,分为“绕、  相似文献   

16.
月球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目标。人类从最原始进入到现代,已经有了对付小天体突然袭击的办法,人类一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地球。中国的探测计划深空探测,就是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的空间的探测。中国过去进行的全部航天活动都没有离开地球,都围绕着地球旋转。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相似文献   

17.
刘宝团  郝萍 《新高考》2008,(5):37-39
焦点一:嫦娥绕月 背景材料:2007年lO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第一幅月图,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将大力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我国确立的空间科学发目标是: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播通信系统;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建立步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试验体系。我国将陆续发射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建成观测天文卫星系统,形成期运转机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对各种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平台等域的新技术进行飞行试验验证;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软着陆器、月取样自动返回探测器,对月球能源与资源的分布与规律进行全球性、整性与综合性的探测。建立包括陆地、海洋、气象、环境等系…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必读》2013,(5):F0002-F0002
在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方面,中科院已经启动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探测卫星、暗物质探测卫星、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和夸父计划卫星的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师》2007,28(3):40-40
新华网报道说,一期探月工程的综合论证目前已完成,科学目.标J程技术实施方案也已落实.在发展人造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将提高中国认识月球、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