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黄颖琳 《大学生》2020,(2):94-96
我第一次听说德国的圣诞集市,并不是在德国,而是在英国。2017年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第一次在欧洲过圣诞节。这是欧洲最传统的节日,也是文化体验的最好时候,不少欧洲的同学强烈推荐我去圣诞集市体验西方传统文化,尝一尝圣诞美食。逛了几个不同城市的圣诞集市后,我惊讶地发现,在英国的圣诞集市上出现最多的食物不是传统的英国炸鱼薯条,而是德国烤肠和猪肘子,而且不少城市的圣诞集市挂着“德国圣诞集市(German Christmas Market)”的牌子,例如著名的伦敦Southbank的圣诞集市和爱丁堡的圣诞集市,有的甚至直接在招牌上标上德语“Christkindlmarkt”。为什么在英国的圣诞集市,不少商家却打着德国的招牌呢?这个疑问一直留在我心中,直到毕业后我去德国工作,探访了德国的圣诞集市,谜团才得以揭晓。  相似文献   

2.
初到德国     
我3岁时来到德国,一转眼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小生活在德国,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可是我还记得,刚来德国时,常常想起中国的老家。那时,我语言不通,又不认识任何人,觉得德国一点意思也没有。可是,不把我送进幼儿园去我又怎能学德语,又怎么能认识小朋友啊?就这样3岁的我被送进了幼儿园。一天一天的像个傻子一样坐在旁边,连渴了,饿了都不会说。我每天嚷着、叫着不想去幼儿园。没过多久,我病了,谁知道是因为受凉,还是不适应新环境,谁也不知道。病好后,我换了幼儿园。我的新老师是一位非常喜欢小孩的、非常有耐心的好老师。从第一天进新幼 儿园…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8年和爸爸妈妈去欧洲环游的,在德国呆了2天时间,没有去德国首都柏林,只去了德国的科隆。我们是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坐小火车进入德国的,过了一座桥,小火车上就显示到了德国境内。等在小站停下来的时候,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个德国警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带枪的警察,很好奇,看了很久,可能是因为我太好奇,那个警察注意到我了,还很友好地向我打招呼。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德语     
甜苇 《留学生》2011,(11):52-52
“一个聪明的人,学会英语需要3个月,学会法语需要3年,学会德语需要30年。”这是马克·吐温的话。 德语难学,这虽然是一个没有量化考核的主观看法,却几乎得到世界上许多人的承认,马克·吐温甚至称它为一门“恐怖的语言”。 我刚到德国时,我的德国朋友“白胡子爷爷”就问我是否觉得德语难学?我说:“是。”他说:“这就对了。德语非常难学,以至于我们德国人自己都说不好它。”  相似文献   

5.
受古典时期医学的影响,德语医学术语词汇中至今包含大量希腊语、拉丁语元素。随着中世纪欧洲与中亚地区商业往来增多,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也进入术语表。中世纪晚期,欧洲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德语区医生尝试摆脱拉丁语的束缚,使用本土德语写作。近代,法语、英语医学专业词汇被保留下来,并被德语化。19世纪,德国科技崛起,德语成为世界主流学术语言之一。二战后,随着“去纳粹化”运动以及英语的普及,德语作为学术语言的地位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学长的孩子,当年高考考得不太理想,读了一个专科。在孩子尚在学校读书时,全家人都做好准备、待孩子大专读完了,送出去继续读。由于自己有两个亲戚在德国读书工作,目前的境遇还挺不错。为了图个照料,而且德国没有学费,教育质量又好,就一心奔着德国去。孩子也算听话懂事,在完成大专学业的同时,每周都要奔波大半个北京城,去歌德学院学德语。一切都顺利,德语关过了,保证金有了,就是签证“卡”住了,签了两次都没有签下来,搞得一家人灰心丧气的。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只因为他们最初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7.
来德国以后,我几乎天天要跟地铁打交道。白天,坐地铁去上学,晚上,坐地铁到语言学校补习德语。周末出去玩,我坐的也是地铁。柏林的地铁四通八达,非常便利。地铁没有专门的售票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自动售票机。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买月票、日票、两小时有效票  相似文献   

8.
德国我没有去过,我也不懂德语,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我只是通过国内学者的论著陆陆续续才知道一点.最直接的经验也就是曾经在青岛平度匆匆看了一所中德合作的"双元制"试点学校."双元制"据说是德国战后崛起的"秘密武器".我看了一些资料后,就更加佩服德国的职业教育了不起,想到课程改革有时候就有一种恨不得全部拿来的借鉴冲动.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大家这么努力,派到德国进修的骨干教师一拨又一拨,为什么德国的经验就这么难推广呢,就这么难在中国生根发芽呢?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德国吧,这个欧洲中部的古老的国家,文明灿烂,山河美丽。在我没有去德国以前,我从来都没想到过,这个国家在我的生命中竟会是非常重要的;从来部没有想到过,我会对它产生一种类似故乡的感觉。说到它的时候,我的心能温柔地一动。是的,从来没想到。飞越了万水千山,第一次到慕尼黑的时候,是冬天的夜晚,淡黄色的大星星在  相似文献   

10.
德国人买矿泉水不是一瓶一罐地买,而是无处不在的矿泉水 一箱一箱地买,没有矿泉水,德国人可能 刚到德国时,自己最不能适应的不是 会活不下去。香肠、沙拉,也不是猪脚与酸菜,而是最 其实,当你拿起德国的矿泉水,仔细简单的“水”,尤其是所谓的“矿泉水”。 读它标示的内容就会发现,每瓶水的矿物 一次在一家餐厅吃饭,我点了一杯矿 质含量可能是不同的。所以矿泉水在德国泉水,等侍者端到面前时,我发现这矿泉 人眼里,除了能补充水分外,也是他们…  相似文献   

11.
王鹏 《成才之路》2010,(36):46-46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与德国或其他讲德语的国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项目合作使学生能够到德国学习例如机械、化工、信息工程等专业知识。很多高校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了由国外教授授课的德语专业课程。由此看来,专业德语的学习逐步变得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2.
踩高跷     
当小锋第N次转过身去,把手塞到嘴里发出怪声音时,我把他“拎”了出来,让他站着。可他并没有安分地站好,而是用手不停地转动椅子。因为没有影响大家,我也就没有指责他。  相似文献   

13.
德语的尴尬     
像欧洲其他许多语言一样,德语如今也面临着英语的“大举入侵”。一时间,语法混乱、音调怪异的“英式德语”和“德式英语”不绝于耳,比比皆是,让众多捍卫德语纯洁性的德国人头疼不已。为此,这些德国文化的捍卫者和德国一些语言机构一起向这种畸形潮流发出了挑战。德语曾经的辉煌说起德语,人们自然会想起歌德、席勒、海涅等一代德国文豪诗圣为世人留下的饱含魅力的优美文字。虽然德语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很少被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使用,但它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的。据统计,世界上出版的每10本书中,就有一本是用德语写成的。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在德语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国际比较学习通常触及到英国、法国或是欧洲教育政治的前景问题.甚至日本都似乎对德语国家的职业教育家比对美国的更感兴趣。这种兴趣的缺乏可以解释为美国的职业性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不是最值得效仿的。和高等教育不同的是,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可向美国提出建议.但不可进行主观臆想。这在20世纪初期当Georg Kersehensiteiner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使观众对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产尘了巨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德语的尴尬     
像欧洲其他许多语言一样,德语如今也面临着英语的“大举入侵“.一时间,语法混乱、音调怪异的“英式德语“和“德式英语“不绝于耳,比比皆是,让众多捍卫德语纯洁性的德国人头疼不已.为此,这些德国文化的捍卫者和德国一些语言机构一起向这种畸形潮流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德语的尴尬     
像欧洲其他许多语言一样,德语如今也面临着英语的“大举入侵“.一时间,语法混乱、音调怪异的“英式德语“和“德式英语“不绝于耳,比比皆是,让众多捍卫德语纯洁性的德国人头疼不已.为此,这些德国文化的捍卫者和德国一些语言机构一起向这种畸形潮流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德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下的一门语言,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由古代从欧洲大陆移民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因此德语和英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英语在德国作为较为普遍的一门外语,也是有它自己语言和文化特色的。本文通过对德国英语发音、语法,以及词汇等方面的特点进而了解,以便更好的了解德国这个国家,对英语在别国乃至欧洲更至全世界的重要性也能有更深的领会。  相似文献   

18.
现代德语含有大量的外来词,这是日耳曼文化与欧洲其他文化相碰撞的结果。从历史进程来看,对德语影响较大的语种依次为:古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和英语。外来词在丰富了德语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对德语语言的纯洁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德国人不断对德语中的外来词加以规范。其规范的主要原则有:一、需要的原则;二、意义明确的原则;三、文字标准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李克强总理全程陪同。无论在谈判桌上还是去颐和园游玩期间,总理身边总有一个穿黑色正装的小伙子。他叫王紫微,是外交部的一名德语翻译。作为专业的德语翻译,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期间,他也全程陪同。说起王紫微,在四川南充中学可谓人人皆知。13岁时,他考入了这所国家级重点中学,成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富有     
十多年前我去德国留学时,中国的经济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当时的我,陡然来到欧洲的发达国家,对德国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深感吃惊。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德国人给我上的第一课却是节约。我拎着行囊来到学生宿舍。宿舍管理员彬彬有礼地领我看了公用厨房、洗衣房、干衣间和卫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