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妈妈艰难的诉说:“我们当了十多年的父母,虽然没有高功大德,也没为孩子打造出丰厚的物质基础,可是在同龄人中,我们夫妻多少也算学有所长,在抚养教育孩子上,也算是尽心竭力。孩子小时候礼貌聪明,同事朋友无不羡慕我们家庭的文化氛围,称赞我们教子有方。可是现在一切全变了,刚上初二的儿子我们已经管不了了,并不是孩子的道德品质有多么不好,也不是学习成绩不行,关键是他和我们越来越生疏。开始是不服我们的说教,不愿接受我们的安排和建议,之后发展到凡是我们说的话他都不听,最后干脆不跟我们讲话了。原本平和的家庭开始乱套,父亲因为和儿子交流不成功而认为儿子忤逆无道,经常报怨:‘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儿子也觉得委屈:‘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爸爸!’冲突升级时,一个摔东西一个扭头就走。我埋怨丈夫的粗暴,丈夫反说儿子被我惯坏了;我试图跟儿子沟通,儿子却冷冷地说:‘话都让你们大人说了,事也都是你们做的,我还有什么可说的!’面对家中的亲子冲突,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个离异家庭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儿子最近突然不肯去读书了,真急死我了。”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这孩子从小就比较崇拜父亲,嫌我管他太多、太唠叨。我们两口子离婚时也没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是把孩子当一件物品一样判给了我。孩子想跟父亲,但父亲不要他,孩子觉得父亲抛弃了他。我觉得欠儿子很多,就在物质上拼命满足他。儿子要鳄鱼、阿迪达斯这些名牌,全都买给他。我一有事外出,就叫饭店给他送饭上门。上学期的一天,老师说儿子‘就因为你一个人的成绩差,拖了全班的后腿,把全班平均分落下来了’。从此,我儿子就不去上学了,天天在家玩电脑,…  相似文献   

3.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4.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5.
直视目标     
一位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他看到远处有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赛跑,目标是那棵树。但不是比谁先到达,而是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很高兴。因为如果是比速度,父亲一定会赢,所以他很小心地走,并不断注意自己的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父亲已经先到,儿子并不觉得  相似文献   

6.
季红 《家长》2014,(12):10-12
正儿子没有上学前,我觉得儿子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学,我的心理开始失衡了:儿子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平常,成绩总是考不到前面去。我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突出,别人怎么看我?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我要帮助儿子找到好的榜样,引导他不断取得进步。我觉得,身边的榜样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学起来更容易。所以,我不断为儿子树立  相似文献   

7.
我和世间所有的父母一样,很爱我的儿子,很在意他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但我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我的儿子,实施的也是平平常常如教育。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从老家转学到常州,每天早晨6:30就要自己赶公交车上学。我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我这么做太狠心。可我觉得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从小学会自立,对于他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5岁了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但是王守仁的父亲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王守仁是有病了.于是,父亲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就派人去请,到王守仁6岁时,终于把病治好了.王守仁病虽然好了,可是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他显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说话,当然笨啦!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王守仁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里更加难受.他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  相似文献   

9.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给孩子一个拥抱@叶…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9岁的赵小星(化名)因为父亲一连3年都没回家看望过自己,一纸诉状将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亿万富翁父亲赵丙贤告上法院,要求他每周回家看望自己两次,并按月支付10万元抚养费。父母怒告儿女不回家探望的新闻我们常见,孩子状告父亲不看望却是头一回听说,这也让我们正视孩子的权利,儿女看望老人是孝,那么父母看望自己的孩子则是最基本的人伦道德了。赵丙贤的事业是成功的,但是正如巴菲特所说"家庭和事业同样重要",赵丙贤与巴菲特的差距正在于此。商场上讲究诚信,而一个对自己的儿子尚没有爱心与诚信可言的人,我们又怎么能期望他对自己的生意伙伴诚实守信?父母纠纷不应涉及孩子,3年不回家且不提供任何生活来源也拒见儿子,实属冷漠无情。孩子母亲说:"我让他见见儿子,他却告诉我,儿子性格软弱,将来指望不上。"  相似文献   

11.
麦克今天,一个中国叔叔向我Dad介绍他的儿子时说:"这是犬子。"我当时就觉得很纳闷,"犬"不是狗吗?怎么说自己的孩子是狗孩子呢?西西哈哈哈,这你就不懂了吧!那个叔叔在你爸爸跟前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并不是不喜  相似文献   

12.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父亲于是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绩。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来……就这样,倒下去,站起来,倒下去,站起来,来来回回16次。父亲羞愧地说:“想不到他受了3个月训练,还是这么没用,一打就倒。”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的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住在学校里了,那时候他只有7岁,从没离开过我们。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告诉我,儿子常常会从后面突然抱住她。我对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经常抱抱他啊。后来,每到周末,儿子回家,就说他的老师真好。有位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写信问我,怎样才能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喜欢自己呢?我就说抱抱孩子啊。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了。她说:“想不到拥抱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教育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了。而拥抱也很简单,展开双臂就可以了,只是,你要将心贴紧他!(选自《教学月刊·…  相似文献   

14.
因我的儿子、女儿在美国工作,我和老伴到美国居住近两年,亲历其境,深感中国和西方在教育子女上有差别,又各有长短。我们在美国带小外孙女时,还带了一个近两岁的美国男孩。有次周末,美国小孩的母亲带我们一家人一起到她孩子感兴趣的游乐场去玩,她的孩子在道路上行走跌了一跤,我马上想去把他抱起来,他的母亲却要让他自己爬起来,要让他觉得一个人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决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带的外孙女已两岁多了,出门总是用车推着。吃饭时,我们往往端着饭碗追着外孙女喂食。而一岁多的美国孩子就是自己吃饭,他的母亲要我们把他“绑”在椅子上,把…  相似文献   

15.
雷米 《人生十六七》2011,(11):37-39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据说曾有电视台少儿栏目请他和儿子一起做节目,编导费尽口舌,也没有说动潘石屹。“我是我,他是他,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他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  相似文献   

16.
儿子没有入学前,我觉得儿子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学,我的心理开始失衡了:儿子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平常,成绩总是考不到前面去。我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突出,别人怎么看我?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我要帮助儿子找到好的榜样,引导他不断取得进步。我觉得,身边的榜样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学起来更容易。所以,我不断为儿子树立榜样,但儿子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还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做儿子的在慢慢长大,父亲却仿佛变小了。从前,父亲指派我时,我总是“嗯、呀、噢”地答应着;现在,我向父亲建议时,他也只是“嗯、呀、噢”地答应着。我不知道,我们父子到底怎么了。出门在外,我经常挂念的是母亲,却很少想到父亲,有一回突然想到他时,却意识到对他的不公。我私下埋怨自己,为什么在别人面前有说有笑,一见到父亲就不言不语了呢?作为他的儿子,却不能给他带去欢笑,难道我只会向他伸手要钱?仿佛养活我是他必须执行的义务。母亲经常对我念叨说,你爸没有什么本事,只能让你跟着受罪。我听了并不在意,似乎母亲说得有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评点专家:刘翠玉田俊杰(小学高级教师)蒲黄榆第三小学五年级一班供稿对孩子应该严格一些我觉得这幅漫画里小孩的父亲太娇惯自己的孩子了,把自己挣的钱给儿子用,看把他儿子乐的。现在父亲娇生惯养着儿子,时间长了,他儿子就会淘气、不学习、整天玩、不听话,到了出现这些毛病的时候,他父亲又不及时  相似文献   

19.
儿子没有入学前,我觉得儿子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学,我的心理开始失衡了:儿子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平常,成绩总是考不到前面去。我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突出,别人怎么看我?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我要帮助儿子找到好的榜样,引导他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一缕飘香 《家长》2014,(Z1):26-28
正有一位家长在博客上给我留言,事例比较典型。我的儿子11岁了,他很依赖我,现在还每天缠着要跟我睡,可在别人面前他很得意地说是我硬缠着他。今晚我提出让他自己睡觉,他就跟我谈条件让我先跟他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规律循环。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纠缠不过,就答应了。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他也很生气。结果,这件事让我们俩都很烦。我觉得他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