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敏 《神州学人》2003,(10):50-51
到澳洲后,我有机会走访了西澳和南澳的部分中文学校,结识了这里的汉语教师,接触了学习汉语的学生,对目前澳洲华人子女进行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种种思考: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孩子们学好汉语的大前提我在西澳与学生家长们的座谈中,深深地感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学好汉语,恨不得让孩子四五岁就来中文学校学习,并且对学校、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然而一门新知识的掌握,毕竟要通过孩子本身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家长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因此,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汉语的兴趣,如何调动孩子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家长们首先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2.
尊重幼儿的好奇好问行为 孩子与家长的经历不同、思维不同,在看待问题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视角.有时这些视角让很多家长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时.很多家长经常是还没有认真听完孩子的问题,就粗暴地制止孩子。采取这种做法的父母,虽然免除了孩子带来的一时麻烦,但却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家长又怎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呢?因此家长应呵护孩子好奇好问的良好品质,并加以鼓励和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3.
本月我们将编辑部的来信统计了一下,发现好多信件都谈到了同一个问题:孩子自理能力差。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一些家长老是以孩子学习重要为借口,将生活中的一切“负担”扛上;另有部分家长虽有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却不见效果。家长们为难啊。这不,一到周末,我们的会客室便热闹起来。家长李女士(来自四川):我孩子的生活甚至书包都由我们来打理,孩子学习忙,要是哪天没有给他准备好书包文具,他肯定会落下东西。可孩子就不愿我们帮忙,还说要自立!家长王先生(来自北京):现在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都相当差,就我的孩子,过去在幼…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现实的教育中由于社会的一些因素给中职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家长都是以孩子年龄小,不想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社会的思想,将孩子送进中职学习,其次才是为了让孩子学一些实用技术,这就在潜意识里告诉学生,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混日子。从学生方面来说,认为上中职就会低人一等,就是不如别人,这是长期以来思想的一种错误认识。而归根结底想要改变学生和家长的这种观念还是需要从学生身上下工夫,因为学生是直接接受中职教育的人。  相似文献   

5.
现在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技之长,多一些气质。通过对学好钢琴的前提条件、益处以及孩子过早学习钢琴的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目的是想让家长在孩子学习钢琴时,一定要实事求是、综合考虑、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人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关心,越来越紧张。这使很多家长打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口号,把刚开始牙牙学语、学走路的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这种做法的确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出了一份力,整体提高了幼儿园的入学率和文化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过早的接受教育让一些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更早地受到学习压力的禁锢。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2,(1):54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有很多原因,阜阳颍州区的家长"淡香莲花"(网名)说,自己小时想学却没条件,所以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来学。针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不同原因,我们给出了一些分析与建议。有的家长看别人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要上。这就难免会"盲从"———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殊  相似文献   

8.
美国塔夫茨大学幼儿专家埃尔金德博士说,现在有些家长试图加快幼儿的学习过程,对幼儿的要求太多太急,结果可能会害了孩子。有些家长在孩子还只有三岁时,就急忙强迫他们读书写字,学习使用计算机。他们还过早让幼儿参与家政,驾着车送幼儿去参  相似文献   

9.
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最称职的家长是那些爱护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求知欲的家长,而不是那些过早让孩子学习文化课程、过早地在“教”上下功夫的家长。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家长有所疏忽,就可能贻误孩子终身。请听——  相似文献   

10.
本月我们将编辑部的来信统计了一下,发现好多信件都谈到了同一个问题:孩子自理能力差.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一些家长老是以孩子学习重要为借口,将生活中的一切“负担“扛上;另有部分家长虽有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却不见效果.家长们为难啊.这不,一到周末,我们的会客室便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是由很多的因素促成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走上健康之路,实现良性循环,家长可做的事很多。我认为最显见、最重要的,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和生活的“不可替代性”,即任何人(包括家长、老师)都不能代替孩子学习。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孩子需要时,给一点儿必要的帮助。老师违背了这个规律,搞“注入式”教学,让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家长违背了这个规律,干出很多出力不得好的事:一会儿给孩子买课外练习册,一会儿又送孩子上补习班、培训班、特长班,一会儿又亲自动手给孩子加码留作业……弄得孩子比大人还忙。本来是…  相似文献   

12.
林希 《神州学人》2004,(8):50-50
海外中文学校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相当多的学生随着年龄增大开始厌学中文。问那些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学了也没有地方用。”语言文字是用来传达信息,抒发思想感情的。十来岁的中国孩子经过几年德国学校的学习,已经能够很熟练地用德语表情达意,而由于缺乏中文环境,他们越来越不习惯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很自然地产生学中文无用的想法。要想让在海外的中国孩子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对学中文的兴趣,从而保证海外华文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今年柏林华德中文学校组织了两项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13.
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上追逐“快”和“速度”,让孩子提前识字;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两年级的内容;让孩子穿梭于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这种焦躁、唯恐落后的心态,也会让孩子急功近利,承受更多的压力,无法以良好的心态来享受成长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本月我们将编辑部的来信统计了一下,发现好多信件都谈到了同一个问题:孩子自理能力差.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一些家长老是以孩子学习重要为借口,将生活中的一切“负担“扛上;另有部分家长虽有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却不见效果.家长们为难啊.这不,一到周末,我们的会客室便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孩子快升入小学了,有的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些家长甚至整天把孩子搞得团团转,生怕孩子上小学后“输在起跑线上”,有时还采取一些不得当的方法。其实,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帮助孩子学习数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幼教信箱     
家长朋友们: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相信你们都曾遇到过棘手的问题。本栏目将邀请专家来帮您解答育儿难题,为您提供帮助和建议。学特长是不是越早越好同事的女儿今年4岁多了,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学弹钢琴,我也想让刚3岁的女儿学弹钢琴,怕学晚了会耽误,请问学特长是不是越早越好?浙江彭玲答让孩子拥有特长是好的想法,但孩子学习一项技能并不是越早越好。年龄小的孩子,骨化还没有完成,肌肉尚不够发达,动作还缺乏力量,加之思维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悟性不够,而且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过早学习技能实在是一件拔苗助长的事。如果师从不当,还编辑刘晓静…  相似文献   

17.
9月要到了,大班的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很多幼儿家长对此感到困惑,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呢?要做哪些准备?以下是南京师范大学幼教专家的建议,或许会给您一些启发。 首先,孩子在心理上要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家长要辩证地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生活,既不能让孩子误以为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是一样的,也小能让孩子误认为小学就是“火坑”和“地狱”。应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些家长复工,宅家生活学习的就只剩下孩子和老人,有的家庭甚至只剩下孩子。如何让孩子在家高效学习成为家长最关注的事情。为人父母,放手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面对还处于他律阶段的孩子。但是家长这根拐杖又不得不撤。人撤走,心留在孩子那,是很多复工家长内心的真实写照。拐杖终究是要撤的,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们扯根成长的藤。当然,这根藤不能是荆棘织就的,这根藤,家长要用爱、关注、期望、温情和智慧来编织。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的教育,需要慢慢来!这不是新观念,却有利孩子学习。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点,让孩子之间进行毫无意义的较劲,过早和过度开发小孩大脑,可能输掉孩子的一生。德国人的教育方式可供国人借鉴德国人的教育方式,或可作为我国家长和老师们借鉴。"我的孩子七岁,这有他的高智商证书,可否请老师额外教他一些东西?"一名移居德国的华人妈妈,恳请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推行的是计划生育政策,许多父母的精力都用到一个孩子身上。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家务劳动,更甚者还替孩子做作业。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家长替他苦思苦想,或亲手替他做出来,然后告诉孩子,让孩子把现成的答案记住或抄下来。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