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阳市和平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化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后在教育领域必然出现的变革 ,小班化教育也是随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实行“优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应运而生的。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实行并普及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 ,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和密度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悄然升温。2009年8月,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小班化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到的672条结果中,2000年后发表的就有656条,占总数的97.62%。这很容易让人形成一种印象:小班化教育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教育组织形式。若细细究察,这一印象既有偏颇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很多研究者把小班化教育与中国人口出生率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4,(A0):170-171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小班教育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检索,发现近年来我国对小班教育的研究热度呈稳步上升状态,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出现了两次峰值,结合我国教育改革进程,浅析了小班教育发展的各阶段因素。根据当前我国对人才培育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预测小班教育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敏 《辽宁教育》2005,(5):14-14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所谓的教育公平,是指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纵观目前教育现状,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是在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认真剖析学校的现状之后,于“十五”初期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尝到了甜头——小班化教学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小班化教学使学校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小班化教学使我校学额在大多数学校呈下降的趋势下反而逐年上升。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所有学生祈盼的。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小班额的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空间上都给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非常高效并且趣味十足的学习环境,如何运用小班额的特点来实现中学物理课堂讲课效果的强化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就从小班额教学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如何加强农村小班额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大连市中山区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实践成果和经验认识,阐释了实施小班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英国小班额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的部分地区对小班额教学作出了具体规定。加强人才的培养,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要进一步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小班额教师在教育行为及教育活动安排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教育行为及教育活动的安排上,与自然小班额(由于市政动迁等原因而造成生源不足,班额数减少)教师、大班额教师有何差异?处在不同班额下的幼儿发展水平又如何?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9.
小班额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要问题是活跃课堂气氛,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维空间的交流模式。教学中发挥小班额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让每一位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更充分地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教育局率先在省会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活动。被省、市教科所列入“十五”重点科研课题规划,并被区教育局,作为“一把手工程”。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还需要工作的策略和方法。班主任工作没有千篇一律,只有亲身实践、借鉴他人,再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无痕"教育如春风细雨般滋润学生,使学生获得帮助和成长,它体现在班主任管理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育”是中国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由于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又由于小学适龄儿童数的下降,“小班化教育”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优于“普通大班”的教育条件,使推行素质教育有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大班到小班,根源于人的"双重性"本质.在本质上,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存在的统一体.然而,在大班环境下,囿于单一人性的认识,人们往往或者只强调人的自然生命或者只强调人的价值生命,导致人的自身形象的破裂.与之不同的是,小班化教育,以完整人性为根基.针对大班环境下人的残缺形象,基于自身先天性优势,小班化教育通过目的的"完人性"、内容的"全面性"和方式的"整体性",立意寻回并重新构建起"完整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规治手段,“教育惩戒”源于学界对体罚、惩罚现象的批判。伴随教育惩戒的权力失落与呼吁回归,其发展经历了戒尺文化阶段、人道主义阶段、全面抵制阶段,到目前的立德树人阶段。这一历程不仅受制于社会进步和先进教育思潮的作用,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也成为教育惩戒权失落与回归的浓厚底色。如今,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纲要并正式施行,学界也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惩戒的价值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但教育惩戒仍缺乏实践土壤,面临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和惩戒干预失重等多重困境。而要促使“惩戒”向“教育惩戒”转变,真正实现为教育而惩戒,使惩戒遵守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需要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加强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规制教育惩戒的合伦理性、追求教育惩戒的艺术性。这些或将成为教育惩戒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站在新世纪的门口 ,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 ,人类世界面临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 ,从孩童到老人 ,人们心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困惑。教育工作者也因此而肩负起了一项全新的使命———做孩子们健康心理的引路人。由于现实条件所限 ,以从事德育工作为主的班主任便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的首要人选。然而 ,让孩子们主动向集严、爱于一身的班主任倾诉心理上的种种困惑 ,甚至学习上、生活上的诸多苦恼 ,并在其近乎“命令”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 ,似乎不太可能。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 ,顺利实现班主任与心理辅导员两种角色的互换 ,的确…  相似文献   

16.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创新需要一个与之相应的社会现实环境,现行的教育较大程度上是一个“存储式教育”,这是社会文化与传统思维的长期模塑的结果。建构起教育创新的社会现实需要在教育观念上不断地从制度化到人性化、在教育过程上从传递消费到生产共享、在师生关系上从隔离到共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广度说”,即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复合的知识结构的角度论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从素质教育“深度说”,即认为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本能的过程的角度论述了教育应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以及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养成等五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内容统一于教育的过程中。并结合以上五个层次内容的阐述,论述了“应试式”“灌输式”等教育方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乐活”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乐活族"的兴起,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即"乐活"价值观。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乐活"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出了当代大学生"乐活"价值观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