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能充分体现宽容精神和人性关爱理念,能实现罪犯回归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社区矫正的完善谈个人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2.
小小的少年犯了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罪行,把他们关进监狱里,是否是最好的办法?新西兰少年法庭的官员们认为不是。在监狱中,他们很可能与其它的罪犯同流合污,因为社会无形中已经告诉了他们,他们是罪恶的人。他们恐怕以后就会在罪恶之中沉沦了。  相似文献   

3.
少年犯了一些不那么严重的罪行,把他们关进监狱里,是否是最好的办法?新西兰少年法庭的官员们认为不是。在监狱中,他们很可能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是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评估的成功实践者,已具备四轮的经验积累,具有代表性。其广泛的社会参与有效保证了评估的客观公正,密切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新西兰审核评估的社会参与进行分析,包括专家组构成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广泛性和舆论监督的全面性。鉴此,对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提出重视专家组构成,拓展信息渠道和强化信息公开等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提高社会参与,深化公众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认识,起到监督与推动教育发展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进家长参与日益被视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新西兰在促进家长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政府部门、监督部门、行业组织、专业人员及志愿者构成了多层面、多维度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社会支持系统,该系统的支持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支持策略强调赋权增能,形成了参与场域宽泛化、参与关系平等化、参与方式多元化的家长参与格局。这给我国提供的借鉴在于:赋权家长,为家长参与提供充足的权利空间;增能家长,提升家长参与质量;汇聚多方力量,扩充家长参与路径,为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扫清障碍、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精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用技能是新西兰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在其教学原则中有一条条规定:“提供学生有实际用途,有意义且符合现今社会需求之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将所学回馈社会,更为未来就业而有所准备。”在“新西兰课程体制”中,明确规定了全国学校要精心培养学生的八项基本技能,即人际沟通技能、数学技能、资讯技能、解决困难技能、自治及竞争技能、社交及合作技能、体格训练技能、学习与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积极开展了幼儿教育改革。针对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受世界范围内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新西兰政府于2002年出台了幼儿教育的10年战略计划——《未来之路》。该计划有三个核心目标:增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人园率;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机构、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原则和目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世界上推进终身学习的领先国家,因为有比较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种族状况,在实施终身教育的方式和策略基础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在发展各类学习组织和机构,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对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学习成就和资格认证框架,构建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训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的机制,实施终身学习政策,消除学习障碍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齐放 《广东教育》2010,(4):64-65
笔者曾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对新西兰近年来的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新西兰是发达的农牧业国家,稳定地发展了150多年,英语文化不断与土著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而形成了成熟的社会经济基础,政府仅仅承担了400多万人口规模的基础教育。20世纪的前70年,新西兰人均国民收入排名世界前五,  相似文献   

10.
为支撑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业成就,提升教育系统的公平性,新西兰在科学审查的基础上对教育公平专项经费的配置工具进行改革,用“教育公平指数”取代了传统的十分位制系统。相较十分位制系统,“教育公平指数”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去污名化的特点,其改革过程蕴含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要素制度设计、基于循证理念和实证研究的制度决策、重视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的制度自觉等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承袭了英国的传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东西方的教育既有不同之处,也有似曾相识的一面.当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他们也在进行课程改革,西方的教育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些还需要我们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