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宦官作为皇权附庸的"变态群体",对历史的影响几乎乏善可陈,他们恃恩擅权,影响政府运行。然而,在专制集权进一步发展的宋代,却没有出现严重宦官乱政现象,究其原因,宋代"共治天下"的治国之策对宦官干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从"共治天下"这个角度探索南宋官僚群体对宦官干政的抑制情况,利于了解宋代"共治天下"的政治选择及官僚群体主体地位的显现,把握政治运行的转变和治理思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庄子提出的社会治理理念,其基本特征在于主张"在宥天下",强调执政者应"正而后行"、"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庄子的社会治理理念内蕴着的基本精神,如节制或约束执政者的权力、尊重人民群众对自由的渴求及当家作主意识、功成而弗居、没有体现民意的法度不足行等思想,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顾炎武作为清初实学的三大家之一,在明末清初的时代大背景下,针对"王学"末流的弊端,提出经世致用的理念.在社会治理方面,顾炎武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提倡民本思想、王道政治、礼法兼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另一方面,顾炎武面对时代的问题,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如"分权众治"的社会治理理念、"才足而化行"的社会治理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天下治"的社会治理目标.这些继承和创新,对今天的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下”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天下”主要是指百姓和社会。老子要求统治者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天下,关注百姓的生存,去除自身的私欲。老子天下观最重要的就是天下秩序和治理天下的问题。老子寄希望于作为最高统治者能够效法道成为“圣人”,稳定天下秩序,实现万物的自然本性。这一思考对道家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天下是否应当治理。庄子的天下观念展示了对理想秩序的向往、想象和建构,认为天下无需治理,体现了庄子独特的精神追求;黄老道家更加关注国家与百姓,提出了“因循”“审其刑名”等具体的治理原则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杜甫一生心怀天下,以"致君尧舜"为最高人生理想,然而动荡的社会现实却使得他的奋斗与努力终成泡影。杜诗的创作,不仅表现出浓重的儒家进取精神,而且在追求精神自由、保持自然人格、倾慕隐逸生活、信守安贫乐道等方面都深受《庄子》的思想影响。其语言也明显呈现出化用《庄子》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庄子学术本以讲明"无为"的政治理想为主旨,但残酷的政治现实促成其重心偏移至个人的安心立命之道,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以获得自我超越与解脱。当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义感驱使庄子重新试图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去干预现实政治时,现实却再次幻灭了他心中的理想。于是,庄子重又别无选择地逃返内心深处,作无奈而沉痛的逍遥游。庄子的一生是在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与冲突中反复挣扎、徘徊、犹豫乃至于迷惑不已、痛苦不堪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是国家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该项课题努力从中国政治、治理和管理的实际出发,在中国社会公共政治、公共治理、公共管理面临的人  相似文献   

8.
在庄子看来,孔子注重修身,认为修身应修心(或修内),内心应无机巧,应忘却仁义礼智,让功名利禄及生死不入于心,做到“心斋”与“坐忘”,以虚静之心与道相合。孔子还认为修身应处理好心、物之关系,即修己而顺物;修己,进而化人;化人而达到治天下。且以修心为本,修心乃顺物、化人、治理天下之前提;修心之目的为处好己与物、天下之关系(或修外)。孔子还谈到修内与修外之关系,他以为应该以无心的态度中立于修内与修外之间,不偏重于任何一方。但庄子以为至人无须修心,则更无修心之目的。至人无心而任自然之性,逍遥于道德之乡。至人更无须修外。  相似文献   

9.
"民心"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本土性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它是社会民众的一种政治心理现象,反映出人们对政治统治的认同,在概念表达上体现出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得民心者,得天下"最能体现出民心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以"民心"获取"天下"是传统中国政治合法性论证的基本进路.民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得天下",论证政权统治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行孝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孝治天下"也是我国古代一以贯之的政治实践,并且对地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梳理儒家"孝悌"观念及其政治实践的发展和演变,阐述明清时期官方对赣闽粤边区"五世同堂"家庭的旌奖,可以清楚地了解明清政府在赣闽粤边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实践,及对客家族群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继承了三代对"礼"的重视,并用"仁"对"礼"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完善了理想社会应该是制度与人文相融合的天下理念.荀子对孔子的天下治理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融合儒家的德礼之治而发展出德礼法兼治的天下治理理念.这一思想以及他与时俱进的思维创新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治理策略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都是以“道”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虽然他们都主张“无为而治”,但在对社会政治关注的立足点和角度上却不尽相同。本文立足于对老子和庄子社会政治思想观点的研究,对二者的差异加以对比,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人们已被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蒙蔽了双眼,模糊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与正确的认识。庄子的幸福观提倡一种放任自由、在宥天下、逍遥自在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为化解现代社会由现代性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为人们追求幸福找到了一条"自我拯救"的出路,真正彰显出庄子幸福观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理念,给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活力。结合社会治理,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找到当下主要困境:未将社会治理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社会治理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未得到相应调整、过分强调政治教育而忽视其他要素、内容泛化且结构庞杂。立足社会治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主要包括: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将社会治理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动力、针对多元治理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5.
明王是庄子理想中的帝王形象。庄子以政治视角为切入点,以帝王个体存在为落脚点,反对帝王用“非人”方式劳形怵心地以知治理天下。庄子认为,帝王应以无为方式使世间万物自齐而达于“明王之治”,以实现安闲境界为理想目标、“胜物而不伤”为旨归。明是虚静无执的生命境界,庄子主张用“以明”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以达到“两行”并立并质的状态,在肉体上既不伤己亦不伤人,在精神上不被名所伤,使个体存续更合乎人的本然状态。对明王的解析,从新视角深入考察庄子哲学的内蕴,有助于我们洞察庄子全身远害、轻松自然的生命态度。  相似文献   

16.
治安治理是国家与社会发生最直接互动关系的领域.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域下,我国的乡村治安治理范式的演变脉络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式:在"国家统合社会"关系中,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治安模式;在"国家社会互嵌"关系中,民主政治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治安模式;在"国家社会共强"关系中,合作治理理论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治安模式.基于...  相似文献   

17.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一部有系统性宪制筹划的立国文献。他所调动的资源除了思想史和制度史以外,还包括历代政治经验。首先,黄宗羲追溯三代圣王之统,从中抽离出公天下并将之作为宪制原则,以反对三代之后私天下的政治格局,从而完成了对政治参与空间的释放;其次,利用公天下这一宪制原则为参与奠基,建构了以责任为中心的职分或资格论,完成了对政治主体的扩大与重塑;最后,将善治分解为复数的治理目标,导向了公天下理想的实化。在此基础上,一个与近世平民化社会转型的参与诉求相适应、道—法—人三维度高度呼应的治体论式政治图景浮现出来,即参与型公天下。其中,学校建制对政治实行全面领导,但在治理意义上又与后者构成一种二元体系,最终形成了以学领政的政教或政学一元而治理二元模式。黄宗羲实现了秩序理念上政治方案的替换以及宪制性调整,而参与型公天下在实践中发生分化,由此酝酿形成了现代共和的积极资源。  相似文献   

18.
庄子从宇宙本体之道的高度俯观万物,从“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世界观出发,从天、地、人并生的关系中强调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通过以物观物反观以我观物,达到“无我之境”,最终升华到“藏天下于天下”的达观境界,追求有无合一,肯定个体生命价值,对实现和谐完整的理想社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藏城市社会治理在网格化治理模式中成效显著,但是面对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为目标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依然存在较大压力。为此,西藏城市社区治理在以需求为导向和突出社区本位开展工作的同时,可从社区治理主体、治理基础、治理技术以及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改善和提升西藏城市社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庄子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虽身处乱世,却又能洞悉世间的一切,他以自己的方式带领人们摆脱精神的困厄,从社会走向自然.他对社会有清楚的认识,反对儒家的积极用世,主张"无为"的思想,他的理论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放眼社会,痛感社会的苦难,然后关注自我,追求个人生命的完善,最后是摆脱社会,走向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