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级媒体由于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力度,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但在具体的议程建构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媒体应有的功能。为此,媒体在报道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增强策划意识、拓宽议题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客观报道、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作为政策行动者话语登台、互动表现载体的媒介进行内容和语义框架的分析,可考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各政策行动者可能承担的角色。研究表明,尽管国家是建构这一议题的主导者,但该议题的演化已不完全是国家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由政府有意图主导、媒介市场化改革及更广泛的社会心理氛围共同契合形成的话语运动所推动的。  相似文献   

3.
“两会”报道是一个“议程设置”的过程,也是公众议程(舆论)、媒介议程和政策议程相互作用的过程。“议程设置”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之间有一定的理论连接点。大众传播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两会”报道中的“议程设置”研究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周末》为例,选取该报2008年5月13日至6月13日这一个月的报道样本,从报道主体、报道主题、报道体裁这三个类目入手分析《南方周末》在救灾报道中彰显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舆论导向功能。研究发现:《南方周末》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在地震发生后,以其迅速、深刻、全面的报道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舆论导向功能,为日后的灾难报道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发现,“职教高考”政策是应对就业与升学争论、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需矛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发现,当前“职教高考”政策的问题流、政治流已经基本成型,政策流尽管已形成初步的政策备选方案,但仍需要一定时间以提出更成熟、更具共识性的政策建议。有鉴于此,要通过发挥社会问题的触发功能,重视政策共同体的支撑功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动力作用,实现“三源流”的汇聚和耦合,以助力“职教高考”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6.
7.
8.
在2009年初的“躲猫猫”事件中,以网络舆论为代表的公众议程、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媒介议程,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政策议程三者的互动促成了该事件的强大影响力。公众议程在三者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并存、互补推动事件向前发展,政策议程的主动干预则有效地影响了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众媒体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危机报道中发挥了积极的信息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但囿于传统“宣传理念”的影响,此次危机报道缺少对危机事件本身的反思、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以及对媒体自身不足的反省等。  相似文献   

10.
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我国家庭教育在法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文本认为,问题源流是父母对子女的监管不足或过于严苛、家庭教育责任主体缺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不完整引发的社会问题;“两会”代表主张与建议、地方立法先行的经验与成果是解决问题的政策源流;国家领导人、民众对于家庭教育的深切关注,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综合改革的治理愿景构成了政治源流。三条源流独立发展,政治源流对问题源流进行“嵌入”与“定位”,政治源流对政策源流进行“吸纳”与“过滤”,政策源流对问题源流进行“嵌套”和“解决”,经过“两两嵌套”的螺旋上升过程,“政策之窗”开启。  相似文献   

11.
在建构医疗改革公共议题的过程中,媒体之间议题流向的“溢散效果,”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议题类型和生命周期。由于体制身份和社会功能的差异,主流报纸、非主流报纸和参照性报纸在社会改革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主流报纸具有强大的舆论导向功能和快速反应机制;非主流报纸确有发起公共议题之功能,但现有的媒体环境使其缺乏提出议题、表达意见的通路;参照性报纸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非主流报纸的功能,成为媒体系统内部创新改革的活跃分子。  相似文献   

12.
顾巨胜 《文教资料》2008,(21):53-54,59
大众媒体对原生态音乐的宣传报道,给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报道宣传的失真,也给人们了解学习原生态音乐及其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应理性、客观地对待这一现实并审视之、学习之、推动之.  相似文献   

13.
以占海特"异地高考"事件为经验材料,讨论社会化媒体如何通过"可见性"拓展了公共领域的内涵与意义: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现实,打破了将媒介视为提供信息、生产现实、达成共识的功能性机构的惯常理解;社会化媒体展现的可见性,使话语导向的"理性言说"和视觉导向的"自我表演"得以整合,从而充分展现出差异化的话语,并使得差异合法化,不但拓展了公共领域的内涵,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播、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传播由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功能转化为构成社会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问卷对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调查发现,电影电视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稳定媒体,媒体影响在道德价值观的类型与范围上存在差异。媒体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在年龄上基本已经形成了差异明显的两类群体。同时应该注意到,以教师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主体仍然以一定优势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但其道德教育者的身份已有出现严重危机的迹象。从总体来看,大众媒体是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绝对力量,而青少年对大众媒体的道德价值观影响具有一定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建 《学科教育》2014,(3):69-78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也表征出两大中国特点:一是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存在先因后果的影响问题;二是政策企业家具有多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方周末》是市面上一份难得有着自己独特品味的严肃周报。但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上报纸行列的,从创刊之初到现今,它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转型过程,由一个娱乐性的小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注重品味、深度挖掘的高级报纸,而且是作为一份主流报纸立于报林之列。本文对它的理念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其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着重介绍其现今的理念和品味追求,试图将《南方周末》的经验作为对其他主流媒体理念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谢飞 《文教资料》2011,(25):113-114
大众媒体作为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如同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又给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构建大众媒体与青少年价值观之间和谐关系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之窗的开启等方面对我国“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常规的数据指标监控以及对现有政策的反思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呼吁和政府官员的发声以及专家学者对“减负”政策的智力支持,组成了政策源流;公众舆论的变化和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教育规划的转变构成了政治源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上述三种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教育政策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多源流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利用该理论分析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适切性。基于多源流框架,学生应试压力与高考录取公平等问题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政策内外部参与者的辩论与探索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流,舆论丛林下的国民情绪与顶层设计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政治之窗”开启,“三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新高考政策议程得以设置。基于对模型的修正,新高考改革的动力分为问题、政策、政治、外部环境四类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