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种植发展,最终替代粟类上升到主粮地位,形成现今仍存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独特的小麦文化景观。它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从西汉到唐朝的一千多年。这一重要农业文明成果的取得,既是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的结果,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
早在更新世初期 ,就有人类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活。最先他们生活在以昆仑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在距今 30 0— 2 0 0万年前 ,他们沿着黄河和长江逐渐向其中下游地区递迁和拓展 ,从公元前六千年开始至公元前二三千年的尧舜禹时代 ,城池和居民聚落及祭坛建筑遍及黄河、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形成了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 (即中原 )文化的两大文化区。大量史实证明 :我国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文明史。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周围聚落发展及其定名的历史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著名的淡水湖泊.环绕白洋淀的安新、容城、雄县、任丘、高阳五市县所属的1026个自然村,记录了这些聚落形成的历史地理环境.地名学认为,"一个地名或地名群,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点或一系列的线索,以研究那个地点或地区的语言、民族、地理、历史的背景,而且往往可能提供某种重要的历史侧面".现存的地名,特别是县城以下的乡村聚落名称,是那里的自然或人文特征更直接的表述.对白洋淀周围聚落名称的来源、含义、分布及出现年代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这一地名群所反映的聚落发展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史前文化发达,为礼仪文化起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中下游地区礼仪制度形成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完备于夏商时期.在埋葬制度、祭祀礼仪、王权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和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是聚落的特殊形态。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上不少城市分布的现象明显反映出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地貌和水文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来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六大城市带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6.1 聚落的形成聚互相合作、共同生活——聚居——乡村聚落落农业生产技术的创——集市——早期城市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河流中下游平原) 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根据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国家机构、阶级压迫、民族交往、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往往通过地名反映出来.而其中宗教则长期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地区都不乏宗教地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宗教信仰更是繁多,其中佛教对当地的地名影响很大,本文就以佛教为例,探究呼和浩特地区佛教地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段爱琼 《地理教育》2011,(10):18-19
讨论:各聚落的成因。教师提供江南平原水乡——苏州、长江中下游平原、石油城大庆、莞城图片,先让学生依据图片分析该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陕北长城外地区农村聚落的形成历史、分布位置、聚落规模与形态、建筑结构及居住形式等方面,阐述了该地区农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历史发展的关系,指出陕北长城外伙盘地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人为作用下、在无视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与自然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聚落实体。  相似文献   

10.
从西汉文帝开始到汉武帝时期黄河频繁发生水患,给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黄河水灾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大面积流失,在中下游地区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是最重要的原因,再加上政府的疏于管理和治理不得力,造成黄河长达数十年泛滥成灾.汉代黄河水患的治理还给我们许多历史启示,其中沿黄河省份的统一协调,具有全局的战略眼光是黄河治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地关系系统,要具备内部的统一性和区剐于外部的特异性。从地理角度看,每一区域都可以分为“核心”和“边缘”两大部分。河洛地区的核心区域包括伊洛盆地、沁河冲积平原和黄河第一级冲积扇等地理单元,黄河中下游交界地带的地理环境是河洛文化核心区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黄河及其支流沟通了河洛地区核心区各地理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其以相同的文化面貌,共同构成河洛文化核心区,保证了区域内部的统一性;黄河第一级冲积扇前缘的湖沼带形成了河洛地区和华北大平原的分界,有利于保持湖沼带以西河洛地区文化的均质性和内聚性,保持河洛地区区别于其他文化区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正>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相对稳定的聚落群体也应运而生。这些聚落多以大河流域为核心,并形成丰富多彩的聚落文化。其中,位于辽河支流绕阳河源头的查海遗址,就是辽河流域最早的一处聚落遗址,也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早期聚落遗址。  相似文献   

13.
惠阳地区地名委员会委托惠阳师专学报编辑部编写的《惠阳地区地名志》,已由广东地图出版社出版。该书约90万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附有地图30幅,彩色与黑白照片共106幅,收人各类地名3107条,其中政区地名282条;聚落地名1922条;自然地名303条;人工建筑地名214条;企业地名164条;文化地名222条。入编的词目考虑了其在当地的重要性,使用频率高和在本  相似文献   

14.
距今15000-9000年是中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史前人类生计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其中的农业起源问题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系列这一时期重要的考古遗存.文章从考古发现的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资料入手,结合遗址中发现的其他石器工具特别是狩猎采集工具,对这一时期、区域内史前人类的基本生计行为进行判断,得出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有感于四大文明古国的环境变迁林炳伟《高中地理》上册在论述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写道:“在古代,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们的发展是和那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相联系的”(P...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吴楚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史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东夷部族已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苗蛮、百越部族有所交往。中原地区的庙地沟类型文化已至于汉水中游,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器已经影响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建都中原的商王朝的影响已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周王朝也向这一地区发展势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大都是在不断地吸取中原的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及至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争霸,吴、越也北上争霸中原,吴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又互相吸收和影响。战国时期楚国和中原地区通过战争和政治交往,加速了两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鲧禹治水传说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认为,“鲧堙洪水”与“共工振水”实际上是同一史实分化出的不同传说。推测其历史背景是处于黄河中游(今山西芮城地区)的鲧部落堵塞了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共水,引发黄河下游的决口改道,受害最严重的祝融部落西攻鲧并流放了他。禹凭借他特殊的身份协调了上下游的关系。正是在治水的过程中,诞生了第一个能够控制黄河中下游的国家政权——夏王朝。上古时期中原国家政权与霸主的交替大多与黄河中下游各势力集团的争斗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向以为,古人是很不讲环保的。譬如我们熟悉的黄河, 如今早已经成为了地上河。几百年来,黄河决堤曾给 黄河中下游的人民带来过无数的灾难。究其原由,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时候,将大量的泥沙带向了中下游,日积月累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局面。看起来黄土高原该是罪魁祸首了。但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聚居地--聚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起点,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必然产物,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居住地,因此教材在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类活动的场所--聚落.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述以下三方面内容:乡村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其中城市聚落是重点,城市化问题及解决途径是重点中的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差异是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可定位为本单元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浙江石材资源丰富,采石文化源远流长。科学技术是采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人文环境与采石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人口与聚落、墓葬习俗、风水观念等社会人文因素与采石活动的兴旺密切相关,浙江的地名和文学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采石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