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领会报刊批评的内涵——二谈审读与报刊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仲 《报刊之友》2002,(6):22-23
  相似文献   

2.
3.
4.
广告的责任问题一直引起业界关注,如今在时尚至上的消费主义社会,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也日益密切。广告鲜明地体现和引领着时尚潮流,形成广告传播的时尚化特征。但如今时尚文化以自身独特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群体消费主义倾向严重。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正如广告与时尚的密切关系,故在研究中必须从广告对时尚的传播角度来分析广告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着重揭示语言背后所携带的意识形态入手,指出在大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入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以便培养学生的批评性语言意识,正确认识英美报刊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增强鉴别、汲取有益文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英美报刊来辅助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6.
7.
8.
报刊图书     
《传媒》2004,(7):4-5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少儿报刊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创办以来,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全国有各类少儿报刊近300种,编辑及各类工作人员数万人,已成为我国报刊领域的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新世纪的来临,少儿报刊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一些曾积极指导少儿报刊向前发展的理念已显得陈旧过时,少儿报刊必须经历一场理念上的革命性演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少儿报刊在新世纪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联报刊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张谦 《声屏世界》2017,(8):20-21
自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提出消费主义理论以来,相关的学术研究颇丰,以消费主义为视角进行的媒介批评研究也不在少数.本文旨从消费主义视角对时下中国最火热的娱乐节目类型——真人秀节目进行媒介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近年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报刊审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88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加强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确立了审读工作的地位.之后,在面对我国报业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审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宓出生于一个报刊世家,嗣父吴建常是《民立》报馆的编辑,舅父胡堪编撰的三原《训俗白话报》是陕西省最早的白话刊物。吴宓自幼耳濡目染,11岁自编《童子月报》;  相似文献   

14.
15.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应用需要时尚文化元素作为契合点,当代传统文化的出版表现出了文本解读和转换的人本性、传播距离的对接性和传播形式的感性化的时尚特点,这些特点使传统文化在时尚元素的妆扮下,更加为现代人所注意、理解、接受和应用.但传统文化出版的时尚性不等于现代性,还需认真严肃地规范和对待.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宣传家,萧楚女撰写过很多以报刊及其传播活动为对象的媒介批评文章,在明辨是非和纠正报刊传播偏向方面有很大的贡献.他在开展媒介批评活动时,注重解读报刊的编辑宗旨,要求报刊具有明确而一贯的主张和可读性.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报刊的传播实践,他对当时国家主义派的各种错误报刊观点,进行了深刻而犀利的剖...  相似文献   

17.
报纸和期刊作为当代社会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涉及范围广泛而又论述问题专深等特点,最能全面反映时代的面貌,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欢迎。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到1990年底,我国出版报纸1442种,期刊5751种。如果把各种内部报刊计算在  相似文献   

18.
张璐 《新闻知识》2012,(7):89-91
自从1995年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开始对媒介产品、媒体传播行为和媒体行业开展媒介批评。媒介批评一般借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价值判断,消费主义理论作为传播学理论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指导我国媒介批评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在运用消费主义理论开展媒介批评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辩证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传播中,活跃着一个过去比较陌生、而今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报刊审读(或日“阅评”)。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报刊出版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阙本旭 《图书馆论坛》2005,25(6):359-362,199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各地报刊出版活动,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这些报刊,对潮汕地方新闻出版史的回顾、总结,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整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