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股文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代圣贤立言”,其首先是要求肖题,刘熙载云:“肖题者,无所不肖也:肖其神,肖其气,肖其声,肖其貌,有题字处,切以肖之,无题字处,补以肖之。”其次,八股文作为代言文体还具有虚构色彩,  相似文献   

2.
1981年3月27日,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之一,伟大的文学家茅盾与世长辞了.他在给中国作协的遗书中写道:“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茅盾是文学巨匠,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名气大、著作多、稿费也多,但他对钱看得很淡.他曾对家人讲:“我为人撰写什么,聊以自娱,非以此求利.”还说:“我的钱是很多,可是每一笔钱都是工作和写作得来的。不是劳动得来的报酬,我绝对不要!”其实有的劳动所得他也少要或不要,因此关于他退稿费的佳话甚多.茅盾有钱不乱花,生活过得很节  相似文献   

3.
研究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茅盾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对自然主义的态度和困惑直接折射出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及变迁。本文试图勾勒出茅盾关于自然主义的"矛盾"论述,以期反映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境况与遭遇,从而揭示出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微观的侧面。  相似文献   

4.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噪”与“林静”、“鸟鸣”与“山幽”看似矛盾对立,山林却因“蝉噪”和“鸟鸣”更显和谐幽静。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常借助各自矛盾的一面来显示和肯定自己的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思维法则。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赵树理建国后小说创作的梳理,从“言“与“不言“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赵树理建国后小说创作的文本,从而肯定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赵谦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19-121
杰克·伦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多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在这些作品中,蕴含着诸多的矛盾现象,包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激情的憧憬与失落的感伤之间的反差、矛盾的生命伦理与生存哲学以及“双性同体”视域下人物性别的矛盾等。正是在对这些矛盾问题的探索与总结中,杰克·伦敦的人生与创作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最终达到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  相似文献   

7.
8.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的文艺评论家。茅盾的文学道路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不是以创作小说为开端走上文坛,而是首先以独具慧眼、精到入微的文艺评论引起新文学界的重视的。在茅盾大量有关现代作家作品的评论中,对鲁迅小说的评论,时间很早,数量最多。从二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以革命者、改革者的姿态投入文学活动的,他重视艺术的功利性,要求作家具有善于分析社会现象的头脑,去凝视现实、剖析现实、揭破现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把这种文学思想,贯彻到创作实践中,使其作品带着浓烈的社会剖析的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茅盾小说独特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题先行”、题材重大、人物众多复杂,都很突出。“艺术空白”表现技法的运用,不但使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更为鲜明,也使作品更具有深邃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要真正认识孙犁,解读他建国后的病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或者说,“病”是阅读孙犁的一个关键词。孙犁的病并非无端“突发”,而是源于他不适应左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大都市的生活环境,也与个人生活情感中的矛盾冲突密切相关,最根本的在于孙犁内心中生命感性欲求与社会理性规范之间的难以调和,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的写作及中止,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孙犁当时特定精神状态的反映与折射。探析孙犁的病因病况,可以引发我们对关于社会和人性等许多关乎文学的重要问题的深沉渺远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开始,关于"重写文学史"的研究日渐高涨,在这一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得到了刺激性的发展,而以鲁迅研究最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重写文学史"潮流中鲁迅研究的实例,来反思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方向,为"重写"这一永不终结的命题做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在卡尔维诺的小说《良心》中,主人公吕基具有战争英雄和谋杀罪犯双重身份,其于前者是一种不安,但获得了荣誉和奖赏;于后者是一种解脱,却被送上绞刑架。在这看似悖论的故事情节背后,作者对英雄、战争的合理限度提出了质疑,同时又为杀人者做了"辩护",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多面性和人性、人情的复杂性。联系现实,可以引发读者对战争和杀人罪犯的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报告文学话语,呈现观念与经验的流动"场域",折射出左联的现代性预言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诉求之间的交叠与裂隙。在科学主义认知观的支配下,具有为现实撰史雄心的茅盾,在理论著述上强调报告文学写作的真实性,但在观念形态的潜在影响下,他本人的创作与编辑活动,在不期然间提供着有别于官方叙述的另一种想象中国的真实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歌咏言”。说明歌词是一种与歌唱相依存的音乐文学艺术。人们说:歌曲是“精神的火花”、“时代的战鼓”,作为歌曲的语言基础之歌词,就必须,也只能与音乐相结合,抒发一种个体的或群体的或通过个体而表现群体的情志,直接诉诸心灵,引起共鸣,发挥其抒情言志的功能,起到娱乐、审美、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瑞士作家迪伦马特以哲理剧的创作闻名世界,而其小说也沿袭了他戏剧创作的哲理深度,具有独特的魅力。迪伦马特众多小说大力书写"偶然性"——哲学史中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他在小说创作中力图揭示人类理性在面对偶然性时所遭受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文学革命的先驱者,茅盾是革命文学的代表者。他们的小说存在着两种现实主义:一种是伴随着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历史需求发展起来的,鲁迅小说是这种形态的杰出代表;一种是伴随着中国的社会政治革命的历史需求发展起来的,茅盾小说在这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中起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吏上。这两种形态小说从来是彼此交织、相互联系的。本文从题材选择、叙述风格和对理想爱情的认识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两人小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18.
19.
回顾新中国学校体育走过的50年历程,“中国体育界对体育问题进行了两次大讨论,一直是围绕体育和增强体质健身的关系问题以及健身和运动关系问题进行的”[1],这两次讨论的不同侧面反映的都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矛盾与冲突的真实写照.第一次,“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就出现一段讨论体育与运动文化关系问题的热潮”[1],“1978年……拨乱反正之后,体育界的学术讨论又开始了”[1],“70年代以后的讨论,一开始就抓住到体育与运动文化的关系问题这个主题”[1].这场至今未息的讨论中,引出许多个人困惑但又值得深思的话题,例如,学校体…  相似文献   

20.
乡村小说因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并伴随着新的历史语境而发展。“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较之“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主体、创作思想、文本色调等方面均发生了嬗变。这些嬗变反映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感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