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人和记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写人离不开具体事例,因为人物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的;而记事的文章往往也要写到有关的人物,因为无论什么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怎样才能正确区别写人和记事的文章呢?一、看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它最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例如《我的同桌》与《我和同桌》,这两个题目只有“的”与“和”一字之差,但其要求就截然不同。前者  相似文献   

2.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个好听的名字。其实,每篇文章也应该有个好的题目。我写的文章是《“反毛公鸡”》,这个题目是怎样想出来的呢?记得老师说过命题的方法:可以用概括文章内容的语句做题目,可以用与内容有关的物件名称做题目等。我这篇作文是根据人物特点命题的。爸爸的特点是同错误的行为对着干,  相似文献   

3.
“记一件事”或“写一个人”是记叙文教学中常用的作文命题。这类文章往往都要涉及到人物的活动,尤其是语言活动。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写这类文章时,很不善于运用人物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有的同学甚至整篇文章只是叙述事情的经过,不见人物说一句话。这种写法,既不符合生活实际,又使文章显得平淡无味,死气沉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运用好人物对话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1.引导学生感悟说比叙述生动。说是让事件中的人物站出来说,叙述是作者描述。例如:叙述———放学了,我正要做作业,妈妈告诉我楼上…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都写过写人的作文,但很多文章读了之后总是感到人物特点不鲜明,人物性格不突出,人物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如何在作文中也写出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呢?相信你读了下面这篇小小说之后,一定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技法指导】人物小传,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小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写作人物小传,一般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小传呢?  相似文献   

6.
怎样写对话     
对话,是文章中人物的谈话。写记叙文常依靠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我们应该怎样写好对话呢?一、使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有一个故事说某秀才随妻回家,途经一片竹林,秀才见竹生情,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吟道:“竹,葱郁兮乃醉吾心兮/林,重叠兮夺吾之魂魄兮/彼绿林兮令吾乐不思蜀兮……”秀才妻子在一旁,听得不耐烦便打断秀才吟诗,说:“嗳,你在念什么倒头经啊?”秀才诗兴未了,笑眯眯地问妻子:“啊,娘子,我在吟诗,看这郁郁葱葱、重重叠叠一大片竹林,你有何感想呀?”秀才娘子是个文盲,听丈夫问,便脱口而答:“啊,官人,我想弄两根竹子回家去晒衣服。”  相似文献   

7.
景物描写就是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景物描写应是文章的组成部分,对于再现环境,创造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可是许多同学笔下的景物写出来,不是失之于平淡,就是感觉累赘。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笔下的“景”活起来,并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呢?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比较丰满的人物形象,比较生动的活动场面。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对事件的记叙、人物的刻画来赞颂所写人物的思想品质,使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那么,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呢?一、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我们以《金色的鱼钩》(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9册)这篇课文为例。作者是这样写炊事班长的外貌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老班长不足四十岁却“驼背、白发、皱纹满脸”,这一外貌描写给我们留…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凤头、猪肚、豹尾”这是衡量一篇好文章的尺度,而“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漂亮,多姿多彩。新颖独特的开头,令人耳目一新,定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呢?一、题记法。所谓题记是指写在书的正文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引用名人名言。题记法是创新作文中一种好的开头方法,巧用题记可以使文章形式活泼,直接表明主题。例如:水啊!你孕育了万物生灵,可你却被生灵摧残,你的渐枯是谁的悲哀?你的怒吼是谁的灾难?《水祭》二、对比法。对比法就是通过两类事物或人物进行比…  相似文献   

10.
写人叙事的文章往往离不开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就是心理描写。文学作品一般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即人物的感觉、知觉、情感。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六种:1.倾诉式。由作品里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读者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方法是把读者当成“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  相似文献   

11.
路路通:在我的作文后面,老师总是用红色笔批道:“文章层次不清”或“请注意文章的层次”,请问大鼻子李教授,什么是文章的层次呢?大鼻子李教授:文章的层次就是文章记叙事件,或者记叙人物所遵循的叙述秩序。记叙事件时,文章总必须是有头、有尾、有发展过程的,记叙人物时,文章总应  相似文献   

12.
记叙文,是初中作文教学中经常训练的一种文类。写人记叙文,是指以真人为写作对象,以表现真实人物的性格、特点为目的的文章。写人记叙文该用什么教和如何教呢?笔者以为,可采用“析出来一用进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凤头、猪肚、豹尾”这是衡量一篇好文章的尺度,而“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样漂亮,多姿多彩。新颖独特的开头,令人耳目一新,定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呢?一、题记法。所谓题记是描写在书的正文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引用名人名言。题记法是创新作文中一种好的开头方法,巧用题记可以使文章形式活泼,直接表明主题。例如:水啊!你孕育了万物生灵,可你却被生灵摧残。你的渐枯是谁的悲哀?你的怒吼是谁的灾难?(《水祭》)二、对比法。对比法就是通过两类事物或人物进…  相似文献   

14.
<正>主题揭示笑,是人人都喜爱的一种表情。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常常会写到“笑”。写笑,可以描摹人物的神态,表达人物的心情,凸显人物的性格,妙处颇多。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好“笑”呢?我们从名家笔下的“笑”说起,一起探寻写“笑”的讲究,发现“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大多练写记叙文,而又以写人的记叙文为多。《我的同桌》、《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写的可谓不少,而且有的同题作文是年年写,但结果如何呢?事实上,在大多记人的记叙文中,人物“活”不起来,人物形象树不起来,文章缺乏感染力,生活气息不浓,读后对文中人物印象不  相似文献   

16.
对话写得好,可以揭示人物特征和人物内心世界,使文章富有生活气息。那么,怎样才能把对话写好呢?第一,写对话要有选择。写人记事不能有话必录,而应该选择那些与事情、情节相关,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话来写。  相似文献   

17.
范维胜 《初中生》2015,(9):63-65
下面是中考作文中出现的几个典型失误片段,我们应当怎样修改呢? A.描写人物,你千万别这样写 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2014年辽宁省中考作文《微笑》) 温馨提示:题目是《微笑》,文章对伙伴们的微笑却一笔带过,缺乏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有什么特定的动作或言语特征能表现它?如果要用一些行为动作来表现天真无邪,什么样的事最合适呢?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能这样去想,也能这样去改,作文自然会得高分.  相似文献   

18.
期中考试,我竟然考了个年级第6名,我可是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好的成绩,不由得飘飘然了。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最近是不是有点骄傲了?怎么能骄傲呢?你没有听说过《骄傲的孔雀》的故事吗?那只孔雀太骄傲了,骄傲得连自己的倒影都认不出来,结果掉进了湖里。还有毛泽东主席说过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也忘了吗?爱翘尾巴的公鸡是要倒霉的!骄傲了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对不对?记住了吗?”看了这段“话”,你一定会呵呵地笑:“太长了吧?太没劲了。”这段话确实是有些啰嗦,即使听的人不烦,要让老师说这么多话也太辛苦、太累了。也许现实生活中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却不能照搬原样,要懂得去粗取精,进行艺术加工,让笔下的人物“有话好好说”。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一接触到人物语言的描写,就不知所措,要么太长,自己都觉得啰嗦;要么太短,根本表现不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么太平铺直叙,没有一点生动性。怎样才能让作文中的人物“有话好好说”呢?1.人物语言要有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所写的人物语言一定要与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爱好、习惯相符合。如儿童语言是天真无邪的,成人语言是成熟稳重的,职业语言是有专业特点的...  相似文献   

19.
读一篇文章,如何入门快捷,读有所得?我觉得选好“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方法。何谓“切入点”?用一个军事术语说,就是突破口。选好突破口,才能向纵深发展。怎样选择“切入点”呢?虽说文章浩如烟海,但就文体而言,不外记叙、说明、议论三大类,而文章又是靠一些“基本点”支撑的;如果找到这些点,也就找到了阅读的突破口了。现分述如下。阅读记叙类的文章,重在分清叙述的各个要素。比如读小说,首先得了解小说写了哪些人物,人物间的关系怎样,主人公是谁。其次要熟悉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和自然环境。再次就是故事情节了,开端怎样,发展如何,高潮…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实验小学的冯辰同学来信问:平时我作文写得还可以,可一到考试的时候,我的作文成绩就一团糟,我该怎么办呢?写好考试作文,首先要在审清题目上下一番功夫。如果不认真审题,抓起笔就写,很可能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审清题意呢?一、抓中心词语,定写作对象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语,确定文章是记事,是写人,是写景,还是状物。比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校园一角》、《我心爱的玩具》等等,从“事、老师、校园、玩具”等中心词,可以确定这几篇作文的写作对象分别是“事情、人物、景物、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