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丹珊 《青年记者》2012,(33):17-19
官员从事的是"公共事务",既然选择了成为公众人物,就必须和代表公众的媒体打交道。毫无疑问,官员是人类社会中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官员手握权力,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运转和公民生活。权力对官员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当权力得不到实质性的监督和制约时,官员便可以毫无敬畏地用权力损害他人的利益,肆无忌惮地为自己谋利。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涉及权力、权利、权威、声望等诸多政治利益流动和再分配的过程。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可能涉及到的政治利益进行分析,指出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推动和阻碍因素,为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互联网引爆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频度越来越快,烈度越来越强,领域越来越宽.每一起网络群体性事件都把公众的情绪和诉求呈现在政府面前,促使政府决策必须接受民意拷问,官员执政需要顾及公众情绪.面对这种由网民自发形成的舆论,公众的直接感受是:“老百姓终于有了可以说话的地方.”关心政治的知识界人士也日益觉察到中国政治业态正在发生的某种变化.网络问政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背后凸显的是大众政治的勃兴.  相似文献   

4.
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大就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官员的选拔,以及管住政府的钱袋子。唯有如此,权力才有可能在阳光下运行,舍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相似文献   

5.
八名厅官的贪墨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豁 《新闻天地》2008,(11):8-9
在事前,开发商和官员早就私下达成了交易,缺乏监督的权力运行即使程序再完善,也是走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数名官员引咎辞职或被罢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新闻传媒第一时间传达事件发生的原因、进展和处理结果,对负面事件的有关责任官员开展行政问责、反映舆论、调控舆论,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行政权属于公权力中重要的施行权力,是新闻舆情监督的重点对象。美国第三任总统Thomas Jefferson认为,政府的权力务必受到公众的监督,以遏制其迈入腐败,而公众监督政府通常是运用报纸来实现的。我国的报纸先行者梁启超把监督政府作为报刊的重要作用,新闻专家徐宝璜也曾经提出报刊能够"代理人民而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7.
展文波凭借政府官员身份,利用政府的权力和资源,进行所谓“执法行动”,持续时间之长,手段之骇人听闻,显然已非一人之力所能为。因此,展文波的身后,还能牵出一些什么人和什么事,仍须深挖严查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周萍 《大观周刊》2012,(2):19-19
微博改变着社会生态,同时也挑战着社会管理,并倒逼政府转型。官方显然已经意识到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各地政府大举进军"微世界"。微博的开通,令一大批官员从语态到心态都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开始学习政府应如何跟民众平等、坦诚的沟通,敦促其回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为官本色。这些参与微博的"微博控"官员,正成为新时代执政理念的践行者。微博问政,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体现,微博打开官民沟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6,(3)
“有偿新闻”与寻租行为文/大连宋梅虽然没有哪一个文件规定记者是哪一级干部,但在一般人眼里,报社是行政机夫,记者是官员。记者官衔大小,取决真主管机关部门权力的大小,所谓大报记者、小报记者差别仍在此。在传统体制下,政府行政权力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对企业可...  相似文献   

11.
任何政府权力都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给民众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被恣意滥用侵犯民众利益,"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①司法权是从国家主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权力,它同立法权、行政权一样都有滥用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强对它们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行政官员权力的含金量太大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不无担忧地说。这位学者认为,行政权力的过分集中成为官员为谋取金钱和名利铤而走险的原动力。在诸多的官官相杀的案例中,副职谋杀正职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副之所以谋正,一种情况是想“篡位”,“彼可取而代之”;再就是要报复、灭口:自己有把柄落在一把手手里或者不能被提拔重用。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有一个弊端,就是权力过分集中,集中在少数人特别是第一把手身上。如今,这个问题不仅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舆论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犹如空气和水一样渗透进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是公共管理者,它掌握着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权,自然而然,政府官员的政治和公共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媒的影响.由此,官员的形象与大众传媒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政府官员媒介形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中,政府是所有行为主体中最为重要的行动集团。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媒介制度的演化逻辑和政府理性及其权力集中度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不同形态的政府构成、政府权力运行对应着同一时段的媒介制度形态。晚清以来,中国的媒介制度变迁呈现这样一个规律: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度越高,媒介制度演化的速度越慢,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度越低,媒介制度演化的速度就越快,政府的权力集中程度与媒介制度创新的程度呈反比例关系。正是政府权力集中度的差异或者说政府博弈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时段的媒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2,(33):8
各级官员经常出现在版面上、镜头中,但这样的报道是真正的官员报道吗?真正的官员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从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和满足受众知情权的角度看,媒体怎么破除官员报道的旧思维?在官员报道中,媒体可以发挥的空间在哪里?以上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老问题。但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成共识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既然所有的人都属于人口百分比中的"少数人",那么我们社会就要养成认真对待"少数人"的思路和眼光,不要忽视少数人的利益、不要以多数人的名义,剥夺少数人的利益,觉得可以将他们牺牲掉  相似文献   

17.
正官员是权力的主人,企业家才是权力的仆人;官员自己不生钱,企业家是他们的钱袋子。离官员太远发不了财,离官员太近容易出事,这是中国式企业家的两难处境。王健林是我很熟悉的富豪,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而是因为他曾搞过足球。当年的大连万达曾统治足坛十余年,后来假球黑哨泛滥,王健林见势不妙,卖掉俱乐部,全面退出足球领域,专心搞他的房地产去了。十几年过去,中国足球依然低谷徘徊,多少人在这里折戟沉沙,而王健林的人生却风生水起,全国各地都建起了万达广场,他也成了内地新首富。这是个很不简单的人。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的媒介化和媒介权力的滥用两个方面。人的媒介化是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产物。媒介权力的滥用则在于媒介对新闻自由权利的滥用和经济利益对信息传播活动的作用。消除或部分消除媒介的负面效应要依靠政府、道德法律、社会及媒介自身多方努力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多次谈到法治建设的问题。他表示,要运用法治的方式,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011年7月26日,湖南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成为今后十年指导湖南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随后,这位主政湖南的最高地方官员在不同场合多次解释法治湖南的思路。"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法治湖南的建设思路就是要突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要完善监督体系,建立问责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些官员纷纷开起博客,以博客文章表达尊重网络民意,架起与网民沟通的桥梁。本文对"官员博客"的产生动因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媒体生态下,官博应少些"官气"与"应景";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官博内容多些"亲和"与"常态"。将"官员博客"打造成常态化表达意见的平台,促进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