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A0):8-9
在农村中学中,残疾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会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产生诸多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阻碍他们正常学习。因此,针对农村中学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学校与教师应积极分析他们的心理情感特点,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来矫正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以促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袁文娟 《班主任》2007,(8):29-30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心理发展、学习和生活状态,倾听他们的烦恼,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生动活泼地发展。下面从如何通过主题活动来促进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校残疾体弱学生参与体育保健课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残疾体弱学生接受平等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和访谈法,对参加了体育保健课的高校残疾体弱学生与没有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进行比较,并对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目的、项目以及阻碍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校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未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他们参与的最大目的是进行身体康复、增强体质;但是由于有限的时间、场地和项目以及自身的生理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幼儿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自我调节、控制性较低,自我意识处于萌芽状态,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幼儿各项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乃至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一、以往教育实践的启示和"扬长教育"概念的提出在我国特殊教育界,"缺陷补偿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占据主导地位。该理论主张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制定以"补"为主的教育策略,采取各种教学模式,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残疾学生缺失的身体机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的生理差别,尽可能地让盲童"能看",聋童"会说",实现让残疾孩子"回归主流社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他们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心育和德育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主体发展性教育.怎样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和接受德育,这首先是一个心理接受、认同和内化的问题,探索和研究基于心育的中小学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00后的学生们很叛逆。他们叛逆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必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克服"急于求成"心理,与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运用网络资源和学生互相倾听。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0,(23):44-45
【于漪如是说】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作为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对他们的影响会更大,更具有权威性,因此影响也更具有关键性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在一切师生发生交往的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3到15岁之间,他们不管是在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加上叛逆期的到来,他们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十分容易出现问题,如果班主任不及时进行教育干预,那么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教育干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与“三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下文详细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如何针对班级学生开展教育干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那些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卜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我们称之为残疾人。在八类残疾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中,肢体残疾者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小,因此他们感受外部世界的能力与思维方式跟健全人最为接近,在患有此类残疾的学生中(以下简称肢残学生),绝大多数人的初级教育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中完成的,教师往往忽视对他们的特别指导,未能及时消除他们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这对…  相似文献   

11.
张家瑞 《考试周刊》2013,(55):170-171
残疾学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对残疾学生群体的影响更加明显。为改善残疾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减轻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应该对其进行保健知识的教育。本文对开展保健教育前后的残疾学生的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情况进行了比较调查研究。发现保健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融入社会的信心。对于解决我国的残疾人问题,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25):71-72
初中学生刚刚经历了小学生活,进入初中阶段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上进入青春期,心理上对学校和家长都有一定逆反心理,学生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这一阶段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初中生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有用之才。我们对于学生德育的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之中,一个人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不能脱离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人是群体性生物,非常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因为人类拥有着道德观和价值观,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初中处于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把初中生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初中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比小学生有明显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希望通过自主思考来参与活动,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生理条件.当然初中学生具有了发挥主体性的生理条件,并不是意味着学生的主体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要受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个性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校园有一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或学习成绩落后,或物质生活贫困,或感情上的缺失者,或体质瘦弱、身材矮小甚至肢体残疾。他们有的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家庭发生变故,感情有所缺失,心理素质脆弱;有的交际能力弱,不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身体单薄、个头矮小,有时会受到身体强壮学生的欺侮;有的存在生理上的缺陷或残疾,经常被同伴嘲笑、议论……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要办好教育,要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正听力障碍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尤其是在听力障碍学生的青少年阶段,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健听学生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困难,其心理健康更应受到关心和重视。了解和掌握听力障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促进  相似文献   

16.
校园有一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或学习成绩落后,或物质生活贫困,或感情上的缺失者,或体质瘦弱、身材矮小甚至肢体残疾。他们有的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家庭发生变故,感情有所缺失,心理素质脆弱;有的交际能力弱,不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身体单薄、个头矮小,有时会受到身体强壮学生的欺侮;有的存在生理上的缺陷或残疾.经常被同伴嘲笑、议论……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要办好教育,要建设和谐校冈.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7.
对于青年人来说,健康是第一位的。然而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价值观的多元性,再加上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些极端的甚至出现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定要慎之又慎,学生一旦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就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各类心理疾病的发生,使学生的心理向着积极、健康、正常的方向发展。一、体育活动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身体活动和身体状况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影响,通过身体活动能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充分说明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当学生心理状态良好时,就会显得食  相似文献   

19.
孙博  童欣 《成人教育》2013,33(7):25-26
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残疾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加强残疾学生职业辅导工作,提升残疾学生职业成熟度和职业竞争力是当前特殊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文章结合特殊教育的特点,以尊重残疾人的生理特点为前提,以增加残疾学生与健全人的互动为基本方法,以提高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目的,积极探索心理辅导、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职业辅导体系,充分激发残疾学生潜能,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残疾学生良好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一、盲多重障碍儿童的现状分析 盲多重障碍儿童是指除盲以外还兼有其他生理、心理或感官上障碍的儿童,这类儿童是教育中最困难的群体。多重障碍的合并出现造成了他们在感官功能和个人活动上的巨大困难,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残疾情况的复杂性和程度的严重性造成了他们更加特殊的教育需求,使得任何一种专为某一类障碍设计的特殊教育方案都难以完全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