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代诗论对杜甫的绝句有褒有贬,评价不一,本对杜甫的绝句从韵律、格式、内客、艺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诗写战争的篇什很多,涉及反战的亦不少。反战诗中,尤以绝句最为著名,有的名句传播久远,迄今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王昌龄的绝句《闺怨》,由于情绪发展完整自然、细腻人微,使人易记难忘:(“闺中少妇不知  相似文献   

3.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因其体制短小,故以含蓄凝炼见长。历代诗评家都认为“绝句最贵含蓄(《诗薮》)。”因此,绝句要写得委婉别致,才能供人反复品尝,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方面,唐代绝句堪称为典范。“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诗薮》)。”明人胡应麟的见解抓住了唐人绝句的主要特点。唐代绝句的含蓄手法除融情于景、状物蓄意、叙咏时事、淡笔勾勒、欲说还休、虚实相生、以小见大、旁敲侧击外,还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正反对照。诗人运用多向思维,从正反两方面取材,并加以对照,让读者从事实…  相似文献   

4.
唐诗繁荣,绝句为最。绝句一名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其起源是由于音乐的分段。本质含义为断句。绝句主要的美学特征是:短小灵活,易读易诵;自然明净而又情韵深长。绝句的章法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特点,它反映了曲折变化的美学要求;具体到每首诗,其章法结构又千姿百态。总结其规律对鉴赏和创作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秋,悄悄地飞过一丛芦荻未说一句话我俯身从池沼中捞起一束湿了的白发心想还有什么可说的[赏析]大自然有它的秋天:落叶纷纷,荒草凄凄,枯蓬乱飞;人生也有自己的秋天:白发日增,皱纹渐深,忧思益切……此诗的佳处,正在于把大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联系起来,构筑在同一个关于"秋天"的意境之中,令人回味与深思。  相似文献   

6.
马东瑶 《小学语文》2014,(1):119-120
上面是两张杜甫画像。左边这张广为流传。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最敬服杜甫,曾作《老杜浣花溪图引》,其中两句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可谓写出了杜甫一生忧国爱民之情,而这幅画,正是杜甫心忧天下的传神体现。  相似文献   

7.
8.
唐绝句为诗中极品,其作法之巧妙、文字之精美、意味之隽永一臻极致。寥寥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所以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关键在一“转”字。就如王昌龄的《闺怨》:  相似文献   

9.
唐代"寓直"制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寓直”制度有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其寓直人员多为三省六部的郎官等各级官员。寓直一次为五夜,三旬为一个轮次,其住所在直庐内。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祖国是举世公认的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创作的诗歌精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本文就大家耳熟能详的四首唐宋绝句作一赏析,以飨读者。一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相似文献   

11.
漫议唐代新兴士人择偶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崇重攀附世族大姓为质核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定型于魏晋六朝时期。唐代中叶以前,新兴士人在择偶观念上仍看好旧族大姓。中唐至晚唐,在新兴士人中逐步确立了“郎才女貌”和“姻缘前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居成都草堂时的杰作。问世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究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3.
唐代送别诗以伫立形象作结是感情丰富复杂的独特表现形式,画面的组合接近电影的剪接。它以简洁的语言创造了极有表现性的“知觉形式”,从而给人以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极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4.
绝 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内容梳理〕这首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令人目夺神迷。你看,满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鲜花朵朵,简直就像燃烧着的火焰,多么绮丽,多么灿烂!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施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点明时令。春…  相似文献   

15.
绝句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朱自清在散文名篇《春》中,写春风时引用了这首诗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可见朱自清对这首诗的欣赏、肯定。作者志南和尚是南宋有名的高僧。作者的诗笔如画笔,在读者眼前铺开的是温馨和煦、妙趣无限的春天景色。"短篷"指代小船,诗中抒情主人公显然  相似文献   

16.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当写于唐代宗(李称)二年(764年)。原题《绝句二首),这是共「:、的第二首。自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段动扳乱以来,杜甫长期在外飘泊,过着颠沛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并以如椽巨笔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这些诗突显沉郁顿挫之气概,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怀。  相似文献   

1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情景相生,优美与壮美兼具,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  相似文献   

19.
唐人绝句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之一。南宋洪迈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明胡震亨谓“绝句是唐人之所偏长独至,而后人力追莫嗣者也”唐人绝句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有的如长江大河,以雄浑壮丽取胜,有的如小庭深院,以澹远恬静见长。有的豪放苍劲,振人心弦;有的爽朗明快,沁人心脾。绚丽多姿,蔚为壮观。唐代诗人以其如椽之笔,施展了他们卓绝的艺术才华,使离首即尾离尾即首的篇幅短小的绝句达到了语短意长、言近旨远的艺术境界。现将其艺术特点试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