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动训练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甄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和运动负荷的概念与定义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现代运动训练学和运动训练理论的定位及其构建也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手球运动训练理念的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认为我国手球运动经历了创业、发展、停滞后恢复、高峰、滑坡5个阶段;手球训练理念从50年代的简单模仿、学习,到60年代的“三从一大”,70年代的科学训练理论应用于实践,一直到高峰阶段的系统、规范、独特,既拥有欧洲球队的高大队员、扎实的基本技战术,又具备亚洲球队快速、灵活、多变、以我为主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训练理念对运动训练的效果起着深刻的作用。竞技运动训练一直在随着比赛数量的增加而在不断地改变,优秀运动员欲想在多次比赛中获胜,就必须改变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使训练适应并满足比赛的需求。不能完整、准确和有针对性地解释、定位专项运动特征是我国竞技运动训练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专项运动内在、微观和动态的细节变化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是当前探索和研究专项特征的主要发展趋势。“乳酸阚模式”和“两极化模式”建立在不同的研究对象基础之上,它们在训练实践中的适用范围不同。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中国运动训练理念的创新,主要通过适合的负荷强度刺激以及训练量的延伸,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对训练负荷产生竞赛强度的适应性,从而有效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我国赛艇项目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以及专项技术特点的分析比较,探讨我国赛艇项目力量训练中现存的问题。力求揭示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的关系,进一步指出在赛艇项目的力量训练中应减少一般力量训练的比例.加大专项力量训练的比例。旨在探索赛艇训练科学化的途径,为我国赛艇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专项训练特征及其运动训练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对专项训练多周期年度训练计划特征、专项训练的运动生理学特征、专项训练方法评价的特征进行阐释,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玉成 《中华武术》2008,(10):54-55
现代短跑的速度训练,都是围绕着位移速度来展开的,以加快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来促进位移速度的提高。而忽略了运动员的饮食营养。在短跑这个项目中,运动员的营养方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专门从事短跑训练和研究工作的人大都知道,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核心问题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这种力量特点是:强大、快速、持续,磷酸原供能是它的主要供能形式。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能量补充物质就是肌酸,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肌酸是不可替代的能量补剂。它与其他营养物质的有效组合,就能促进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竞技游泳训练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如何在激烈的游泳赛场上掌握先机,取得好成绩呢?国内外的同仁一致的答案就是"训练创新"。而如何才能在不影响游泳训练的正常发展,在坚持原有的好的东西的基础上,发掘全新的管理、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呢?本文通过实践训练和管理中的几个方面来探讨训练创新的理念,以及训练思维的改观。  相似文献   

8.
一般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的理论观点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实践问题进行了粗浅探讨,并指出了当前在贯彻执行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蹦床运动训练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蹦床训练和第九届全运会该项目比赛的现场观察,结合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以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对比分析发现:(1)我国蹦床运动现阶段的训练对基本技术部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2)需要更多地进行各省,市和国内,外间技术观念,训练方法的交流与讨论;(3)“金牌压力”和“社会关注”已几乎是教练员不能承受之重,教练员需要不断调整观念以适应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在重新审视我国短跑运动员身体技能之一的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方法学原理、训练手段与方法三个方面,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产业几对关系概念的逻辑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体育产业与产业化,体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育本体产业、相关产业与非体产业之间的关系作了逻辑分析归纳。结论如下: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是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二是体育业这一属概念之下的同级种概念。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是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体育产业是产业化的结果,判断体育产业化范围的标准是看能否市场化;体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处于同一层次的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二的地位是平等的;体育本体产业、相关产业、非体产业作为体育产业划分的子项是不合逻辑的。强调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应用“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不能用“本体产业”来表述。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分类及主要特征入手,阐述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本质与规律。分析认为,训练过程监控内容系统主要包括竞技能力发展状况监控、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况监控、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期日常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监控、身心健康状况监控、营养状况监控子系统等5大子系统;运动训练过程监控主要具有全程性与全面性统一、共性与个性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用文献资料法综述和评论了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对当今训练实践的不足,并提出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发展趋势,指出训练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安排周期,从实际出发,不可教条地按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4.
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当前的一些采用实质定义方法定义的体育概念的种、属关系进行批判,指出部分学者在定义过程中将属于人的身体或心灵的部分抬高到属概念的层次,如此导致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错误,论证并提出体育活动的属概念只可能是"人的生活活动"、"身体活动"与"心灵活动"的质和量的差异,是辨别"体育活动"与"非体育活动"种差的方式.借助马丁·海德格尔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指出当前体育理论学者们在定义体育总概念时,从不同的视角将"体育活动"这一"存在"的社会现象向各自定义中不同的价值主体,如体育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存在者"进行转化,导致"体育活动"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单一化为某一价值主体的价值,从而导致对"体育活动"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多重精神和价值的"忘在".论文最后提出了体育总概念的认识框架:体育作为总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家族,包括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体育人和观赏者四个基本范畴,体育活动处于这一总概念的中心位置,因为其他三个要素都必须通过体育活动而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与专家咨询,勾画了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运动训练专业学制、培养目标及对知识、能力、技能、职业道德等要求,提出了运动训练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6.
户外运动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动项目、教育和休闲游憩3个角度对我国户外运动相关概念进行评析,认为我国户外运动概念界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在总结与反思国内外学者对户外运动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对“户外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界定: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或模拟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场地,并与其有互动关系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包括户外游憩、户外教育和户外竞技运动等.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仿真是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呈现的各种特点的仿真,对于提高运动训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论述了运动训练仿真特点的含义、主要依据以及基本要求等.  相似文献   

18.
对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工作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教练员岗位培训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体育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运用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工作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做到“五化”;教学模式应遵循“三结合、三突出”,“必需、够用”,创新和能力本位原则;提出了以提高教练员指导训练、指挥竞赛、管理队伍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练员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交流是教练员重要的基本技能.教练员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通过交流去完成的.通过调查分析,对不同交流方式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为教练员提高交流技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视野训练的重要性以及视野能力对发展技、战术所起到的作用,论述影响视野的主要因素,篮球运动员应具有的视野特点以及培养运动员良好视野应注意的问题和训练方法,最后提出对于篮球视野训练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