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一道例题的探究,并不断变更问题情境,直至与高考试题接轨,实现由“点、线、面、体”的问题层面、认知结构体系向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转换,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联想、正向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题目 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N是CD的中点.点M是AD边上不同于点A、D的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永恒的思考主题。其实,教师只要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合理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式,让每一道例题或习题充满趣味,沟通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道题吸引了笔者的眼球,乍一看切入点不好找, 思路不清晰,但仔细思考后会发现有多个角度可以入手分析, 随着思考广度的不断拓展,一题多解,脑洞大开。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实际应用的问题中求函数最值时,有多种思路和方法,而对不同方法的探讨、择优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优化的训练过程.以下通过三角函数、均值不等式、函数单调性三个方面对一道典型问题进行解答、剖析.图1典例:如图1所示,有一块以点O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  相似文献   

7.
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类较难的题型.但近几年来已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下面就一道函数最值问题进行研究,介绍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练习一题多解能激发潜能,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封闭二次曲线内接四边形的面积最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富德 《数学教学》2007,(11):33-34
文[1]讨论了封闭二次曲线(圆、椭圆)的内接三角形的面积最大问题.本文将类比讨论封闭二次曲线(圆、椭圆)的内接四边形的面积最大问题.1.圆内接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值如图1,四边形ABCD是圆O的内接四边形,圆O的半径为R.设AB=a,BC=b,CD=c,DA=d,∠A=α,∠C=β.  相似文献   

11.
12.
王朝鸣 《大学时代》2006,(8):104-104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因时间短任务重,要想提高复习效率,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再现再认识,达到能迅速提高解题速度和思维的灵活性,老师的选题和解题就显得很重要,笔者认为应教会学生一题多解,从而达到多法解一题到一法解多题的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能力能够迅速得到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得到充分的挖掘,这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得到很好的培养,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作者提供了几种复习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二次函数结合三角形面积求解的问题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热点问题,分析近年的中考试卷,发现“抛物线中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被作为中考数学的压轴题,这种数形结合的出题方式使解题的难度增大.本文以一道中考真题为例,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希望这种“一题多解”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观察问题更全面,从多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学习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向学生传达"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思想能够使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本文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横向、纵向地把题目所涉及的共同的知识属性充分地显露出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两个具体实例进行了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道题目有不同的解法,以及一道题目出现多种变化等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加强对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深入研究,既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与各方面潜能,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 此,广大数学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了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解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由于不同的思路可有多种解法,或基本采用同一种方法可解决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于向量p,q,有不等式p@q≤|p|@|q|,当且仅当向量p与q同向时取等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