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懂而不会”是目前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是:似懂非懂,知其形,不知其意;不懂装懂,仿其形,不知创造;懵懵懂懂,会表象,不知本质.针对这些成因,对策是转变观念,明确主体,体验生成,感悟过程.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的本义(传统用法)表示"时间没过多久";新义之一表示"不知在(是)什么时候"或"不知从何时起";新义之二表示"曾经有一段时间"或"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其成因是"曾几何时"中的"曾"是曾经之义,而且"曾经"常常引出时间;"曾几何时"的音步是"2+2"而不是"1+2+1",常用于句首充当全句的时间修饰语;词典对"曾几何时"的注解存在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向量"的教学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两个部分.由于向量将数和形完美结合在一起,因此在解决许多问题时带来了方便.但是,由于向量不仅有"数"的特性,又包含了"形"的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向量时,有时会顾此失彼,产生各种错误.本文例举常见的错误并剖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意合(parataxis)和形合(hypotaxis)是语言学中的一对重要的概念,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汉语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意舍为辅,以形制意.本文从意合与形合的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哲学认知论剖析了其内在成因.  相似文献   

5.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①.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②答日:"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的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想方法.主要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助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存在是西方哲学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有的哲学家甚至把存在作为本体论来研究.从巴门德提出存在概念以后,经过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和黑格尔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人们对存在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存在论建立的基础是什么?谁来建构存在论?存在论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晦暗不明,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蔽于"天"而不知"人";二是蔽于"知"而不知"在";三是蔽于"静"而不知"动";四是蔽于"有"而不知"无";五是蔽于"今"而不知"后".  相似文献   

8.
<正>一、合作学习浅表状1.合作学习仅有其形教学中的许多"合作",仅仅是"围坐"在一起或四人聚在一起议一议就是合作。有的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倾听、不分享,还有的趁机说闲话。表面热热闹闹,其实不知在干啥。2.合作学习只有个别"我先说""听我说"……善于表现的学生领导、包揽一切,而内向、不善发言的学生只是陪坐,没有小组间的互动。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情景。二、合作学习深水区如何让合作学习从浅表状走进深水区,由浅入深,由"形"到  相似文献   

9.
田华容 《考试周刊》2014,(60):100-100
<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同学会借用汉字和拼音给英语注音的方法识记英语单词,有的用汉字标,有的用拼音标,有的二者结合,怎么能记就怎么标,长此以往,学生在观其形不知其音、听其音不知其形的状况下,必然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那么如何熟练地拼读与记忆单词?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是摆在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值得深思的课题。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山水画,大体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宋、元为代表的写实山水画;另一种是以明、清为代表的写意山水画.宋、元山水画,往往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实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可谓是"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明、清的山水画,多注重笔墨表现的"不似之似",以意写形,夸张抽象,可谓是"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两种山水画各有特点,宋、元山水画以意境胜,而明、清山水画多以笔墨胜.在宋、元的写实山水画中,不同时代又各自有不同的风貌和特点."南宋四家"之一的夏圭和比他略早的马远,可以说是代表了南宋山水画典型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7日, <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了一篇关于严防"迎评腐败"的报导.人们看后,不知是高兴,还是忧愁;不知是振奋,还是哀叹;不知是应当为之拍手称快,还是应当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2.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根据题目的特点,有时要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来解决,或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来研究,使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呈现,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之目的.作为解题方法的"数形结合法",常见的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数"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几何意义,找出其所反映的"形"之间的关系,借助于函数的图象或几何图形解决;二是对于"形"的问题,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或寻找其数量关系,用"数"的分析加以解决.下面就数形结  相似文献   

13.
爱与孤独     
我最近和“孤独”这个词很有缘,来来去去都能看到,但是发现有人对这个词有着深深的误解,认为孤独等于可怜. 人生而孤独,你会不会觉得,在人群中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那些人群里的火花与你完全不搭?你身边相处几十年的人,在某件事的理解上变得那么陌生?或者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理解的这个世界和别人只是平行时空?《庄子》开篇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爱情之中的孤独和鲲鹏何其相似,无论身处何地,往往都是遮天蔽日,不知其形.  相似文献   

14.
王竹海 《文教资料》2008,(19):62-64
现代水墨人物画的"现代",不完全是时间上的概念,而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概念,它标明了水墨人物画的现代身份.既然是具有现代身份的水墨人物画,它必定有不同于传统人物画的语言、形式及内容.本文将造型诸要素中"形"的因素抽取出来,着意于探讨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相对于传统及其它艺术的"形"的差别,从比较中寻找其新的特点及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文章从两个层面对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进行解读:一是形象意义上的形,比较、分析了在"现代"语境下形的一些新特征;二是画面结构意义上的形,阐述了其在画面结构层面上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与其形式主义审美趋向,以及在加强画面情感与精神表达上的特殊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取畏     
人之所取畏者,枉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戒者,过也。注①这养生诀出自《庄子·达生》第五节。是庄子通过田开之与周威公对话的故事.写单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张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二人各有所偏废,从而提出养生要“形”“精”并重,取畏于“任席之上,饮食之间”。温故而知新,这“形”“精”并重的养生诀,是很具现实意义的.实际上人所最该畏惧的是饮食之间,不能将节;卧席之上,态其淫荡。而不知该警戒的.这真是一种过错呀! (摘编者:本刊编辑部冯序鹅)取畏~~  相似文献   

16.
数学之味在严谨,在抽象,在运用,更在清欢,其清雅、清淡、恬适、欢愉之味在于,其表面上不可思议,看上去却奇而不怪;感觉上是歪打正着,想想却是合情合理;有时觉得美不胜收,原来是其"心"有所归;有时是"以形助数",有时却又"以数解形",数形结合之妙,真是"妙"不可言;不得不叹为观止,还是"数"你最好!最后才发现:一切原来如此——清欢.  相似文献   

17.
一、活动的提出 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18.
"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矛盾的统一. 华罗庚教授说过: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相似文献   

19.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呜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刘向,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患在后面.从写作上看,刘向运用相似的句式叙述故事情节,但其中有三个略有差别的字值得注意--后、傍、下.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数与形这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优化教学,以此提升数学课的教学质量,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数形结合",优化概念教学;借助"数形结合",培养空间观念;借助"数形结合",优化数学解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