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什么事都不做,动手能力极差,连一些最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会做。在此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可缓解子女在学习上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并且让孩子们知道劳动能创造美好的事物,也让他们尝尝家长劳动当家的滋味,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相信孩子     
考虑到孩子们入园时间 短,较难管理,在“家长半日活动”开放时,我选了一个偏静的素材,动嘴不动手。而园领导却建议我用孩子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们就开始坚持不懈的“进餐教育”。首先,鼓励幼儿自己进食。孩子长到1周岁至1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在中国,多数家长往往不准孩子自己动手,而来个“包办代替”。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幼儿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这么一项触目惊心的少年儿童心理调查。调查显示:中国78%的孩子感到不开心。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作业多、不让看电视、不准上网、愿望难实现、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等等。不难看出,造成孩子不快乐的“罪魁祸首”,大多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们不快乐,有63%的孩子不愿求助于父母,因为他们认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小学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快乐午餐”。这不仅给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以充分、全面的营养,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科学的饮食习惯,因而受到家长们的欢迎,而孩子们也被“快乐午餐”中洋溢的人情味、艺术气氛所陶醉。“快乐午餐”不仅成功地引导孩子改变了偏食的习惯,还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经常到  相似文献   

6.
一、爸爸妈妈的爱。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爱表达出来: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在他们肩头的轻拍;孩子受委屈时给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声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默默无闻的孩子,用极端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被忽视的孩子”。话题要从幼儿园的“开放日”谈起。每到开放日,孩子们就会特别兴奋,那些性格外向的孩子格外活跃,但是也有些孩子只是把这种喜悦放在心上,挂在脸上,却并不急于表现自己。这让他们的家长很不满意,于是有的家长就会把火发向孩子,就像任利萍老师文中的那位家长;也有的  相似文献   

8.
“小宝,不准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安静一点好不好?”“吵死了,把玩具枪给我,不要玩了!”……当小宝玩得正兴高采烈的时候,妈妈却怒气冲冲地过来喝止,不准他再玩。使得小宝既委屈又不满,觉得妈妈剥夺了他的快乐与自由。在大人的眼光里,总认为孩子到处跑跳是顽皮捣蛋,不听话的举动,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止,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准乱动。可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若强制他们不能玩耍可能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所以游戏玩耍在生活上就成为他们的一个童心。“六·一”儿童节已经到来,这个时候,孩子们肯定吵闹着想出去玩一下,看看外面的风景,趁机能够过一把瘾。作为家长的您,是否又在些刻开始烦恼,该如何去处理孩子的游戏心理呢?还是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9.
现在,家园合作教育孩子的理念已经被很多家长认同,家长们经常受邀,走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活动。但持有不同观念的家长带给孩子的教育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请看看在“叶子大创意”亲子活动中两个亲子互动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把孩子当做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对子女一味娇宠,使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11.
大华 《师道》2005,(11):15-16
作为家长,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在唱一首被篡改了歌词的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拉开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没有了……”每当听到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唱这样的歌曲时,作为家长,都会有一种震惊感,也有一种苦涩感。一般而言,都要教训孩子几句:不准唱!为什么要唱这样的歌?但在教训孩子之后,也会在心中思忖:这世道究竟怎么啦?孩子为什么对学校、对老师这么仇视呢?  相似文献   

12.
尹秋云 《山东教育》2004,(27):62-62
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我惊讶地发现大多数孩子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奥特曼”。当我询问孩子为什么如此喜欢“奥特曼”时,孩子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奥特曼’很厉害,能打怪兽!”“‘奥特曼’什么都不怕,有很多本领,能发射激光、还会飞!”“‘奥特曼’最勇敢,他能保护地球!”……看来,“奥特曼”的本领超强,无所不能,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那么,孩子的父母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我在本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40名家长中,同意孩子观看的约占15%;不同意的约占78%;无所谓的约占7%。其中85%的家长认为对低年龄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里面有很多宣扬暴力和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纷纷进入家庭。孩子们对此感到新鲜,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都想碰碰。许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一味地恐吓孩子不要去乱摸乱动,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孩子对这些不准摸的电器产生更强烈的神秘感、好奇心,更想去摸。其实,对大班的孩子,家长可以向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告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的“性”问题和家长们的性行为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影响孩子们的正常成长。严厉,促进了孩子的“性早熟”在家庭里,父母常会遇到孩子们的“性”问题。许多家长的做法是“绕道”而过,认为讲解这方面的疑问便有失父母的尊严或因此造成孩子性早熟(甚至以为会因此“教坏”他们)。更多严重的是以打骂的办法制止孩子一些与性有关的行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回避“性”问题。家长们应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特有的性生理特点,结合遇到的事情,潜移默化地进行“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付希 《中学生博览》2022,(24):66-67
<正>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可一放假回到家,与家长朝夕相伴,天使就变成“神兽”了。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半天就憋得要长毛,烦躁不安,一点也不听话;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不写作业,打游戏、看电视等娱乐项目全部自动解禁;还有的家长说,现在每天三件事:吃饭、睡觉、揍娃。孩子们在外面活泼可爱,到了家里却变成了不听指挥的“小神兽”,这到底是怎么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从“心”出发,去了解一下“神兽”们在想些什么,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暑假又到了,再过一个多月,幼儿园的孩子们就要走进校门,成为“小学生”了。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孩子的生活要从“游戏”转为“学习”,孩子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适应。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转换角色呢?家长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7.
齐宝清 《山东教育》2005,(23):123-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炔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从中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让幼儿学用剪刀,因为“智慧在手上”,幼儿使用剪刀有利于他们小肌肉群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但有些家长害怕出事故,不准孩子在家玩剪刀,这种与幼儿园不同的做法使孩子苦恼。为此,我进行了家访,向家长宣传幼儿早用剪刀的好处,说明我已教会孩子握剪刀、用剪刀、放剪刀的方法,一般是不会出事故的,请他们放心。同时,我又让孩子们把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玩的权利。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家长规定孩子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玩,生怕累着孩子,更怕孩子出意外。于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被剥夺了,大人们还美名其曰“一切为了孩子”。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是“太阳”,被几代人围着转。家长们为孩子操碎了心,能为孩子想到的都为其准备好了,绝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结果,孩子只能坐享其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为防止孩子发生意外事故,家长们更是不给其一点实践活动的自由。孩子们成了生活在真空里的人,严重脱离现实,…  相似文献   

20.
以前的孩子苦于无钱买书,只能望书兴叹;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则苦于书架上的书吸引不了孩子,孩子们购买时兴致勃勃,回家后却常常是束之高阁。当教师和家长为孩子不爱看书而犯愁时,孩子们却正为如何作文而苦思冥想,一到作文课就高度紧张。如何引导孩子们爱看书,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作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