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报刊已近3000种,却明显暴露出趋于雷同化的问题。无论是日报、晚报,还是早报、都市报等,均无一例外地选择“大而全”的办报思路,给人“千报一面”之感,从内容到形式,很难用不同的特点将它们清楚地区分开来。体现在版面上,无非是新闻+副刊+专刊的模式。各家报纸不仅版面设置大同小异,连风格定位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所载的新闻内容也差不多一样,独家新闻是越来越少。一些报纸虽然极力想保持独家新闻的比例,在深度上的功夫又明显地不足。以至让现在的读者面对越来越多的报纸却不知选择哪一种,因为这种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晚报版面的经营特点——新·杂·广任何一个版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综合体。晚报版面的潜力在哪里?我们首先从两个比较分析来看它内容上的经营特点。(一) 晚报区别于日报——让日报截稿后至晚报截稿前的新闻成为版面重点。晚报、日报都是传播新闻的报纸。在日报也出现大量社会新闻的情况下,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3.
马扬 《军事记者》2003,(8):39-3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和产业的飞速发展,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包装也变得越来越讲究。以日报为主体的机关报逐步形成了日报风格,以晚报为主体的报纸逐步形成了晚报的风格,以都市报为主体的报纸逐步形成了都市报的风格,而经济、体育、娱乐等“行业”报纸也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风格。抛开报纸版面的风格划分,不管是传统的报纸,还是新办的报纸,都有许多共性的追求。也就是说,无论哪种报纸的版面风格,都在努力遵循能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原则。版面风格无论属于什么流派,都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统与时…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确定的前提下,都市类报纸创造竞争优势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要么比竞争对手更经济地满足读者。没有第三条途径! 价格推动成本:从更廉价到更经济 各地都市报的崛起主要靠更出色,对手是当地晚报。都市报学走了传统晚报的看家本领,像晚报的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像以批评报道冲击市场等等。再增加硬新闻,做到“大信息量”;增加服务性报道,做到“强综合性”。在这种“新闻纸加实用纸”的对照下,那些固守“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消遣”的传统晚报,就明显信息量不足了。 继都市报而起又有…  相似文献   

5.
钱江晚报从2000年7月起,组建“新闻110”采访组,全方位全天候24小时出动采访,“有讯必接,有难必帮”,突发事、紧要事、有趣事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一篇篇鲜活新闻走上版面。 乍一看,“新闻110”只是一种采集新闻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实际上,它带来的新闻观念的变革更值得重视。 一、新闻比拼速度 报纸竞争日益激烈,在版面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让有价值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登上版面。钱江晚报组建“新闻110”采访组的立足点也在于此。 抢新闻是报纸与生俱来的属性。前几年,在晚报或都市报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新闻版面还允许有几篇几天前的…  相似文献   

6.
陆应铸 《新闻通讯》2011,(10):58-59
副刊是一份综合性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界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报纸靠新闻“打天下”,靠副刊“守天下”。报纸新闻做得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可以抢得更多的份额.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副刊做得好则可以留住更多的读者,巩固既有市场。实践证明,副刊不“副”,在新的办报条件下,副刊的内容、题材不断地丰富、延展,副刊的构架、形式也在不断地重组、刷新,许多得到市场认可的晚报、都市报,副刊版面富有创意.稿源充裕,名家荟萃,夺人眼球。种种迹象表明,报纸副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试以包括《盐城晚报》在内的晚报、都市报为例,谈谈副刊文学性延展与旨趣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字面上看,“晚报”与“日报”的区别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问题,其实在现实中,人们对晚报的期待并不是只弥补一个“时间差”,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晚报”的内容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和理解,这就是一再被人们所提起的“再软些”、“再短些”、“再近些”等要求,一句话,晚报应该更贴近普通群众和广大读者的生活,毫无疑问,晚报的这些特点也应该在副刊上得到充分体现。那么,读者希望在晚报副刊上读到什么样的文章呢?(一)篇幅相对短小。由于报纸的版面限制,再加上报纸读者的特殊阅读方式,任何性质报纸的副刊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和百姓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新闻不但在传统的专业财经报纸和综合型日报中常见,在都市报和晚报中,经济新闻也获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设了专门的经济新闻版面。作为地市级晚报的《秦皇岛晚报》,也顺应报业发展的潮流,在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后,适时推出了专门刊载经济新闻的经济生活版。  相似文献   

9.
时评热的思考——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全国报纸出现了一股“时评热”,各家报纸纷纷拿出一定的版面空间给时评。一些晚报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作用。《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有成绩。  相似文献   

10.
晚报和日报除了出报时间不同这一区别外,差异主要有三点。其一,整体版面风格不同。日报一般是对开大报,文章篇幅较长,版面编排齐整有序,给人感觉端庄严肃;而晚报大多是四开小报,文章短小精悍,版面活泼富有节奏感。其二,内容结构不同。日报以硬新闻为主,娱乐消遣的软新闻为辅;晚报则相反,以娱乐消遣类的副刊为其龙头产品,补日报之不足。其三,新闻写作方式不同。日报以其大文章和深度报道见长,整个版面往往只围绕一件事情进行报道,风格硬朗;而晚报则将新闻“软化”、“短化”,版面就像一个大拼盘,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1.
笔者前不久收到一条彩信,打开一看,是《体坛周报》手机报的样刊,较之目前见到的其他日报陛质的手机报来说,这份样刊更具有杂志性——抛开版面和材质不谈,众所周知,最初的杂志形式和报纸差不多,几乎没什么分别,后来,报纸渐渐趋于刊载时效性强的新闻,杂志则侧重一些深度报道文章,在时效和内容上区别越来越大,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明晰地分开。  相似文献   

12.
提高报纸质量,关键是报纸的定位,试看当今的晚报“豪门”,海派、京派、粤派、浙派哪一家不是定位准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特点和鲜明的晚报特色,才独步报林,称霸市场?办报实践告诉我们,抓住“三特”是办好晚报的唯一途径。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晚报塑造形象的根本加入WTO后,过去那种以等级观念办报的意识,已被以市场价值为取向、以读者为核心的竞争价值观所取代。如今的报纸,在办报理念上,日报与晚报、行业报与都市报的差别越来越小。因此,只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报纸,才能被读者接纳。在这一点上,《大同晚报》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以受众需要为取向,从报纸的形式与内容入手,不断调整新闻结构,刷新版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刊十年来,《大同晚报》几乎年年改版,其目的就是按照新闻规律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淡化日报特点,突出民生民情的关注,真正把《大同晚报》办成一张老百姓喜欢的报纸。浓郁的地方特点,是晚报赖以生存的土壤地域性报纸,因受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想在综合性报纸中与强手对垒,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地域性报纸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打好本地牌。近年来,一些省级报纸跨地域来大同办报,竞争中,《大同晚报》非但没有垮下,反而愈战...  相似文献   

13.
晚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报纸,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一种报纸不同于另一种报纸的质的规定性,它决定于报纸的读者对象和不同分工,同时又规定和制约着报纸的宣传内容、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可以说,这是任何一张报纸能否办出特色的重要前提。 那么什么叫晚报呢?顾名思义,晚报的主要特点,就在“晚”字上。正如老报人赵超构先生所说的:“日报出版以后,到了晚上还有许多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新闻发生。白天本地发生什么大事,有些什么新闻,可以在晚报上看到。所以‘晚’字这个特点是日报抢不去的。这也是晚报最主要的特色。”赵超构在强…  相似文献   

14.
孙佩玲 《新闻实践》2011,(10):62-64
与新媒体相比,报纸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性、权威性,而报纸的权威性又突出体现在时政新闻报道上。为了提升权威性,都市报也纷纷扩充版面加强时政新闻的报道。都市报确立主流地位的必争领域 定位“市民生活报”的都市报素以其内容可读性、形式多样性、叙事平民性、版面活泼性的特点而广受百姓喜爱,也曾因此创造了报业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当下,全国报纸正进入一个“厚报”时代,从当初单一的各级机关报薄薄的版面到各级各类都市报、晚报、商报、时报和其他专业报纸厚厚的版面,谱写了我国报业改革新的篇章,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6.
据4月8日新华网报道:当日4时,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份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最大的区别,一是文图并茂,是原模原样的报纸,可作报纸翻,而非文本新闻;二是有朗读功能,可作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作为信息消费产品的新闻,其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综观一座城市的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等报纸,目前已很难找出独家新闻。新闻竞争中的同质化现象和晚报如何应对同质化竞争是本文要讨论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一种鲜明区别于传统新闻评论而又明显不属于杂文范畴的“新闻时评”,在全国各地的晚报、都市报和网络上骤然兴起,风行开来。《南方都市报》不仅每天以两个版面的大容量不间断推出,更创造了“时评社论”这一新鲜形式,赋予经典社论全新的生命和内涵。“新闻时  相似文献   

19.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行业报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报道角度更专业,内容更具深度。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报业竞争的结果,一个是行业报特性所决定。如今,报业竞争非常激烈,各报抢新闻的势头也愈演愈烈,不仅有日报、晚报,还出现了午报、晨报,可以说新闻时时在发生,报纸时效性也在步步提高。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读者可以从多个新闻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进程,于是,有人说,行业报在时效性上与日报、晚报相差甚远。还有什么必要放“马后炮”呢?  相似文献   

20.
伴随新闻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新闻媒体走向市场进程的加快,长期受到“冷落”的社会新闻“摇身一变”,“身价陡涨”。大批晚报、周末报的勃兴和都市报的崛起,不仅让社会新闻在这些报纸中正儿八经地坐上了“正席”,成了“主角”,连行业报、专业报甚至党委机关报也纷纷调整结构,腾出版面,为更多的社会新闻走进报纸大开绿灯。 应该说,社会新闻地位的不断变化和数量的急剧增多,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可喜的进步,是新闻改革的一种成功的标志,也是新闻媒体走向市场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然而,当大量社会新闻昂首阔步走进媒体的时候,也带来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