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人的心     
他爱上那个女孩的情形,仿佛一个小从前的一女孩曾经是他的学生,在很年轻的外她的沉静温柔仿佛能够包容一切。作他们间是很普通的关系,她仰尊敬而体贴。而他看她,只是很普通甚至因为她并不很出色,没有问题出在他的一次长达半年的出差。她细心地也许是也并没有特别的但他还是着了  相似文献   

2.
学者冯天瑜     
冯天瑜其貌不扬,但有个突出的特征——他的那双大眼睛。且由于他天顶上脱发太早,这双大眼睛就更为凸出。也因为这双大眼睛,他便显得很天真,显得很随和也很质朴。他当然是个很随和的人啦,不过你可不要上当,他也是很有原则的。他很原则,体现在他不愿为官上。像他这样的人,是进可为官,退可为学的。可是他不愿为官,而且弃过官,只是一心向学,不入仕途而走学途。这一段经历他不愿对人提起。  相似文献   

3.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很恬淡、很朴素的人,《平屋杂文》这个书名颇能体现他的中和风格。这个书名也自然地让我们想起作者的名字:夏丐尊。然而这个很平和而且信佛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是非正义感的人,更是一个有骨气的出版家。在上海沦陷时期,他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曾在日本留过学的他拒绝用日语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他是很独特的“这一个”。独特在于他是一个教育家兼出版家。教育和出版是他先后安身立命之所和安心立命之处。夏丐尊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清末秀才出身,1905-1907年间曾留学日本,虽然有过留学的经历,夏却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因为他一生不曾有过一张文凭。留学归来后至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以前,  相似文献   

5.
刘瑞旗主导的奥运故事是一次疯狂的举动,他的高调通过低调展现,他的低调通过事件展现,他带动了一个营销的另类组织,更是带动了一个另类的传播运动。恒源祥很另类,从领导者到市场英雄全部都很另类。写它,就要自己先是很神经,然后很另类,否则你很难写出恒源祥这个看起来很谦虚其实是进攻性很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是英国作家,他是一个很幽默,很有智慧的人。 有一次,狄更斯在一条清清的小河边垂钓,运气不错,钓了许多鱼。第二天,他又到这条河边钓鱼。旁边有一个人一直在看着他钓鱼,狄更斯以为这个人也是江畔钓徒,就向他讲述自己的好运气。他对这个人说:“昨天我的运气真不错,鱼儿们都来我这儿,过一会儿就上钩。我一会儿钓到一条鲫鱼,过一会儿又钓到一条大鲤鱼,一  相似文献   

7.
1987年盛夏,我从宝鸡回陕西日报社。一天天黑,我看见王安民和爱人在院子乘凉,他在一架竹躺椅上仰躺着,爱人手单拿着把竹扇,陪着王安民说话。我亲热地唤了声:“民兄!”他抓住我伸出的手,握得很紧。我问他:“最近身体好吗?”他苦笑了一下,说:“腰疼,没上班。”见到老友,他很高兴,黑亮的眼睛望着我。看得出他病得很寂寞,很心急。听有的同志对我说,报社为照顾他的身体,让他一天只上半天班。我知道他的秉性,勤于工作,认真负责。他的字写得很好。他编的稿件,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清抄的,标点符号都标得很准。他的字写得很小,很是匀溜,看他的稿子,那真是一种书法艺术的享受。他的书籍也多,特別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著作,比我们的一批年轻编辑记者多。我对医学是外行,听他简单说了病痛,我也分析不出个子卯。我说:“你甭急,好好看病。”正说话间,由报社刚调到省教育厅工作的杨建国同志也来了。王安民和杨建国是好友,亦是同学,两人玩笑了一阵儿“野话”,我同杨建国便和他告別了。临走,他又一次握  相似文献   

8.
王毓 《档案管理》1999,118(3):37-38
曹操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他平定了三郡乌丸,统一了北方,很有雄才大略.  相似文献   

9.
伊萨克·牛顿(lsaac Newton)一六四二年生于英国林肯郡格兰汉镇附近的农村。父亲是个忠厚、勤俭的农夫,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抛下孤儿寡妇,生活贫困,年轻的母亲不久就与当地一位牧师结了婚。小牛顿只好寄居在外祖母家中。外祖母很疼爱这个孤儿,并把他送进学校读书。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性格腼腆而孤辟,学习很吃力,又常受到同学的欺凌。老师对他却很同情、很关心,常鼓励他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0.
认识老大苏秋萍已经20年了。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广告圈的前辈,华文广告界的领袖人物。我们都叫他Peter Soh.老板请他来给公司做创意顾问,领导我们做奥迪专案,那个时候,我倒觉得他更像很有点背景的黑道老大,气场极强。但是一说起奥迪创意要怎么做时,他是又准又狠又张扬。原来,他的黑道是在创意,同时把策略都一起霸走。我看到一种做创意的自信。他说什么,做什么,客户就会买单什么。当时是羡慕不妒忌也不恨,就觉得他赚钱很容易,就写几个标题,一点文案和最后的提案,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来自一个很有趣的人。作品中,他在云端,思索着与经济有关的世界。在《云端经济学》中,吴建雄展现的是一种“不设限”的发展模式,即在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发市场的剩余价值。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他的文字还是人生经历都在试图告诉我们人生同样可以做到“不设限”。  相似文献   

12.
王揖同志去世了,近五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友就这样匆匆离开我们了。大约在他去世的两个星期之前,他曾经两次到我家里来,和我谈到他最近工作的情况。一次谈到他负责筹备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就是纪念延安时期同在延安城东清凉山工作的《解放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和出版局等单位的一个纪念馆。他说这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已经快好了,10月就叫以开馆了。他还拿来了他最近写成的两篇文章给我看。一篇是讲延安《新中华报》的创办经过,一篇是讲延安《解放日报》在1942年是怎样进行改革的。他很高兴地告诉我,总算把他在延安工作期间这两件大事写出来了。还有一次是同我谈到筹建新闻中心大楼的问题。他当时很乐观地告诉我,新闻大楼的修建方案已经经国务院和书记处的同志批准了,已经送到北京市政府去了,很快北京市政府就要开会把这个事情敲定了。这两次谈话他心情很愉快、很开朗,回想起来,情景宛如昨日。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诀别谈话,而他的两篇文章竟是最后遗作,那个新闻中心大楼也成了他未竟的遗愿!我知道他犯病人医院是在他入院以后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13.
我所认识的于鸣镝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10月17日惊闻于鸣镝先生仙逝,很是惊讶,继而遗憾.惊讶的是,2005年10月还听我哥哥毛赣鸣说他去了一趟大连,并到于老先生的府上拜访了他,我还看到了他们在于家客厅拍摄的合影,看上去他是一个很健康的老人,一副斯斯文文的学者模样.  相似文献   

14.
平素的陈荣华很谦虚,一口一个段老师。他喜欢倾听,一看就是一个索取型的,呵,因此说到印象便是感觉很令人舒服,明显属于情商很高的那种。他大学毕业就在海尔工作,那是个训练营,应该在职业上打了很好的底子,后来就进入了太阳能热水器行  相似文献   

15.
彭翼仲是中国新闻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位报人。他的一生事迹,和他的办报活动,都颇具戏剧性。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的办报活动很有特色。不仅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新闻界和他的受众中起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他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6.
看样子,他的个头足有一米八几,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很斯文。在宝应县汜水镇,人们不呼他的大名许道海,而亲热地叫他“大个子记者”。说他是记者,他确实是《中国乡镇企业报》、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德国孩子跟中国孩子作个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孩子长得很大了还像个孩子。而德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大人。安东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爷爷奶奶的房子和我们海边的房子挨得很近。一天,他跟着他爷爷奶奶来到  相似文献   

18.
诗人曾卓     
诗人曾卓有一个突出的额头。或者说,一个很特别的前额。这是一个诗人的额头,是诗的象征,智慧的象征。他是一个思想者,曾经有人以此为题给他拍摄过照片。而他同时是古道热肠的一个人,一个敢于说话的人。因为热心肠,他最肯帮助人。他曾经为老年徐迟找了一位助手,使得徐迟在晚年多了一分快乐。也因为热心肠,我也才能经常地向他请益。《闻一多全集》参评国家图书奖,需要有专家的推荐意见,因为近便,也因为闻一多是诗人他也是诗人,我想到了曾经拜访过的他。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于是我知  相似文献   

19.
骑兵连     
《全国新书目》2013,(8):51-53
节选:传说之马 那声马嘶是在太阳拱破晨雾时响起来的,成天在睡梦中隐约感到有一片蹄声滑过。马蹄碎乱不堪,时而从他的心口越过,时而撞在他的身上。他感到内心剧烈疼痛,好几次都从梦中被那匹马惊醒。他坐起来,寻找着那匹马的声音,可是那声马嘶却总在他醒来时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似的。那匹马在梦中的样子,很怪也很忧郁。它的目光如电,闪射着尖锐光线。成天一想起那双眼睛,就有些莫名的心惊。他相信梦中见到的马匹是真的,因为奶奶说过,  相似文献   

20.
作家的戒指林夕 朋友带我去拜访一位作家。据说他的阅历颇为丰富,去过西藏,游历过欧洲,在日本也待过几年。他研究的专业是古汉语,对藏文、日文等也颇有研究,业内很有名气。后来他改行当作家了,而且是专写言情小说的通俗作家,我们因此也得以相识。 见面寒暄之后,我意外地发现那双很男人的手上除了大拇指外,每只手指上都带着一枚镶嵌珠宝的戒指,很耀眼,很不相称。我忍了几忍,最后还是忍不住,提出心中的疑惑。作家一听就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