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量的颜色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也是一种物质形态,它属于特殊的客观存在。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来自人们的认知经验,而人们所在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造就了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相异。论文在莱科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之下,以“红”“绿”“白”三色为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丰富的英汉语料,分析“红”“绿”“白”这三种基本颜色词在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使用的异同,同时也分析了这些表达异同下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在以英汉“红”“绿”“白”为源域的概念隐喻中,所映射的目标域既有相同也有相异。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来说,它对基本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目的域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实践上来说,对英汉颜色基本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能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深刻地理解颜色词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文化内涵,笔者通过举例,从“汉语和英语中‘红’共有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相反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独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相似与不同的文化内涵,为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英汉颜色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对缤纷的颜色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涵义,从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颜色词汇。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颜色词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文化涵义。这就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词方面既有对应性的一面,又有非对应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同一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说明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注意颜色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准确译出“颜”外之意。  相似文献   

5.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十分丰富,应用甚广,但由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词在使用时也呈现出相应的文化差异性。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分析起,并以常见的几种英汉颜色词在互译时的差异为例,来说明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应考虑文化对语言的影响。防止因“类推”而造成的误解,这对翻译工作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6.
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丰富多彩的颜色打交道。并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成为了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颜色认知的共同之处主要反映在语言上,即虽然各种语言表达颜色的词汇数量差别较大,但是表达颜色的基本词汇,如黑、白、红、橙、黄、绿、蓝等,在很多语言中都是相通的。然而,由于受各民族及各地区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颜色词语有时又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带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本文主要以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为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从英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出发,对中英文颜色词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英汉颜色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里经常使用有关“黄”“蓝”的颜色词。该文通过大量英汉“黄”“蓝”颜色词的例子揭示出两种颜色词丈化内涵的不对等性:在汉语里,“蓝”没有什么联想意义,但在英语里,“蓝”有表示纯洁、高贵的正面含义和表示沮丧、淫秽的反面含义:在英语里,“黄”有表示财富、荣誉的正面含义和表示嫉妒、懦弱和警告等反面含义,而在汉语里,“黄”表示荣耀和高贵,“黄”的淫秽贬义来自于其他文化。  相似文献   

8.
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差异较大,同一颜色词在这两种语言中所表达出的文化内涵有时相去甚远。因而颜色词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误点,也成为英汉互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从英汉颜色词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入手,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翻译的影响,强调了在翻译中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性,并试图探究翻译英汉颜色词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由于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不对应现象。本文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主要介绍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颜色词存在的不对应现象,以及英汉互译时要进行语言的转移以达到两种语言在所表达意思上的对应。本文主要从颜色词方面举例说明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及在翻译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强调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并运用大量例子,说明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含义的许多不同。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社会涵义,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