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点扫描:科技说明文阅读是中考中的必要内容。从近年来的中考试卷看.科技说明文阅读主要有以下考点:(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3)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阐释.对文章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能作点赏析;(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  相似文献   

2.
[考点内容解说]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说明对象本质特征. 2.分析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意说明 本篇教学设计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围绕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人物、情节等,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及结尾的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4.
说明文阅读     
【聚焦考点】 说明文考查的要点主要包括:把握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辨析文章所使用的说明顺序;正确辨识说明方法,并能正确理解与运用;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揣摩重点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整合说明信息,概括说明要点;联系文章与实际生活说看法,提建议,说创意,拿方案,作补充。  相似文献   

5.
[招数指津]常言道“文好一半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标题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闻名的大作家,还是无名的小作者.都十分注意在文章标题上下功夫。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文章时,通过解读文章的标题来理解文章,便成了一个好方法。怎样通过对标题的研究来理解文章呢?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8,(10):23-31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阅读和考查有明确的要求,综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理清说明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2.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阅读考查的重点是阅读能力 ,而不是阅读知识 ,是阅读理解能力 ,而不是记忆和识别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整体感知 ,抓住文章的层次结构去理清文章思路。对说明文阅读语段的整体感悟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 ,理清说明文的结构、线索 ,明确是知识介绍还是说明事物或说明事理 ,这样更有助于整体把握文章。例如 :《死海不死》是介绍咸水湖知识的说明文 ,可按介绍死海的特征、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 ,把文章分成四部分去理解、分析。《统筹方法》为了达到普及和推广之目的 ,先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 ,后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范围 ,进而说明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课文清楚、完整地讲述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全文采用“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晰,运用举例、对比等说明方法,突出了激光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展现了激光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正确书写“溅、啪、震”等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中的要点,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掌握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9.
史峰 《小学生》2010,(7):22-22
说明顺序是说明文的行文“脉络”,只有顾序清楚,文章才会顺畅。不同的说明文需要选用不同的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10.
康静 《广东教育》2008,(3):23-25
2007年广东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笔者认为,若考查这一内容,可能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分析文章的主体结构,划分层次;按事件或过程排序;预测上下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1.说明文的复习要求 ①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②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相似文献   

12.
词语巧使     
李军 《学语文(初中版)》2005,(7):10-13,114-115
1.理解掌握“文章示例”所列文章中的常用词语;  相似文献   

13.
2014年语文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阅读题题干中多次出现的“分析”的要求很值得我们仔细分析、思考。考试说明上明确指出,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分析综合”在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邹国如 《高中生》2012,(6):32-33
一、从首段找主题句 义章的首段通常是全文的关键.因为它常常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后文对此段进一步解释说明,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一般是具体的事例和信息。考生在捕捉文章的主题句时,应该对包含主题句的段落进行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些自主命题省份和直辖市的英语高考中,阅读理解共50分,是占分最多的一个大题。做阅读理解时,有的同学在找依据时,看见一个选项是文章中的原话时就选它.往往出错。因此。同学们要走出阅读理解的误区。下面通过几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常有辨别说明方法和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之类的考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平时阅读说明文时,了解和辨析说明的方法,采取有效手段,准确把握说明的方法及作用。一、整体把握,着重体会说明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融会在文章中,与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要通过  相似文献   

17.
阳芹 《考试周刊》2015,(40):94-95
以往对"のだ"的研究,没有注意到语体上的差异,只是在句子的层面进行探讨。本文从篇章的层面,从日本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方面,通过对实际用例的分析,就"のだ"在文章表达中的意义,即说明主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唤起读者的共鸣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试标准】 1.明确一篇说明文或相关文段的说明对象。2.能迅速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3能简要概括全文或相关文段的主要内容。4.准确识别和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并能体会其作用。5.区分和运用时间、空间、逻辑等三种说明顺序。6.把握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说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茶贵清香文贵新。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卷一》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有创新”也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出新呢?考试说明讲得很清楚: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普类文章的教学.许多教师会走进这样两大误区:第一.在课堂中大讲特讲科学发展的知识.不走进课文.不进行语言训练.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课堂就遮挡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是“读文”.而不是“科普”。第二.有的老师认为科普类文章的教学.就得讲说明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