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阳 《体育教学》2002,(6):31-31
在学校体育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遇到学生学习态度“冷”与“热”的“病症”。这时,我们常能观察或觉察到学生对所练习的项目内容,有的是热情奔放,有的积极认真,有的表现冷淡、缺乏主动积极性,有的则表现胆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望”诊与“闻”诊直接得到的学生外显性反应;接着,教师通过询问某些同学关于练习的意见,了解练习是不是适宜、难度是不是太大,或者练习设计的形式是否合适,以及身体感觉如何等情况,这便是“问”诊了;至于“切”诊,则是当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上前把住同学的脉搏,测量同学的心率次数,以便了…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性规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体育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体育教学主体的活动具有双向性,师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体育教学过程的发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与客体体育教学中所谓的“主体”和“客体”,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者”和“对象”。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影响(指置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教师把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活动。教学过程中“单边”行为代替了“双边”活动,老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而“新课标”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索,合作探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浅谈"参与式"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落实和体现;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而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生物模式教学——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生理变化规律来组织教学。只是一味地强调教师管理,忽视学生这一“主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现代教学论和体操学科的特点、体操的健身价值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体操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文性”观念的理论依据,以及怎样在体操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文性”思想。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体育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根植于体育教学情境的动态复杂性、不确定性,与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学术研究相比较,发生了从自我遮蔽到主动介入、从外求规律到反思自我、从专门探究到日常层面的转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整合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教师研究”应着力建构教学信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三位一体的积极的“教学自我”。  相似文献   

7.
浅谈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程进行和内容结构来看,教程是以准备活动——主教材的教学和练习——放松整理活动为顺序进行的,运动技术教学贯穿其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可以判断这个教学过程是以运动技术的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的规律为主线来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1.“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内容 (1)“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特征:①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回顾教学情况,更重要的在于教师主体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根据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方案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组织措施等,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②“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两个主要目的。“反思性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师不仅学习教学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③“反思性教学”可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作为教师,其职业道德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互助教学法"在高校初级三路长拳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初级三路长拳进行了“互助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互助教学”优于常规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意识,使教学中的双边活动更为积极、主动,对技术动作水平的学习和形成新的教学观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成功体育”还是“快乐体育”,它们在教学在的基本特点是“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让学生在自我选择和自主练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其中的“多活动”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针对个体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允分利用教学时间,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试谈"快乐体育"和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今天,“快乐体育”和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两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快乐体育和挫折教育的关系及如何实施快乐体育和挫折教育等方面来阐述两者的重要特征及应用,目的是使它们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它们的不同功能,同时又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溢彰。  相似文献   

12.
从“快乐体育”思想的实质及内涵入手,结合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滑坡的现状,采用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论证法,分析和探讨了在中小学体操教学中如何正确地渗透“快乐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身体智慧"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阐述“身体智慧”的概念入手,通过诸多实例的分析,论述了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是发展“身体智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指出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智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谈谈体育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伟 《体育教学》2003,(2):30-30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处理画面的技法,它是指在画面上特意留下一大块空白处,看了使人产生联想,从而产生更丰富的美感,更悠远的体验。把美术中这种“留白”艺术迁移至体育教学中,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想象,留出一点空间给学生自由发展。学生在自由想象、探索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身体体验和心理感受,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留白”艺术的教学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有更强的自主实践能力,让老师的教学更符合现代教学的需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体育教学中开发“留白”艺术,要符合以下五方…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环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科书和一些体育学术论文中常常看到关于“三基教学”(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术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的提法,而在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却只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没有了基本技术教学的字眼。为此,许多体育教师产生了疑惑、争论和认识上的分歧。所以,有必要理清什么是技术,什么是技能,什么是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7.
蒋毅 《体育师友》2005,(6):23-23
来稿对有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谓“有效教学”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是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具有实效的教学。“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篮球教学中采用"限制法"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是中小学生开展比较广泛的活动,但笔者在教学、比赛实践中发现,学生常常发挥不出正常水平,打不出赏心悦目的配合。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在教学训练中采取“限制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限制法”就是在学习运动技、战术时,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从外界对学生的动作方向、范围和运动时机、位置进行限制,通过控制某些动作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要求的动作上,增加正确信息的感知度,使错误反应不能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因而提高了练习质量,加快了运动技能形成。间上篮时,队员常常控制不住身体重心,前冲过大,…  相似文献   

19.
“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给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目前改革开放的要求格格不入。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忽视了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在教学中很少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20.
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扬教学民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学民主是建立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基础上的,其鲜明的特征用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话说就是“教师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商量什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传统体育教学重要弊端之一,就是师道尊严,缺乏教学民主。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被严格限制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设计,从课堂教学中讲解什么、示范什么到练习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