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     
儿子不同意母亲想让年轻的儿子娶一位大龄富姐,儿子不同意。“你对她哪方面不满意呢?”母亲问。“她的过去。”儿子回答说。“她的过去是无可非议的。”母亲反驳道。“我不否认这点,”儿子辩解说,“但是,她的过去对我来讲太长了。”超重弗朗索瓦兹跟着母亲一起到邮局寄信。信封上已贴好一张邮票,但它显然是重了些。邮局职员称重后说:“夫人,您的信太重了,应该再贴一张邮票。”这时,弗朗索瓦兹扬头对母亲说:“妈妈,如果我们再贴一张邮票,这封信不是更重了吗?”事出有因海伦:汤姆,每逢我唱歌的时候,你都要躲到阳台上去,难道你不喜欢我引吭高…  相似文献   

2.
继200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80岁高龄的瑞典籍汗学家马悦然先生的《另一种乡愁》,迄今10年过去了。马老的乡愁又增10年。何为“乡愁”?马老在《另一种乡愁·弟弟的海行》中写道:“四五岁时,妈妈给我念过一部名为《弟弟的海行》的童话组诗,那本书的插图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名字恰巧和我一样,也叫悦然,跟他最亲爱的玩具熊划船剑中国……我通过《弟弟的海行》才知道有中国这个大国。”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00,(2):62-63
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看黄永玉先生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着齐飞大雁的国画,空白处题一行大字:“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幅画传达出的执的乡愁,曾让我久久驻足。后来我又读到他在欧洲停留期间写下的字,不仅仅是乡愁。  相似文献   

4.
力量的平衡     
我在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负责人。我的母亲参加了许多次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声名显赫的好莱坞。我母亲看了我那首小诗后,禁不住哭了。她说:“巴迪,这首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不好意思地、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母亲对我大加夸奖,“噢,这首诗简直是天才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强悍     
母亲是在沙发上老去的。她一点点向一侧歪,神志像是被空气里的冷逼出了体外。茫然了大概两秒钟,不知要倒向哪个方向,然后,缓慢地倒在左边沙发的扶手上。没有人打扰她。这是她一天中最安详的时光。她的口水流成一根亮线,亮线成了水珠,滴在了枕住她的头的左手臂上。母亲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老了。这就是母亲给我的印象。这像是一场梦。这个图景,令我吃惊。它令我震动不小。母亲沉溺了大概十来分钟后,动了一下。橘色的沙发也扭动了一下,然后母亲再次进入深深的沉睡中。  相似文献   

6.
古远清 《寻根》2006,(2):103-106
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中,曾用风趣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经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关于头一句,他这样解释:“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歇着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相似文献   

7.
正一我相信缘分。我与台湾著名学者金荣华先生,中间隔着浅浅的海峡。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上帝安排我们成了同道。论年岁,我徒长他三岁,自然是兄长;论学问,他比我优秀得多,不能相提并论,故我一直称他为先生。我与金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亦师亦友。人的一生中,有些记忆是无法磨灭的。我与金先生初次见面的情景,时隔30年,至今还清晰地铭记在心。那是1986年夏,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应中  相似文献   

8.
姜月婵 《世界文化》2023,(12):37-41
<正>安妮·埃尔诺(Annie Eraux,1940—)是当代法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法国历史上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走不出我的黑夜》(Je ne suis pas sortiedemanuit)一书是埃尔诺在母亲生病期间写在“未注明日期的纸片”上的有关母亲日常言行的“日记”,书名取自母亲最后写给朋友的一句话——“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埃尔诺在母亲去世10多年后决定原封不动地出版这些日记,希望借此告别曾经的悲伤、纠结和苦痛。  相似文献   

9.
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你们的妈妈会非常高兴的。”从父亲说话的语气中,我俩都猜出了他在想什么:母亲整日操劳,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清洗全家的衣物,但她对所做的一切,没有一句怨言。她平时很少笑,但她笑起来却是那样的开心,我们都会被她的笑声所感染…  相似文献   

10.
我父亲是个中国学者,母亲是比利时一个古老家族的后代。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尽管有些中国人把我看作是“混血儿”。在学校里,同学们往往叫我“黄色的杂种”。我的家庭的的确确是个国际大家庭。据最近的统计,我父亲的中国家族有一百零二人;我丈夫的印度家族有四百多人。我没有统计我母亲的比利时家族,因为在1909年母亲嫁给我的中国父亲后,他们对母亲就不友好。当我在比利时上学时,他们认为我是一只从树林里出来的欧亚杂交的猫鼬。我的美国家里有一个十八岁的外孙女。  相似文献   

11.
15朵玫瑰     
我收到平生第一束玫瑰,才发现,这束玫瑰代表的是别离。我不会忘记那天的雨,雨很大,也很急,我喘息着从这头走到那头,找一个避雨的空地,湿湿地贴在我身上的白色衣裙,让我脸红又难堪,还好,是在雨里。我挤上了一辆公车,车里的暖气吹得我头发晕。我感觉每个人都在看着我,看我湿淋淋地贴着身体的白衣,泄露出了我的难堪和难过。有个人挤过来,悄悄地挡住了我,反手递给我一件外套。他的声音柔软而好听,他说:披上吧,小心感冒。我感激地接过了他的外套,披在身上,弥漫在我鼻间的是他的味道。我的心跳,在他外套的包围里怦然,一下、…  相似文献   

12.
一 提起炼铁,总有一缕淡淡的乡愁挥之不去.这曾是我又爱又恨的地方,浸透着我童年的所有美好抑或是苦涩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美国母亲节     
美国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在这一天,母亲已经故世的人常常佩戴白色的石竹花,母亲还活着的人则佩戴粉红色的石竹花。1907年,“母亲节”首次的庆祝仪式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特意为母亲们做了一次礼拜。这是由宾夕法尼亚州的安娜·贾维斯开创的,随即迅速流传开了。1914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发布了一项公告,下令在“母亲节”这一天,公共建筑上都要升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14.
林长华 《寻根》2020,(2):44-48
日前,福建东山岛密友朱先生通过微信发来民国时期他母亲和祖母在新加坡谋生的“大字”照片。笔者随即前往东山岛宅山村采访朱先生的母亲——出生于1926年的归侨谢美英,聆听她的“过番”往事。老人年龄虽高,视力、听力、记忆力却俱佳。她说,“大字”是过去东山岛华侨对护照的俗称,当年东山岛华侨就是用这种“大字”往返新加坡的。“这本‘大字’是1942年年初我母亲何白玉从新加坡回国时带来的。我也有一本,姓氏被写错了。”  相似文献   

15.
糕团与江南     
阎峰 《寻根》2002,(2):14-17
湿润的季风雨从东边海上来,一落江南就是七千年。风风雨雨,化为江南晶莹璀璨的稻米,和说不尽的江南稻作化。这米,胚芽于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圆熟为魏晋之后兴盛起来的江南每张小小餐桌上的主食。连水,也以米为魂,化为甜蜜醇厚的江南米酒,“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江南和江南的米,在嘴边为饭,肠中为酒,在心里,则是无尽的乡愁;所以才有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四韵》那么深挚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最先接触外国美术史的时候,有一幅名为<灯光下的母与子>的油画作品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重新回到母爱暖暖的光阴之中,那一点一滴的颜色,那一张一驰的笔锋撩动我眷眷的乡思之念.那是刚步入社会被乡愁折磨得失眠的夜晚,拧亮柔和的台灯,仿佛成了那位饱经沧桑母亲怀中睡得很香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流泪的故事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的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拢住,“再跟妈亲亲,妈要出国。”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泪水。一坐进出租车里,妻子便号啕大哭起来,身子在车座上匍匐、滑动,我一面Aizhen,mywife,diedlastwinteraftershehadbeentormentedbyl…  相似文献   

18.
卖山药     
袁泉 《大理文化》2006,(1):44-45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不错。在农村,孩子稍大一些,就得学着先干活。我,自然也不例外。小学刚毕业,能算几个数了,便跟着母亲学着卖菜。记得第一次上街卖菜,是出卖十斤山药。这山药是自家种的。清早,还在家里,母亲便教我些基本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炼铁,总有一缕淡淡的乡愁挥之不去。这曾是我又爱又恨的地方,浸透着我童年的所有美好抑或是苦涩的记忆。二十多年后,当我以审视的目光重新看她时,惊喜  相似文献   

20.
月是故乡明     
李元洛 《寻根》2001,(1):61-64
中华民族是一个恋月爱月的民族。一轮明月,诞生在远古幽奇浪漫的神话传说里,升起在遥远的《诗经》的《陈风·月出》篇之中,照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心上。走遍五洲四海,遍历海角天涯,世界上大约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子民,像中华民族这样对明月一往情深的了。 高高在上的明月,在恋人的心中是团圆与美好的象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人早就弹奏过这一美妙的小夜曲了。而在离人和游子的眼中,明月却成了离情与乡愁的寄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中国人永恒的怀乡奏鸣曲,每一个音符都不会生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