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瑜 《山东教育》2003,(21):23-2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份影响世界历史的百人名单,其中,有5位是中国人。他们是孔子、孟子、孙中山、毛泽东和蔡元培。前两位是奠定中华文明道德思想的鼻祖,接下来两位是缔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领袖。  相似文献   

2.
吴宓与徐复观,一位是学衡派的主将,一位是现代新儒学大师,两人都曾留学国外,吸收了不少国外的学术思想。但从他们二人的学术立场看,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对待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较重要的两个概念"性情"和"载道"时,两人又呈现出同中有异的表现。文章旨在从"性情"和"载道"两个概念入手,比较其二人的文艺思想,不仅再次彰显两位学者各自优秀的思想理论,更希望对当下被西方化思潮充斥的中国文学界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流沙 《成才之路》2012,(9):97-I0014
正有两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两人在国内都是高才生。到了美国后,他们的语言遇上了麻烦,两人被邀请参加美国学生的聚会,美国人之间的交谈,他们听不太明白。其中一位心生怯意,不愿再参加这样的聚会了,而选择中国学生之间的聚会;而另一位留学生则经常参加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学者仔细分析了迄今不足10位华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按时间推算发现,只有1998年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两年新中国基础教育。在这些人中有两位是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是土生土长于美国,有两位是在中国香港读完的高中,还有两位是在中国台湾接受的高中和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郭沫若,这两位中国新文化的巨人,艺术宗师,生前竟然未能见过一面,这的确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憾事。加上他们两位对某些文艺问题观点上有分歧,也曾经发生过一些误会,“曾用笔墨相讥”。因此,人们对他们两人的关系,看法也就不一致。有些人认为,由于个性、气质、爱好诸方面的迥异,他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势不两  相似文献   

6.
一位中国血统的加拿大姑娘和她与一位中国人结婚的姑妈反映出了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7.
吴经熊是20世纪的法学大家;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优秀的诗人、散文家。两人不仅是推心置腹的知己,更是一生至交。这是一段拥有迥异个性的两位先生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8.
前些年有人发问: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郑重回答:中国人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因为1957年李政道和我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都是中国藉。1957年12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音乐大厅,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登上颁奖台,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为中国人争了气,增了光。瑞典皇家科学院代表称赞:“两位物理学家由于对宇称守恒定律作了精湛的研究,从而导致次原子粒子方面的重要发现,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奖金……这两位获奖者所进行的研究,实际上推翻了30多年来被普遍认为是自然基本定律的所谓宇称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9.
晏几道和秦观是中国词史上的两位著名词人,在北宋词坛上更是享有盛名,由于两人的作品皆以伤感著称,古人常将二者放在一起作对比研究.清人冯煦曾就此评价道:"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可谓十分中肯.论文在此基础上,从两位词人的身世遭遇、性格特征、题材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着手,对两位词人的"伤心"进行细致的审视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秋天,我接待了两位来自德国的专家。他们去过很多国家,但是第一次来中国。上海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站。按照德国人的工作风格,一定要提前落实好每件事他们才安心。这两位学者亦是。他们提前半年预订好机票,所有的schedule(日程)来中国几个月前已确  相似文献   

11.
张光茫 《生活教育》2011,(12):63-63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一生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另一个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他率真的个性影响了他自己整整一生。  相似文献   

12.
梦和泪     
梦是人生的一部分。惯于把梦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来描写的,有两位大作家,一位叫冰心,一位叫巴金。前者爱做美梦,后者爱做噩梦。不管怎么说,人们由他们描写梦的文章里,知道了许多事和人;这些事和人曾经令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昼夜激动,思绪万千,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探索追求、苦难历程和爱憎情怀。  相似文献   

13.
顾骏 《上海教育》2014,(30):51-51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来了又过去了,国人翘首以望,却再次落空,虽有四位华裔科学家被提名候选,其中两位还有内地教育背景,但最终还是与奖项擦肩而过,反倒是日裔科学家三人上榜。如此结果让不少中国人喟然长叹。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伟人,他们分别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二人都曾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孙中山晚年提出“以俄为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张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走俄国人的路。可见,俄国对两人的影响之深,同时也表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借鉴、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3,(Z1)
2002年9月2日,在南非举行的地球首脑峰会开幕式上,一个中国小女孩在众多国家元首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她叫廖(?)钰,是深圳市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她和加拿大、厄瓜多尔以及南非的其他4位小朋友,代表全世界少年儿童发出呼吁:为了孩子,为了未来,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这次会议上,有两位中国人作了发言:一位是朱镕基总理,另一位就是廖(?)钰。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位作家的作品入选最多,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朱自清。读这两位作家的作品,确实如饮陈酿,越喝越香,越久越有味。但从学生和一般读者喜爱的角度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则更能直接让人耳目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林少华 《新读写》2014,(3):49-50
前段时间坐校车,通道另一侧坐着两个老外在讲英语。只言片语间听得两人似乎正在议论央视综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位说个不停,另一位像听写似的在手机显示屏上用左手指画来画去。于是手心般大小的楷体汉字一个个闪现出来。两人指着某个汉字,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摇头晃脑、时而连声赞叹。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乡土文学大师。他们先后作为二三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坛的亮丽旗帜,均以丰厚的创作实绩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开辟、拓展了乡土文学的领域,影响了一代代青年作家。他们两人的作品既有许多共通之处,又分别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个性。本文拟从思想意蕴与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试图对两位大师作品的异同作些粗浅的比较探析。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和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优秀的女作家,两人都因为政治和个人遭际的变化致使创作上发生了变化。但因为两人对待这一变化的态度不同,导致两个人作品境界截然不同。变故发生后,李清照能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她后期词有了更深的意蕴;而张爱玲则置国家于不顾,丧失了一位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后期的创作几乎毫无社会价值可言。本文通过对两位女作家后期创作的比较研究,在作家的创作动机中,探寻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