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教园区 (也称大学城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高教园区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也是一种崭新的大学组织制度。这是最近由宁波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高教园区建设与管理学术讨论会上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新观点。一、高教园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发展态势是产生高教园区的重要原因。有的学者认为 ,国外的大学城大都是自然形成的 ,而目前我国正在兴建的大学城是主动构建的 ,各地建设大学城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外乎如下三条 :一是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二是促进地区高科技发…  相似文献   

2.
国外大学城建设的背景及其发展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城建设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办学形式。“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在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其实早已存在。  相似文献   

3.
兴建大学城已成为中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然而,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误区,如工具主义理念的扩张、大学职能重心的偏移、大学精神的缺失等。为防止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偏移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城发展的规律,克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合理定位大学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广州大学城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大学城不仅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更是为了实现高校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三年多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积极推进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推进;国内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开始建设大学城.广东先后建起了番禺、从化、南海、东莞等多个大学城区.大学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但大学不仅需要大楼和大师,更需要其特有的文化底蕴.我们急需认识大学城校园文化的特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大学城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新兴中心城市跨越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但是,新时期大学城的发展,面临着治理模式的挑战和深圳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的压力。为了促进大学城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提升城市的综合水平服务,需要确立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地位,使各研究生院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实现由契约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把大学城建设成为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的建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动了教育的城市化进程。然而,我国的大学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划不合理、资金不融通、管理不到位与大学的物质化等问题。本文从大学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间的结构性矛盾角度来论述,分析与揭示当前建设大学城之困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求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大学城建设的序幕始,我国大学城迅速崛起。大学城的建设,无论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层面,还是从城市化建设层面,抑或是从国家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城应该采取何种建设模式?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大学城的功能作用,真正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本文在对世界发达国家大学城与国内发达地区大学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城校区管理体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大学城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现有高校相比具有投资体制多元化、后勤保障社会化、教育资源共享性等特征。因此,大学城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立高校大学城管理体制,同时注意协调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学城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中,制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如运用先进管理科学的BPR理论,按照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规律来创建管理制度。从宁波高教园区的实证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创新大学城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作为高等教育新生事物的大学城健康发展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城”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与国外大学城自然生成、成长不同,我国大学城建设与发展是在政府主孚下进行的,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增强城市实力是主要动因.大学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大学城在功能上互相支撑,所以我国大学城在空间分布、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大学城功能等方面呈现出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城校互动的结果,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与政府决策的差异,体现着经济、文化扩散规律,同时它也是高等教育宏观布局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城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式。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立大学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联盟,有利于在大学城内构建大学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有利于联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水平人才,有利于营造出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大学集群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的新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学城”在我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有必要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大学城能否成为产生额外效益的独立因素;二是大学城能否成为产生吸聚和溢出的动力源。而这两个问题的基础命题是:大学城能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和政策工具。由此,我们下得不关注大学城的基本形态:大学集群,那就是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基本布局新构架,其主要特征为地理分布的相邻性、行  相似文献   

14.
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兴建大学城,英国的剑桥大学城、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大学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法国的法兰西岛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都是大学城建设的典范。从总体上来说,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资源的整合,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终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呈贡大学城学分互换互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完善大学城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云南呈贡大学城作为西部地区第一所新建大学城,对促进云南本土高等教育发展、达到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强和东南亚联系、合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对中外学分交换系统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已建立的大学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经验,结合云南雀呈贡大学城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的情况,通过建立学分互换互认系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其教学资源,防止出现重复投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建设大学城战略是推进“大大连”建设的必然选择。大学城建设应该能展示大连大学城的办学特色 ,调整与完善大连的高等教育结构 ,并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和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园区。在建设大学城的过程中 ,应该吸取各地大学城建设的先进经验 ,与大连市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符合大连市实际情况的大学城软、硬件长远发展建设规划 ,使大学城的远期目标与阶段实施相融合 ,成为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大学城。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广州大学城建成投人使用。建设大学城不仅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更是为了实现高校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三年多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积极推进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一些探讨,与我国其他大学园区的课程资源共享进行经验交流或为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大学城管理体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大学城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广东省各大学城的管理体制对大学城自身的运行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大学城的管理体制、揭示大学城管理的特点、提出完善大学城管理体制的对策,对推进大学城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期刊发的一组专题文章,对广东省五座大学城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作了探讨,相信能引发大家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城办学创新之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芸 《江苏高教》2004,(1):60-62
大学城办学创新问题的研究是对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途径,以及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功能,有效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有益探索。本文通过对教育观念更新、高校实质性合作和扩展高校教育职能三个方面分析、阐述,提出了大学城办学创新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高校办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庆 《上海教育》2005,(7B):22-23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学城”在我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有必要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大学城能否成为产生额外效益的独立因素;二是大学城能否成为产生吸聚和溢出的动力源。而这两个问题的基础命题是:大学城能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和政策工具。由此,我们不得不关注大学城的基本形态:大学集群,那就是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基本布局新构架,其主要特征为地理分布的相邻性、行为主体的独立性、资源的可得性、功能的关联性、效益的增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