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科学家交往二三事吴水清科学家对于科学期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多年,在与科学家的交往中,诚心诚意地依靠他们开展工作,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他们是我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王淦昌先生是国际上著名的物理学家,要说名气大得很,但他...  相似文献   

2.
刘鹏 《中国档案》2007,(9):11-12
今年6月中旬,我出差浙江,听到浙江省档案局的王茂法副局长介绍说,浙江省委和浙江省档案局这些天正在做绍兴市档案局卞峰煜局长的先进事迹报告,并在全省档案  相似文献   

3.
王元化先生驾鹤西归,离我们远去了.在怀念先生的日子里,以往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也从记忆深处渐渐浮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与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对建党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和陈独秀作为主要角色引人注目,他们的密切交往成为历史叙事的重头戏.关于李大钊与陈独秀之间的个人情谊,有学者曾根据目前出版的他们的私人信件集,以未发现两人有单独来往通信为理由,认为李大钊与陈独秀虽然政治上志同道合,但在私人关系上交际不多、关系并不亲密融洽.①这个结论似乎有点机械和简单化,并不符合事实.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认为,李大钊与陈独秀不仅是政治上的好搭档,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亲密的好伙伴,两人交往颇多,友谊甚笃.  相似文献   

5.
陶冶 《新闻天地》2010,(5):67-67
唐贻承回到家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起徐特立叫他同去学他的新本事,竟然是断指血书!这血书是控告,是讼文,我能读好吗?  相似文献   

6.
正包尔汉1949年1月出任新疆省政府主席,9月26日带领新疆省政府通电宣布起义。1991年,他以95岁高龄离开人世。我在新疆时曾与包尔汉有过交往,追溯往事以致我的深切怀念!一1936年,新疆督办盛世才提出"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和平、清廉、建设"六大政策,吸引了许多国外和内地人士投奔新疆。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西北的新疆省会迪化(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市)。  相似文献   

7.
习仲勋、彭德怀两人均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习仲勋与彭德怀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奋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建国后,两人政见一致,遭遇相同.习仲勋一直深深地怀念和敬重彭德怀,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与彭总西征 1936年,中央红军在西北形势严峻:蒋介石趁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回师陕北未来得及休整补给之机,即调嫡系胡宗南部、陕北地方军、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军共154个团25万人,围攻陕甘边区.  相似文献   

8.
9.
成立于1938年的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及该系设立的“魁阁”研究室在我国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内享有盛名。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创造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后来成为社区研究的典范,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认同。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能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时任校长熊庆来先生的高瞻远瞩和竭力经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谈些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青年读者不熟悉目录学,整理古籍要懂得古籍目录学。古籍中有繁体字,繁体字中还有古体字。不仅如此,古籍中还有行书、草书,整理者认识不多。这是一个大问题,要整理古籍、整理稿本,不识字怎么行?稿本和亲笔尺牍,都是  相似文献   

11.
正八十开外的邓伟志称自己是"三八式",因为他生于1938年。可是更多的人却喜欢称这位曾担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的老人为"四多学者",因为他"发表文章多,被各大报刊转载多,新观点多,引起争议的多"。"邓三论"之初1960年,邓伟志从上海社科院经济系本科毕业,先是分配在上海社科院学习室工作,后调入中共中央华东局政治研究室学习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社会和研究列宁思想。  相似文献   

12.
摄影二三事     
走上摄影这条路是10多年前的事了。当初见人家搞摄影觉得很好玩,既浪漫又有情趣。经不起诱惑,自已也买了一架相机,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拍一些生活照片。先是把照好的胶卷交到照相馆冲洗,经常要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拿到照片。因为受不了这长时间的等待,我下决心自己学习冲洗胶卷。有一次,与邻居同去春游,拍了许多镜头,回家后急忙兑好买来的冲洗液,用两个大碗分别装好显影液和定影液,按照书上的程序显影、定影,忙活了半天,胶卷冲出来了。可是等照片印出来后,我和邻居都傻了眼,这哪是照片,分明是底片,头发是白的,脸反而是黑的。大家啼笑皆  相似文献   

13.
14.
范鸿仙与陈独秀、胡适,都是安徽人。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陈独秀,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平民家庭,比范鸿仙年长三岁。两人学识同样渊博,但陈独秀出道比范鸿仙要早,且对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范鸿仙对陈独秀则怀有崇敬之心。范鸿仙比胡适大了整整十岁,对这位后辈欣赏有加,可谓是忘年之交。陈独秀与胡适,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思想界的拓荒者,学术界的祭酒。在清末民初的舞台上,他们与范鸿仙都有过交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痕迹。有评论称:清朝末年有过一阵‘白话文运动’,时期非常短暂,代表报刊为《国民白话日报》、《安徽白话报》,前者创办不久即改名《安徽白话报》。范鸿仙等安徽人创办的这份白话报,正是受了陈独秀的影响,少年胡适则是撰稿人之一。早年的《安徽白话报》对于中国新文化运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2008年底去杭州浙江图书馆捐赠自编的祖父钱宝琮文集和纪念文集——《一代学人钱宝琮》一书,受到礼遇。馆领导回赠图书馆馆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年第一期。该期首篇特稿《近代名人与浙江图书馆》让笔者感受到浙图100多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宏富的文化底蕴。笔者6年多历史钩沉的结果表明,同特稿提及的许多近代名人一样,祖父与浙江图书馆也有过非常密切的联系。为此,笔者也想简略回顾一下钱宝琮与浙江图书馆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郭在精 《中国广播》2009,(12):58-58,62
在上海人民广播诞生60周年之际,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已故著名艺术家孙道临为上海广播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同志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今年是他一百一十岁冥寿。我在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追忆与思念——纪念叶圣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一文后,还想起叶圣陶先生与周恩来总理的二三事,现补叙于后。  相似文献   

18.
我父亲赵景深已于1985年1月7日不幸在华东医院故世,时间一晃过去了20年,我今年也已79岁了.父亲生前除了担任复旦大学教授外,还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父亲留给我们子女的箴言是:"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父亲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19.
四十六年前,读到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毕业》(后改题《那晚的月光》,收入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就倾心不已,曾在《自由青年》杂志写过一篇赏析。年轻时候,我也是白先勇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20.
周岩 《出版史料》2003,(1):55-56
孙殿起(1894~1958),字耀卿,河北省冀县人,10岁入私塾读书,14岁辍学到北京学商,先后在琉璃厂宏京堂、鸿宝阁、会文斋古书铺当学徒、店伙、司账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