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巍 《中国培训》2023,(1):56-57
<正>备受瞩目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版)》(简称《大典》)正式印发了,相较2015版《大典》,2022版《大典》新增中类5个、小类20个、职业168个。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分类的诸多新变化,真实反映了新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和开发的重要影响。2022版《大典》中专业技术人员,共新增4个小类,44个职业(含前五批颁布的15个新职业),  相似文献   

2.
语文夹报     
职业最新分类教师当属“技术人员”据《羊城晚报》消息 ,记者从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获悉 ,我国日前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 8个大类 ,其中人民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一类。我国于 199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中首次对社会职业进行了划分 ,但较繁复和陈旧。从 1995年起 ,历时 4年编纂完成的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从我国实际出发 ,按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 ,将我国职业归为 8个大类 ,66个中类 ,4 13个小类 ,18…  相似文献   

3.
职业分类大典颁行:细归百业 职业资格证书势猛:催唤群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25日,万众瞩目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又逢盛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首发式。历时四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50多个部委(局)共同合作,全国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与编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典》终于正式颁布并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科学规范地划分与归类的权威性文献。它的颁布与出版,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展对职业现状和变化趋势问题的分析研究,进行科学的职业分类,是充…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近日从劳动保障部获悉,我国职业教育的最基础的工程———《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年前通过终审。审稿后的《职业分类大典》共分8个大类、65个中类、410个类,近2000个职业(细类),约170万字,并拟于1999年上半年正式颁布。另据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相似文献   

6.
数字大参考     
近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共1838个职业。这部大典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从我国实际出发,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专业化的提出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立法形式说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相应学历标准。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的社会职业归为8类,其中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相似文献   

8.
<正>职业教育作为可持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审时度势,加大改革力度,从容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职业教育的现状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1999年新编制的《中国职业分类大典》,我国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了法定标准。但是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田丰 《中国培训》2004,(8):14-14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和劳动市场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事业,促进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近日,劳动保障部组织部分专家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修订专家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肯定了《大典》在我国劳动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职业的变化和发展,确定了修订《大典》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和具体工作步骤。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揭开了《大典》补充修订工作的序幕。《大典》是由原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国家技术监督局等50个部门于…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的发布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基础性工具的一次重要更新。作为全程参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修订和2022版编制工作的专家之一,作者用比较详实的数据,探讨了当前职业体系结构性调整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并就数字职业、绿色职业和民生服务类职业等热点“职业族”的发展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作者强调,职业分类是探索工作世界变化的重要窗口。开展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工作,都应通过这一窗口理解经济社会的变化,尤其是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     
我国日前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8大类,其中人民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一类。我国于199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中首次对社会职业进行了划分,但较为繁复和陈旧。从1995年起,历时4年编纂完成的这部《中华人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界定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类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     
我国日前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8大类,其中人民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一类。我国于199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中首次对社会职业进行了划分,但较为繁复和陈旧。从1995年起,历时4年编纂完成的这部《中华人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2023,(3):15-15
入选理由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职业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职业分类大典》是职业分类的成果形式和载体,修订《职业分类大典》对于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统计分析就业人口结构和趋势、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近日正式颁布并出版发行。5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首发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左己说,忡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组织SO多个部门和有关企业、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历经四年编纂完成的。这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是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一项空…  相似文献   

16.
杨苗  张元 《中国培训》2023,(2):62-65
<正>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大典”)已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国家社会职业管理步入了新时代。此次大典修订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基于新经济、新科技、新产业、新发展,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发达国家做法,秉承从业人员工作性质以及技能等级相似性的职业分类原则,对每一职业按照编码、定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李忠海首先我代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祝贺职业分类大典编纂成功和出版发行。这部职业分类大典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职业分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大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管理方面的空白,将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培训》2023,(9):7-8
<正>本刊讯2023年7月,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组织编写的《职业信息与教育培训项目(专业)信息对应指(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引》),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指引》拓展延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的服务功能,发挥了《大典》在引领教育培训改革、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职业分类我国劳动力管理的一项重大工程劳动部部长李伯勇编者按:日前,劳动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通知,在国务院有关产业部门共同合作支持下开展的我国职业分类工作,计划用三年的时间编制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并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内容完整、层...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0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以后陆续出台的《职教法》、《劳动法》中对此都有明确规定。1999年国家颁布《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并规定对从事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计民生的66个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职校教育和培训考核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技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是在我国各类职校中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最早的学校之一。这里所说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原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