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伊是最不可信的消息来源”,全国性的辛迪加报纸《纽约每日新闻》的专栏作家里兹·史密斯说。“他晓得任何人,又喜欢谈论他们。他确实是一个专栏作家的金矿,因为要他不闲谈不可能。当然,和罗伊打交道你必须十分小心、可别被他利用了。”但是考恩对纽约城的报界十分有用,报界对他都不加提防。考恩对于他的关系户报纸,  相似文献   

2.
18次被辞退     
柯里蒙先生是美国报界名人.他这么说过:“只要你暂时只尽义务.不要工资,无论你到任何一家报馆,他们都不会把你拒之门外,那么,正式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你就有可能得到。”  相似文献   

3.
“嘿嘿嘿!我这个小报的小小总编,有什么好写的!”在地区报界中广受称道的湖北《孝感报》总编辑张仲彩,一听说我要采访他,连忙幽默打趣,不愿多谈他自己。正面出击未成,只好先来个“迂回战”了。我来到《孝感报》编辑部。年轻的同行们坦诚相待,高兴地向我夸奖自己的总编辑张仲彩。这个说:“老张领会政策精神快,点子多。”那个说:“他甘当‘摆渡人’,带兵有方,使我们年轻人进步快。”有的还说他当了总编,仍然“笔不离手”,每年都写出大小报道、文章几百篇。在与地区报纸总编交往中,我曾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感叹,工作中有“两难”:报纸要办得上下都满意难;现在编辑、记者队伍的业务素质较差,要尽快提  相似文献   

4.
“楼中阁”、“斋名大王”,何许人也?早在1988年,在上海的几家报纸 副刊上,我就不时地读到关于“名人书斋”的文章,后来,在外省市的报刊上也读到“楼中阁”的“名人书斋”。这“名人书斋“犹如开遍全国好多报纸副刊的一朵鲜花。 从寻找作者到成为同事 说真的,我也很喜欢这“名人书斋”的文章。小小的书斋,经“楼中阁”那么一介绍,倒是挺有味道的。它典雅而蕴含书卷气,清丽而不失激情,给报纸副刊拓宽了题材,增添了色彩,让读者从中受到熏陶。于是,只要读到“楼中阁”的“名人书斋”,我就剪贴保存,汲取营养。于是,我也想…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摄影记者对我说:世界上的报社总编辑,都是重文字,轻摄影的;而全世界的读者,却都是喜欢看照片,不喜欢看文字的。他说这是一位外国名人讲的。我当时对他说:外国人讲的就都是对的吗?文字和照片都是报纸不可缺少的左右臂,各有各的特殊功能,不能互相替代。搞好了,都受读者欢迎,哪一样搞得不好,读者照样不喜欢。从报纸的版面上来看,照片占据的篇幅不比文字多,但就重要性来说,正象举重运动员一样,缺少哪个胳臂手也不行,两手花的力量不一样也举不起,举不平。报纸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照片,也是不易显出特色的。后来,听说穆青同志对于文字与照片在报纸上的作用有“腾飞的两翼”的  相似文献   

6.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  相似文献   

7.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8.
笔者是一家县报编辑,暇余喜欢写些“豆腐干”。前段时间,我这个小报编辑却受到一些“大编辑”的青睐,信件和电话不断,大多是询问我所在的报纸有哪些专栏,稿酬如何,能否为他们开辟“名人专栏”并支付优厚稿酬。还许诺,如能“互惠互利”,保证每月刊发我多少稿件支付多少稿酬云云。当我如实告诉他们,本报登千字文章最多只有20元,“名人稿件”受之不起时,几位“大编辑”竟立刻就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9.
报界曾有“三步五秒”之说,说的是读者到报摊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走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瞥一眼,买不买,就看有没有他感兴趣的信息,这时,被称为新闻“眼睛”的标题,就显得  相似文献   

10.
1985年7月创刊的《消费报》,在茫茫报海中大概只能算是一个小阿弟:四开周报,可谓“小报”一张。然而,纵观其创刊来的文章,不乏名家佳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界宿将、8旬高龄的顾执中,不仅乐意出任《消费报》特约记者,还不吝挥笔,先后在《消费报》上发表了十几篇文章。特别是在一次政协会议期间,顾老一连为《消费报》写了五篇文章。也许可以这样说,两年多来,《消费报》是顾老发文篇数最多的一份报纸。名人如此支持、扶植“小报”,实令人钦佩。由此使我想起另一个问题来。凡是摇笔杆的人,都会遇到一个知名度的问题。新闻工作也是如此。于是乎,在一些新闻工作者眼里,不该有大小之分的报刊杂志居然有了“大”、“小”之别了。且看他们如何区别对待——眼睛往往只盯着大报大刊,至于那些“小报小刊”,则对不起——不屑一顾。为什么有些“小报小刊”的稿源不足或约稿  相似文献   

11.
报界曾有“三步五秒”之说,说的是读者到报摊购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走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瞥一眼,买不买,就看有没有他感兴趣的信息。这时,被称为新闻“眼睛”的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大凡好的文章无不讲究开头,也无不重视结尾。因为漂亮的结尾能使文章增添光辉。关于文章结尾,古人有过很多好的看法。有的主张结尾要如“撞钟”,“清音有余”;有的主张要如“豹尾”,“响亮有力”;还有的说应如“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消魂欲绝”,等等,不一而足,这充分说明文章结尾之重要。新闻写作也应如此,美联社特派记者休·A·马利根就说过:“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功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功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成果。”通常新闻的结尾主要有这样几种写法:  相似文献   

13.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 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的。但是,无论是7年多的记者生涯,还是7年多副总编辑的工作中,却常常有一种被新闻赶着走、被报纸赶着走的感觉。比如说,当记者时,确实常常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发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事物、有感人  相似文献   

14.
据北京晚报上一篇文章说,肖乾同志主张编辑不改稿。说他看到他的英国朋友的编辑效率实在高,他们不改稿,文责自负;连标点也不改;必改的让作者去改。此事说来并不新鲜,不过,看后也不无启发。外国的编辑们这样“超脱”,我们还不能够“照搬”,但也不妨有所借鉴。有人埋怨说,我们报纸的版页不过是人家的零头,而我们的编辑部门人手却比人家多出好多,可见我们的编辑工作效率之低。我觉得,这样比未免太简单;光打编辑的板  相似文献   

15.
专版编辑往往被教导说:“编好你的专版就行了。”负责编辑的版面上一出现编辑自己的稿子,也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他把版面当成了自留地。” 我对于这样的理论有不同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编好专版就行了”并没有普遍性。光明日报理论版编辑李瑞英,几乎每期都要在她所编版的“学者访谈录”栏里发一篇颇富特色的访问记。阅读范围广的读者也可能注意到,凡办得有生气,有特色的报纸都不乏类似现象。所以“编好专版就行了”之说,怕有点偏颇。 其次,编辑的责任固然在编,但很多时候也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常为报纸刊物写稿,也不断有章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出来:于是,有好心的同事问我:“你认识编辑吗?”我回答说:“不认识:”又问:“听说不认识编辑,稿子不好登吧?”我说:“登我章的那些报刊的编辑我都不认识:”比如年初,我写了一篇《拒绝的艺术》的章寄给了《演讲与口才》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编辑杂想(1)     
编辑与“罗素悖论”我猜想,大约有编辑事务以来,编辑工作、编辑人员就从未成为过社会议论的热点。现在每年出版那么多的书籍,那么多的期刊、报纸,当然会有那么多的编辑,为何就难找到关于编辑的书、期刊和文章呢?我想,大概是“罗素悖论”的魔力吧,一个理发师可以给所有人理发,但无法给自己理发,前面的“所有人”是排除理发师本人在外的;编辑们可以编辑出所有职业的书、期  相似文献   

18.
报界曾有“三步五秒”之说,说的是读者到报摊购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瞥一眼,买不买,就看有没有他感兴趣的信息。这时,被称为新闻“眼睛”的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最近的报纸上短文章多起来了,读者很欢迎。可是,也听到一些不同的反映。有的作者说:“写小块‘豆腐干’,没有多少意思。”当编辑的也往往觉得为难:“人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经我们左砍右删,弄不好就‘伤筋动骨’了。”文章要编、写得短小精悍,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编辑、作者的笔下功夫正表现在这里。为了提高这种能力,我看,读点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是会有裨益的。契诃夫的文笔很简练。他善于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他有一句名言:“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还说过:“学会写得有才气,也就是写得简练”。他的早期名篇《小公务员之死》,总共不过一千六百余字;人所熟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有些人总认为“编辑无学”,甚至有人说编辑是“简单重复劳动”,以至前些年个别高级领导干部曾不主张把编辑安排在评定职称的系列之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中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首先,编辑工作的职业特点具有“隐蔽”性,常常不为人所知。因为编辑的主要任务是把他人的稿件转化为书籍,转化为杂志,转化为报纸,转化为音响图像等等。也就是说,编辑总是耘人之田,为人作嫁衣裳,象配音演员一样是从事幕后工作的。著作者因一书、一文成名天下屡见不鲜,而编辑倾注在名人稿件中的心血及其才智、胆识却常常不为人所知。可以说,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工作者要充当无名英雄,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