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报道》创刊47年来,通过通联工作始终与广大的外国读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把读者的意见和要求作为改进自己工作的动力和加强杂志针对性的关键因素。1996年,中国报道杂志社通联部门收到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1000余封读者来信。来信涉及订刊、购书、捐款、投稿、对刊物的反应等许多方面。本刊请该社从事通联工作的同志,将外国读者来信中对该刊文章和图片的反映以及建议的内容,摘要归纳整理,发表在这里,以供外宣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读者是刊物生存的基础。如何贴近读者,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同时,并不完全等同于消费类刊物的是,《中国画报》肩负着国家对外宣传的责任,它的编辑方针要求我们“以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客观报道真实的中国”。怎样将外宣使命与读者需求两者更紧密地结合,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能有今天的声誉和影响,是同它一开始就很重视与广大读者的联系分不开的。早在创刊之初,编辑部就定下了“有信必复”的原则。通过和读者的信件往来,建立起广大读者对我刊的信任,促进了世界人民对我国的理解和同情。由于《今日中国》是一本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刊物,因而它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读者的阅读需求,教授、中小学教师、大中小学生、医生、护士、高级工程师、退休人员、商人、工人、农业技师、政府官员以及家庭妇女都是它的读者。他们在阅读了本刊后常来信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正是读者的来信加深了编者与读者的联系,不少读者成了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5,(1):F003-F003
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林戊荪:《对外大传播》改版后有明显进步,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针对性和说服力更强,编排更现代化。对2005年的编辑工作,有两点建议:办杂志的第一要务是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建议增设“编者与读者”或“读者来信”栏,使读者,特别是外宣战线的广大新兵,有机会提出问题、评议稿件。台湾问题事关大局。西方人对台湾问题的渊源并不清楚,面对台独等敌对势力的各类歪曲,我们有必要开展正本清源的工作。因此,在跟踪最新发展的同时,请多多介绍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强刊物的针对性,提高宣传效果,一直是《中国报道》编辑工作中首先考虑的问题。这里我想就《中国报道》的读者特点和刊物特色等问题,谈几点体会。关于编辑方针《中国报道》是1950年创刊的一份世界语杂志,面向外国的世界语者。50年代.它的编辑方针中提到的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有4个: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语运动。这是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外国世界语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道社的通联工作从60年代初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现有两位同志专门做这项工作。建章立制,做好每封读者来信的处理工作中国报道社的通联工作的任务,就是为读者服务,沟通编辑部门与读者的联系,增进与读者的了解和友谊;为提高书刊质量和扩大书刊发行量服务;为发展国内外的世界语运动服务。国外世界语读者的来信涉及对我社书刊的反应、订刊购书、投稿(包括世界语运动信息)、  相似文献   

7.
通联工作是办好杂志的耳目,通联工作是联系读者的桥梁。因为它可以直接与读者联系,可以听到读者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它是我们办好杂志,使杂志办得更具针对性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今日中国》历来重视通联工作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老领导陈翰笙、李伯悌同志在纪念《今日中国》创刊40周年时写的《回忆杂志的诞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一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职业圈》2005,(10)
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广告只能作为投资参考,请广大创业者认真考察后再投资。请贵刊更实心实意地为读者负责有一天快要下班时,我接到了一位陕西的读者打来的电话。他略带愤慨地谴责了一些招商企业不负责任、夸大事实的宣传,同时也给我刊的编辑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有感于这位读者的负责,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这件事记述一下。以下为电话内容(节要):读者:……我现在都很少看媒体上刊登的招商广告了,因为据我了解,十之八九都是虚假广告。(某)杂志非常有名,可我知道它后面七八十页的广告都是骗人的。最近我看了你们刊物,觉得还是挺为…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外宣业务大讨论,对提高我刊对日宣传水平起了积极作用。加强针对性推进刊物年轻化采编部在业务大讨论中,集中探讨了加强对日宣传针对性和使刊物年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又见金秋,——一个灿烂的世界,收获的季节! 《中国文化研究》在秋天播种,又在秋天收获;这是一个新生儿刚迈出的第一步,是令人喜悦的一年。本刊同仁在与作者读者共同分享这份喜悦的时候,真诚地感谢来自海内外的热诚关心与支持。 自本刊创刊以来,我们先后收到许多诚挚的来信;在本刊创刊周年之际,我们又收到专家学者和读者的贺词贺信,这些祝贺将化为鼓励,溶进我们的刊物里,这些希望,是鞭策,都将落实在我们前进的步伐中。 吴奔星教授说:“《中国文化研究》季刊创刊一年来,把中国文化看成历史发展的一个整体,或宏观,或微观,进行系列的或重点的探讨与研究,将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在勇于发掘的同时,也勇于发展;在敢于否定的同时,也敢于肯定。刊期虽短,却在海内外产生了辉煌的影响。我们可以预见:这个刊物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先锋。”谢冕教授说:“一个高品位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严肃刊物能在短短的一年中站稳脚跟,在当今中国已非常不易;但以一年的努力而在读者心目中形成自己的形象并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的则可称之为艰难的成功。我以为《中国文化研究》正是这样一个刊物。内容的丰博、阵容的强大、态度的严肃,都是它的优点,但《中国文化研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建设精神。它不媚俗  相似文献   

11.
何谓外宣,何谓内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时,国际社会无法再一味地固守冷战时期的阵营,很多话题都有了国际意义,比如: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还有中国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等,都已不再仅仅是国内新闻的关注点。每当《对外大传播》的记者采访外国驻北京的新闻机构时,每每会听到这些外国人提及的是《瞭望东方周刊》、《南风窗》等,那些有可能仍被我们视为“内宣”的刊物,占据了惜时如金的外国读者的阅读时间。而在这其中《瞭望东方周刊》又是一本让国内外读者也同样青睐的刊物。是什么力量让《瞭望东方周刊》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崛起于如林的期刊市场?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前有独霸了半壁江山的《南方窗》的“围堵”,后有刚刚崛起的《中国第一财经》的“追捕”下,却能在上海,在这个中国新闻业群雄并起之地站住了脚跟,并且让人看到一片光明的前途?他们成功的经验对于从事外宣工作的人来说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为此我们采访了《瞭望东方周刊》的常务副总编辑韩松。  相似文献   

12.
本着这一精神,周总理为《中国建设》创刊5周年的题词是这样写的:“继续作好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和友谊的工作”。在这同一期杂志里还刊出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这个组织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独立)主席吴努的文章和图片。这一情况反映出刊物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受到欢迎。当时刊物主要在这些国家发行,在丙方国家因受种种限制,读者不多。但  相似文献   

13.
能参加今天进行的《北京周报》创刊40周年纪念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早在1958年,《北京周报》首创时刻,我已经读过你们的刊物,那时候它已经成为我们所有的在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刊物之一,那时我在北京外贸学院。我本人不管是每一次在华任职的时候或是在波兰外交部工作的时候,都一如继往地阅读《北京周报》。据我所知,不仅波兰使馆,同时其它驻华大使馆、领事馆都订你们的刊物。我认为《北京周报》是了解中国的一份十分有价值的刊物,对某些不懂中文的外国外交  相似文献   

14.
外文局号称“外文城”,这城里的人大多从事对外报道工作,而且这里还有一份服务于对外报道工作的杂志——《编译参考》,屈指一数,它创刊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编译参考》的办刊宗旨,是向读者提供国外背景材料,报道世界对中国的反应,反映全球的新情况、新动向、新思潮,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刊物的创办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备述的。在“文革”之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外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是一本世界语的综合性杂志,她创刊于1950年,在各国世界语者中拥有一批读者。他们从这本刊物中了解中国,并与中国的世界语者建立联系。发展友谊。读者喜爱《中国报道》,称誉她为“最精美的世界语刊物”,这其中有我们摄影记者的功劳,是他们不辞辛劳,用照相机记录下中国优美的风光、多姿多彩的风情、丰富有趣的人民生活,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向读者们展现了中国美好真实的形象。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现在我们摄影部的记者以年轻人为主,他  相似文献   

16.
杨小菊 《文化学刊》2015,(2):107-108
王小波小说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转换,对文本本身、读者和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叙述视角的转换,使文本能有选择性地多角度描写,对读者拉开距离,使其在诙谐幽默中思考人生,便于作者理性地思考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所著名大学,也许没有一个著名刊物,但一个著名刊物却能够有力地帮助学校成为著名大学.1993年初阎纯德教授和我说起他正在筹备文化类研究刊物的时候,我问他用什么刊名,他说"中国文化研究".我说,太好了,你抢占了一个制高点!创刊艰难,办刊更加不易.阎纯德教授"十年辛苦不寻常",韩经太教授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们和编辑部同仁兢兢业业,把一个连学报都不是的一个普通期刊,办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和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一起成为北京语言大学的金名片."中国文化研究"没有辜负这个响亮的名字.许多学人受惠于它,我也是一个受益者.  相似文献   

18.
我1964年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人民中国杂志社从事通联工作,至今30余年。30多年来,编辑部每年平均收到读者来信200~300余封,多时四五百封,经我回过信的读者,累计可达上万人次。从1980年~1995年3月收到读者意见卡数万份,最多时每月1500多份,至少每月也能收到六七十份。这些均经我阅后作了不同处理。针对不同的读者,我起草过各种内容的信,包括祝贺、感谢、慰问、赠物、代找笔友、解答问题、道歉,唁函等等。我回的信加上翻译、整理读者来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文化时空》杂志创刊仅一年,便受到广大读者的瞩目,纷纷来信来电,惠赐稿件,提合理化建议。对广大读者的厚爱,我们是既激动又惶恐,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将在以后的办刊过程中,不断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现选登四篇读者来信,也算鞭策。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良师益友《文化交流》如今走进了它的第30个年头,我为它点赞,为它祝福,为它庆贺。因为它是传播吴越文化的窗口,是万千读者的知音,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30年来,它让我钟情,让我倾倒,伴我度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的书房、我的卧室、我的厅堂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在我的生活和言谈中总有它提供的信息和话题,因为我是浙江绍兴人,从小受到吴越文化的熏陶,对于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眷恋。尤其因为工作的需要使我不得不离乡背井,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