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雨     
贾平凹 《中文自修》2012,(11):28-29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址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中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  相似文献   

2.
风雨     
导语大风暴雨中的景物你也许不知见过多少回,但能像贾平凹如此观察细微、描写精美、让人身临其境的纯属稀罕。全文"风""雨"未见只字,却让人感到风雨之大之猛!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的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  相似文献   

3.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的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相似文献   

4.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  相似文献   

5.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部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的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相似文献   

6.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  相似文献   

7.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的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相似文献   

8.
风雨(节选)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  相似文献   

9.
风雨     
贾平凹 《教学随笔》2008,(12):22-23
【题记】绵绵雨中,承载多少情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10.
侧面描写是一种写作技巧,通过对贾平凹的《风雨》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赏析来谈谈侧面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副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即使非要从正面描绘,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描绘少女美的笔墨五彩斑斓,方式多样:或写其容貌,如“蛾眉杏眼”;或状其形态,如“亭亭玉立”;或用比喻,如“肤若凝脂”;或以夸张,如“沉鱼落雁”……这都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指作者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的方法。正面描写好处多多,然而用得多了,就容易流于一般化,落入俗套。  相似文献   

13.
风雨     
贾平凹 《新读写》2009,(4):15-15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相似文献   

14.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  相似文献   

15.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中学教师经常以现代文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掌握其技巧。其实,文言文刻画人物形象时,这种方法也经常使用,如《史记》中的列传。本文试以《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为例,分析正侧面结合刻画人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内容表达、笔法运用、审美感受、艺术效果四个方面入手,例举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的实例,阐述了文学描写中侧面描写的奥妙。指出侧面描写在内容表达上委婉含蓄,简洁精炼;在笔法运用上是采取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的方法进行的;在审美感受上让人产生自然的联想和想象;在艺术效果上能达到韵味无穷,流传不衰的功效。这对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侧面描写的技法,将获得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杨利群 《考试周刊》2013,(18):33-34
场面描写是对特定场景的总体描述,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文以《口技》这篇文言文为例,说明场面描写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8.
选入初中课本的很多作品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笔者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侧面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赏析侧面描写的烘托与渲染作用,在写作中巧妙运用侧面描写.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90后"作家交流会。在此之前,我认为真正热爱文学的青年已经不多了,这样的人至少在我身边是少之又少的。因此,我只能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初次进入这个群体时的感觉。大家都说,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作家代表,但我们"90后"的代表在哪里呢?在我们这一代人当中,谁会像郭  相似文献   

20.
房亚彬 《学周刊C版》2011,(1):201-201
文学作品的目的是通过人物刻画来揭示主题,因此选择最佳的表现方式刻画人物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经验和冲动中能熟练、恰到好处地做到生动形象的正面描写和多方位的侧面烘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