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益林 《学语文》2011,(2):67-68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又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又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举灌”。  相似文献   

3.
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满堂问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摒弃“满堂灌”,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屉是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琳琅满目,问问答答十分热闹,但就是触不到所学知识的实处、深处。教师一按“电钮”问,学生立刻举手成林,不加思索地简单、机械地回答,认为提问就是启发式。有一…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对话教学”,其意图是促使课堂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等弊端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点。的确,合作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满堂问",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共同发展。但笔者在观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填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思维得不到扩展,想象力严重扼杀的现象,在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今天应该转变思路。四年前,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填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思维得不到扩展,想象力严重扼杀的现象,在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今天应该转变思路。四年前,  相似文献   

10.
时下语文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传统教学“满堂灌”,启发式教学“满堂问”,新课程改革“满堂转”。虽然这句话不能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改的全部,却也道出语文教改中的一个弱点:不少人追求形式上的改革,而不是实质上的改革。 目前,许多教师针对上述弊病,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等等。所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需要理论指导和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依赖教师的专业知识、学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语文教学的专业实践规范,才能够正确、真实、有序地实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新的一轮课改实施以来,"满堂灌"、"一堂言"、"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了当前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21世纪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的教学一般是"一刀切"、"满堂灌""一言堂""满堂问",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一刀切"就不符合要求了,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中,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层次的划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在否定了"满堂灌"之后,人们便对"问"字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曾有人将"满堂问"戏称为"牵羊",大约是与"满堂灌"的"填鸭"相比拟而说的。我在一篇短文中说过这样的话:"满堂问"不比"满堂灌"高明,"牵羊"不比"填鸭"科学。各打五十大板,并没冤枉着谁。   "满堂问"之被批评不在于"问"而在于"满"。从上课伊始直问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为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备课不备知识、教法 (教法只有一种,就是问 ),只备"问题"。然后欣欣然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14.
赵春长 《考试周刊》2012,(15):32-33
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知识灌输的教学观念仍根深蒂固,阅读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语文课堂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把语文看做纯工具性的学科,重各种阅读技能的操练,  相似文献   

15.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文探究、应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解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为了响应这一崭新教学思想。因为只有解放教学思想,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顾滔滔不绝地讲解,偏重于课文结构地分析,以“满堂问”代替了“满堂灌”,忽视了对学生读书指导和语言训练,没有很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学生自主进行“读”抛到九霄云外,放在遗忘角落,此乃语文教学之大忌。  相似文献   

17.
范欣 《现代语文》2008,(11):88-89
新一轮的课改教学让中学语文教学在走出旧的误区,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时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如初中语文课上学生不练习写字、不在课上进行识字教学和词语教学、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或“满堂练”、以带“电”的教学手段代替全部等。笔者认为语文课教学应该还语文以本色,本文就语文课教学的本色谈一下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8.
陈珣 《中学文科》2006,(12):80-80
陈旧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已很少见,然而,教学中又出现了“满堂问”式的教学弊端。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另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语文教师能否从“满堂问”中解脱出来,已成为当前我们课改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满堂灌”和“满堂问”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必须从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这样,学生由“陪角”变主角,积极研究,充分讨论,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在从事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之前,笔者曾经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达十年之久,最初深陷"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尝试教学理论的启示,在语文教学上做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番独特的经历,使得笔者对"满堂灌"的感悟和反思、对于人们认识这一教育现象,具有一定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